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加碘食盐中加入的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与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反应.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1)已知步骤①反应器发生的反应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

(2)参照下表碘酸钾的溶解度,操作③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方法是______

(3)①已知:KIO3+5H2SO4═3K2SO4+3I2,I2+2S2O═2I-+S4O

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学生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则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mol•kg-1(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②学生乙又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推测实验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甲的实验结果作出简要评价:______

(4)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加碘盐中可能含有的物质中不能确定的是______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5价,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和0价,所以I2是还原剂,KClO3是氧化剂,KCl、Cl2是还原产物,故答案为:KCl、Cl2

(2)碘酸钾的物质的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从碘酸钾溶液获得晶体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3)①设碘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①; I2+2S2O3 2-=2I-+S4 O62-②,将方程式②×3+①得

IO3-+6H++6S2O32-=I-+3S4O62-+3H2O

1    6

x 2.0×10-3mol/L×0.01L

x==×10-5mol,根据碘原子守恒知,碘元素的物质的量=×10-5mol,所以碘元素含量是=×100%=mol•kg-1

故答案为:

②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I-+4H++O2=2I2+2H2O;酸性条件下,过量的碘离子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答案为:4I-+4H++O2=2I2+2H2O;偏大,过量的I-会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I2

(4)①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后将溶液分为3份.从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可知该加碘盐中含有Fe3+,反应:Fe3++3SCN-=Fe(SCN)3,Fe(SCN)3呈血红色;从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可知有碘生成.这是因为由于“氧化性:IO3->Fe3+>I2”,加足量KI后,IO3-和Fe3+均能将I-氧化成I2,由此也可以知道该加碘盐添加KIO3;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由此可知该加碘盐中不含KI.

故答案为:Mg2+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IO3-+5I-+6H+═3I2+3H2O,

故答案为:2Fe3++2I-=2Fe2++I2、IO3-+5I-+6H+═3I2+3H2O.

解析

解:(1)该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5价,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和0价,所以I2是还原剂,KClO3是氧化剂,KCl、Cl2是还原产物,故答案为:KCl、Cl2

(2)碘酸钾的物质的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从碘酸钾溶液获得晶体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3)①设碘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①; I2+2S2O3 2-=2I-+S4 O62-②,将方程式②×3+①得

IO3-+6H++6S2O32-=I-+3S4O62-+3H2O

1    6

x 2.0×10-3mol/L×0.01L

x==×10-5mol,根据碘原子守恒知,碘元素的物质的量=×10-5mol,所以碘元素含量是=×100%=mol•kg-1

故答案为:

②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I-+4H++O2=2I2+2H2O;酸性条件下,过量的碘离子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答案为:4I-+4H++O2=2I2+2H2O;偏大,过量的I-会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I2

(4)①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后将溶液分为3份.从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可知该加碘盐中含有Fe3+,反应:Fe3++3SCN-=Fe(SCN)3,Fe(SCN)3呈血红色;从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可知有碘生成.这是因为由于“氧化性:IO3->Fe3+>I2”,加足量KI后,IO3-和Fe3+均能将I-氧化成I2,由此也可以知道该加碘盐添加KIO3;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由此可知该加碘盐中不含KI.

故答案为:Mg2+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IO3-+5I-+6H+═3I2+3H2O,

故答案为:2Fe3++2I-=2Fe2++I2、IO3-+5I-+6H+═3I2+3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邯郸月考)过氧化钙在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常用于种子消毒、药物制造、鱼池增氧等.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在实验室用钙盐制取CaO2•8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仪器X的作用是______

(2)甲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制取CaO2•8H2O一般在0~5℃的低温下进行,原因是______

(4)将过滤得到的CaO2•8H2O经水洗.醇洗后,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该实验小组欲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来探究过氧化钙与SO2反应的特点.装置如图2:

【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只发生2SO2+2CaO2═2CaSO3+O2,SO2未被氧化;

假设2:反应只发生SO2+CaO2═CaSO4,SO2完全被氧化;

假设3:上述两个反应均发生,SO2部分被氧化;

【实验探究】

该实验设计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①______.试剂A可以选用②______

【实验数据处理及讨论】

实验测得装置C中过氧化钙质量增加了m1g,装置D质量增加了m2g,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表示SO2部分被氧化时的V的关系式③______(用m1表示).

