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苯甲酸苯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工业上用二苯甲酮制备苯甲酸苯酯.

制备苯甲酸苯酯的实验步骤为:

步骤1:将20mL浓H2SO4与40mL冰醋酸在下图装置的烧杯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

步骤2:向烧杯中继续加入过硫酸钾25g,用电磁搅拌器搅拌4~5分钟,将二苯甲酮9.1g溶于三氯甲烷后,加到上述混合液中,控制温度不超过15℃,此时液体呈黄色.

步骤3:向黄色液体中加水,直至液体黄色消失,但加水量一般不超过1mL,室温搅拌5h.

步骤4: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冰水中,析出苯甲酸苯酯,抽滤产品,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

(1)步骤1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的原因为______

(2)步骤2中为控制温度不超过15℃,向混合液中加入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3)步骤3中加水不超过1mL,原因是______

(4)步骤4中抽滤用到的漏斗名称为______

(5)整个制备过程中液体混合物会出现褐色固体,原因是______;除去该固体操作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冰醋酸为纯净的乙酸,易挥发,浓H2SO4与40mL冰醋酸混合放热,步骤1:将20mL浓H2SO4与40mL冰醋酸在下图装置的烧杯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防止防止液体溅出,减少冰醋酸的挥发,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溅出,减少冰醋酸的挥发;

(2)步骤2:先用电磁搅拌器搅拌4~5分钟,使浓H2SO4、冰醋酸、过硫酸钾充分混合,得到的溶液主要为无机溶液,二苯甲酮为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三氯甲烷,将二苯甲酮9.1g溶于三氯甲烷后,形成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浓硫酸密度大,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溶于浓H2SO4、冰醋酸、过硫酸钾混合溶液放热,所以为控制温度不超过15℃,向混合液中加入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的方法是:多次少量加入,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多次少量加入,不断搅拌;

(3)步骤3:向黄色液体中加水,直至液体黄色消失,加水不超过1mL,否则水多了苯甲酸苯酯水解多,降低产率,且水和浓硫酸形成溶液放热,导致温度过高,降低产率,

故答案为:加水会使苯甲酸苯酯水解,降低产率(或导致温度过高等);

(4)步骤4: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抽滤用到的漏斗名称为布氏漏斗,

故答案为:布氏漏斗;

(5)整个制备过程中液体混合物会出现褐色固体可能为碳,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有机物脱水碳化,利用布氏漏斗通过抽滤提纯,

故答案为: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物碳化的结果;抽滤.

解析

解:(1)冰醋酸为纯净的乙酸,易挥发,浓H2SO4与40mL冰醋酸混合放热,步骤1:将20mL浓H2SO4与40mL冰醋酸在下图装置的烧杯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防止防止液体溅出,减少冰醋酸的挥发,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溅出,减少冰醋酸的挥发;

(2)步骤2:先用电磁搅拌器搅拌4~5分钟,使浓H2SO4、冰醋酸、过硫酸钾充分混合,得到的溶液主要为无机溶液,二苯甲酮为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三氯甲烷,将二苯甲酮9.1g溶于三氯甲烷后,形成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浓硫酸密度大,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溶于浓H2SO4、冰醋酸、过硫酸钾混合溶液放热,所以为控制温度不超过15℃,向混合液中加入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的方法是:多次少量加入,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多次少量加入,不断搅拌;

(3)步骤3:向黄色液体中加水,直至液体黄色消失,加水不超过1mL,否则水多了苯甲酸苯酯水解多,降低产率,且水和浓硫酸形成溶液放热,导致温度过高,降低产率,

故答案为:加水会使苯甲酸苯酯水解,降低产率(或导致温度过高等);

(4)步骤4: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抽滤用到的漏斗名称为布氏漏斗,

故答案为:布氏漏斗;

(5)整个制备过程中液体混合物会出现褐色固体可能为碳,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有机物脱水碳化,利用布氏漏斗通过抽滤提纯,