正确答案

解:(1)根据B的特点构造可以知道仪器X是长颈漏斗,该装置可以防倒吸,故答案为:防倒吸;

(2)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实验室中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制取氨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制取CaO2•8H2O:CaCl2+H2O2+2NH3+8H2O=2NH4Cl+CaO2•8H2O,一般在0℃~5℃的低温下进行,低于0℃,液体被冻结,反应困难,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反应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故答案为:低于0℃,液体被冻结,反应困难,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产率;

(4)①装置E量气装置导气管长进短处,不能排液体测定气体体积,装置E中广口瓶中的导气管应“短进长出”,故答案为:装置E中广口瓶中的导气管应“短进长出”;

②过氧化钙(CaO2)和水反应,装置A中试剂需要收水蒸气,所以试剂A为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除去水蒸气,故答案为:浓硫酸;

③如果二氧化硫完全被氧化,则反应产物为硫酸钙,二氧化硫全部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SO2=CaSO4,反应过程中无氧气生成,V=0,若SO2未被氧化,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aO2+2SO2=2CaSO3+O2

2CaO2+2SO2=2CaSO3+O2 固体增重

                 1mol 96g

                mol m1g

1mol×m1g=96g×mol,解得:V=

若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则生成的氧气体积范围为:0<V<

故答案为:0<V<

解析

解:(1)根据B的特点构造可以知道仪器X是长颈漏斗,该装置可以防倒吸,故答案为:防倒吸;

(2)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实验室中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制取氨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制取CaO2•8H2O:CaCl2+H2O2+2NH3+8H2O=2NH4Cl+CaO2•8H2O,一般在0℃~5℃的低温下进行,低于0℃,液体被冻结,反应困难,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反应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故答案为:低于0℃,液体被冻结,反应困难,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产率;

(4)①装置E量气装置导气管长进短处,不能排液体测定气体体积,装置E中广口瓶中的导气管应“短进长出”,故答案为:装置E中广口瓶中的导气管应“短进长出”;

②过氧化钙(CaO2)和水反应,装置A中试剂需要收水蒸气,所以试剂A为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除去水蒸气,故答案为:浓硫酸;

③如果二氧化硫完全被氧化,则反应产物为硫酸钙,二氧化硫全部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SO2=CaSO4,反应过程中无氧气生成,V=0,若SO2未被氧化,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aO2+2SO2=2CaSO3+O2

2CaO2+2SO2=2CaSO3+O2 固体增重

                 1mol 96g

                mol m1g

1mol×m1g=96g×mol,解得:V=

若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则生成的氧气体积范围为:0<V<

故答案为:0<V<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还有Al2O3、CaO、MnO、Fe2O3、FeO、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提取硫酸镁晶体和氢氧化铝.

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NaClO与Mn2+反应产生MnO2沉淀.

请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中需用1.00mol/L的硫酸80.0mL,若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来配制,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的定量玻璃仪器有______(注明规格).

(2)加入的NaClO有三个作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作用:______

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3)“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操作步骤依次为蒸发浓缩、______.操作Ⅰ中的步骤之一是洗涤沉淀,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4)如果测得提供的硼镁泥的质量为100.0g,得到的MgSO4•7H2O 196.8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______

(5)从硼镁泥提取硫酸镁晶体后的滤渣,主要还含有Al(OH)3、Fe(OH)3,MnO2、SiO2,先用稀盐酸除去MnO2和SiO2,请补全下面的流程图,完成从滤渣中获取Al(OH)3的方案(仿照上述流程图表示).

正确答案

解:硼镁泥中加入稀硫酸,MgO、Al2O3、CaO、MnO、Fe2O3、FeO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盐和水,向溶液中加入NaClO并调节溶液的pH在5~6之间,锰离子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生成二氧化锰沉淀,亚铁离子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根据氢氧化物沉淀需要的pH知,铁离子和铝离子都生成沉淀,然后除钙,使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钙沉淀,将混合溶液过滤得到滤液,最后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镁晶体,

(1)实验中需用1.00mol/L的硫酸80.0mL,若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来配制,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8.4mol/L,浓硫酸的体积==4.3mL,所以需要选取10mL量筒,则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的定量玻璃仪器有100mL的容量瓶、10mL量筒,

故答案为:10mL量筒、100mL容量瓶;

(2)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锰离子、亚铁离子氧化为二氧化锰沉淀、铁离子,从而除去杂质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从而调节溶液的pH,离子方程式为ClO-+Mn2++H2O=2H++Cl-+MnO2↓、ClO-+2Fe2++2H+=Cl-+2Fe3++H2O、ClO-+H+⇌HClO,

故答案为:ClO-+Mn2++H2O=2H++Cl-+MnO2↓、ClO-+2Fe2++2H+=Cl-+2Fe3++H2O、ClO-+H+⇌HClO;

(3)操作步骤依次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因为温度越高硫酸钙、硫酸镁的溶解度越小,所以要趁热过滤;

洗涤沉淀的方法为向漏斗里加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向漏斗里加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4)如果测得提供的硼镁泥的质量为100.0g,硼镁泥中Mg的质量=100.0g×40%×=24g

得到的MgSO4•7H2O 196.8g,Mg的质量=196.8g×=19.2g,则MgSO4•7H2O的产率==80.0%,

故答案为:80.0%;

(5)滤渣中Al(OH)3、Fe(OH)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生成可溶性氯化物,MnO2、SiO2和HCl不反应,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然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氢氧化铝沉淀,然后过滤得到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干燥沉淀即可得到氢氧化铝固体,其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解析

解:硼镁泥中加入稀硫酸,MgO、Al2O3、CaO、MnO、Fe2O3、FeO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盐和水,向溶液中加入NaClO并调节溶液的pH在5~6之间,锰离子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生成二氧化锰沉淀,亚铁离子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根据氢氧化物沉淀需要的pH知,铁离子和铝离子都生成沉淀,然后除钙,使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钙沉淀,将混合溶液过滤得到滤液,最后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镁晶体,

(1)实验中需用1.00mol/L的硫酸80.0mL,若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来配制,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8.4mol/L,浓硫酸的体积==4.3mL,所以需要选取10mL量筒,则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的定量玻璃仪器有100mL的容量瓶、10mL量筒,

故答案为:10mL量筒、100mL容量瓶;

(2)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锰离子、亚铁离子氧化为二氧化锰沉淀、铁离子,从而除去杂质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从而调节溶液的pH,离子方程式为ClO-+Mn2++H2O=2H++Cl-+MnO2↓、ClO-+2Fe2++2H+=Cl-+2Fe3++H2O、ClO-+H+⇌HClO,

故答案为:ClO-+Mn2++H2O=2H++Cl-+MnO2↓、ClO-+2Fe2++2H+=Cl-+2Fe3++H2O、ClO-+H+⇌HClO;

(3)操作步骤依次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因为温度越高硫酸钙、硫酸镁的溶解度越小,所以要趁热过滤;

洗涤沉淀的方法为向漏斗里加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向漏斗里加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4)如果测得提供的硼镁泥的质量为100.0g,硼镁泥中Mg的质量=100.0g×40%×=24g

得到的MgSO4•7H2O 196.8g,Mg的质量=196.8g×=19.2g,则MgSO4•7H2O的产率==80.0%,

故答案为:80.0%;

(5)滤渣中Al(OH)3、Fe(OH)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生成可溶性氯化物,MnO2、SiO2和HCl不反应,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然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氢氧化铝沉淀,然后过滤得到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干燥沉淀即可得到氢氧化铝固体,其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表所示: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

(2)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C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__,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实验完毕后,将烧杯D中溶液充分振荡、静止,现象为______

(4)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填名称);再加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______操作就可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正确答案

吸水剂

催化剂

制乙酸

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CH3CO18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18O

分液漏斗

冷却蒸汽

防止倒吸

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乙醇

蒸馏

解析

解:(1)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由于反应加入的是乙酸钠,故浓硫酸还制乙酸的作用,故浓硫酸的作用是酸性、催化剂、吸水剂,乙醇相对廉价,加入过量的乙醇,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吸水剂、催化剂、制乙酸;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2)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O18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18O,

故答案为:CH3CO18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18O;

(3)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受热不均,球形干燥管的管口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球形干燥管体积大,可以防止倒吸,同时起冷凝作用;碳酸根水解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呈碱性,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碳酸钠水解呈碱性,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溶液红色变浅,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冷却蒸汽;防止倒吸;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4)用分液法分离和提纯乙酸乙酯,然后用氯化钙除去少量乙醇,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所以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醇; 蒸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Ⅰ.工业上制备K2FeO4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湿法.工艺流程如图1.

(1)完成“氧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FeCl3+______NaOH+______NaClO═______Na2Fe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用异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

方法二:干法.把Fe2O3.KNO3.KOH混合加热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和KNO2等产物.

(3)在干法制备K2FeO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Ⅱ.高铁酸钾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2是高铁电池的实验装置:

已知放电后,两极得到铁的相同价态的化合物.

(4)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5)若该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则充电时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6)已知盐桥中含有饱和KCl溶液,放电时,盐桥的作用是______.此盐桥中阴离子的运行方向是:______;若用某种高分子材料制成隔膜代替盐桥,该隔膜允许通过的离子是______

(7)如图3为高铁电池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方法一:湿法

(1)反应中FeCl3→Na2FeO4,铁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化合价总升高3价,NaClO→NaCl,氯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1价,化合价总共降低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6,故FeCl3系数为2,NaClO系数为3,由铁元素守恒可知 Na2FeO4系数为2,由氯元素守恒可知NaCl系数为2×3+3=9,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NaOH系数为9+2×2=13,由氢元素守恒可知H2O系数为5,配平方程式为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

反应中NaClO→NaCl,氯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1价,NaClO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NaCl.

故答案为:2、10、3、2、9NaCl、5H2O;NaClO;

(2)Na2FeO4+2KOH⇌K2FeO4+2NaOH,加入饱和KOH溶液可以增大K+的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析出晶体,高铁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异丙醇,用异丙醇代替水洗涤产品可以减少高铁酸钾的损耗,同时洗去高铁酸钾晶体表面的KOH和其他杂质,得到纯产品高铁酸钾,

故答案为:减小高铁酸钾的溶解,促进高铁酸钾晶体析出;洗去高铁酸钾晶体表面的KOH和其他杂质,得到纯产品高铁酸钾;

方法二:干法.

(3)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KNO3为氧化剂,Fe2O3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故答案为:3:1;

Ⅱ.(4)FeO42-在正极得电子生成Fe3+,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OH)3↓+5OH-

故答案为:FeO42-+4H2O+3e-═Fe(OH)3↓+5OH-

(5)充电时Fe(OH)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其电极反应式为:Fe(OH)3+3e-=Fe+3OH-(或FeOOH+3e-+H2O=Fe+3OH-),

故答案为:Fe(OH)3+3e-=Fe+3OH-(或FeOOH+3e-+H2O=Fe+3OH-);

(6)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移动,盐桥起的作用是使两个半电池连成一个通路,使两溶液保持电中性,起到平衡电荷,构成闭合回路,放电时盐桥中阴离子由左池到右池;用某种高分子材料制成隔膜代替盐桥,该隔膜只允许通过的离子有K+和H+

故答案为:形成闭合电路;左池到右池;K+和H+

(7)图3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的高铁电池的优点有放电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等优点,

故答案为: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解析

解:Ⅰ.方法一:湿法

(1)反应中FeCl3→Na2FeO4,铁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化合价总升高3价,NaClO→NaCl,氯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1价,化合价总共降低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6,故FeCl3系数为2,NaClO系数为3,由铁元素守恒可知 Na2FeO4系数为2,由氯元素守恒可知NaCl系数为2×3+3=9,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NaOH系数为9+2×2=13,由氢元素守恒可知H2O系数为5,配平方程式为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

反应中NaClO→NaCl,氯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1价,NaClO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NaCl.

故答案为:2、10、3、2、9NaCl、5H2O;NaClO;

(2)Na2FeO4+2KOH⇌K2FeO4+2NaOH,加入饱和KOH溶液可以增大K+的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析出晶体,高铁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异丙醇,用异丙醇代替水洗涤产品可以减少高铁酸钾的损耗,同时洗去高铁酸钾晶体表面的KOH和其他杂质,得到纯产品高铁酸钾,

故答案为:减小高铁酸钾的溶解,促进高铁酸钾晶体析出;洗去高铁酸钾晶体表面的KOH和其他杂质,得到纯产品高铁酸钾;

方法二:干法.

(3)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KNO3为氧化剂,Fe2O3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故答案为:3:1;

Ⅱ.(4)FeO42-在正极得电子生成Fe3+,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OH)3↓+5OH-

故答案为:FeO42-+4H2O+3e-═Fe(OH)3↓+5OH-

(5)充电时Fe(OH)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其电极反应式为:Fe(OH)3+3e-=Fe+3OH-(或FeOOH+3e-+H2O=Fe+3OH-),

故答案为:Fe(OH)3+3e-=Fe+3OH-(或FeOOH+3e-+H2O=Fe+3OH-);

(6)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移动,盐桥起的作用是使两个半电池连成一个通路,使两溶液保持电中性,起到平衡电荷,构成闭合回路,放电时盐桥中阴离子由左池到右池;用某种高分子材料制成隔膜代替盐桥,该隔膜只允许通过的离子有K+和H+

故答案为:形成闭合电路;左池到右池;K+和H+

(7)图3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的高铁电池的优点有放电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等优点,

故答案为: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下一知识点 : 硝酸铜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