故答案为: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物碳化的结果;抽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钛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其比强度位于金属之首.工业上常用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为主要原料制取金属钛及其化合物,如:TiCl3、TiO2

制取钛:①TiO2+2Cl2+2CTiCl4+2CO    ②2Mg+TiCl4 2MgCl2+Ti③Ti+2Cl2TiCl4 ④TiCl4 2Cl2↑+Ti铝还原法制取TiCl3

(1)制取钛的反应②常在下列某气体中进行,该气体可以是______

a.空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氩气

(2)TiCl4在工业生产中为重要的中间体,写出铝还原法制取TiCl3工艺中136℃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TiCl4可用于制备TiO2,制备时向TiCl4中加入大量水并且加热可得TiO2•x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室模拟反应③制TiCl4的装置如图2,已知:TiCl4在常温下为液体,空气中放置时就易水解,会产生刺激性烟雾.请回答:

①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

②仪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实验开始时先点燃______(填“甲”或“乙”)处酒精灯.

④装置C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装置E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

a.水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⑤装置D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加热或点燃的情况下,镁能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则选择氩气,故答案为:d;

(2)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用铝与TiCl4反应制得TiCl3,反应的方程式为4Al+3TiCl44AlCl3+3Ti,故答案为:4Al+3TiCl44AlCl3+3Ti;

(3)在加热的条件下,TiCl4水解得TiO2•xH2O和HCl,反应方程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故答案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

(4)①仪器D为球形干燥管,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MnO2+4HClCl2↑+MnCl2+2H2O可得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反应式MnO2+4H++2Cl-Cl2↑+Mn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Cl2↑+Mn2++2H2O;

③为了防止T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要利用生成的氯气除空气,则先加热制氯气的装置,故答案为:甲;

④C装置中盛装浓硫酸干燥氯气,利用E中盛装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污染空气,故答案为:c;d;

⑤因TiCl4易水解,为防止外界水汽进入收集TiCl4装置,利用D装置中的氯化钙吸水,故答案为:防止水蒸汽进入造成产品水解.

解析

解:(1)在加热或点燃的情况下,镁能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则选择氩气,故答案为:d;

(2)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用铝与TiCl4反应制得TiCl3,反应的方程式为4Al+3TiCl44AlCl3+3Ti,故答案为:4Al+3TiCl44AlCl3+3Ti;

(3)在加热的条件下,TiCl4水解得TiO2•xH2O和HCl,反应方程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故答案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

(4)①仪器D为球形干燥管,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MnO2+4HClCl2↑+MnCl2+2H2O可得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反应式MnO2+4H++2Cl-Cl2↑+Mn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Cl2↑+Mn2++2H2O;

③为了防止T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要利用生成的氯气除空气,则先加热制氯气的装置,故答案为:甲;

④C装置中盛装浓硫酸干燥氯气,利用E中盛装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污染空气,故答案为:c;d;

⑤因TiCl4易水解,为防止外界水汽进入收集TiCl4装置,利用D装置中的氯化钙吸水,故答案为:防止水蒸汽进入造成产品水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利用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生产硫酸,同时得到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有关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沉淀F含有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可作为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

(3)检验滤液E中含有CO2-3的方法是______(用简要文字回答);

(4)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主要选择的依据是______(填序号)

a.能导电    b.易溶于水    c.熔点较低(29℃熔化)  d.无毒

(5)工业制硫酸的精制炉气中,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关系如下表:

分析上表数据,你认为工业上制硫酸中SO2的催化氧化的适宜条件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工业上以磷肥生产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与焦炭为原料可生产硫酸,同时可以得到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依据流程图分析可知,生成硫酸的步骤中,A为SO2,B为SO3,CO2,H2O吸收氨气生成(NH42CO3,碳酸铵和石膏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溶液,沉淀F为CaCO3和CaSO4•2H2O,在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利用物质溶解度分离得到硫酸钾和氯化铵,氯化铵和D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钙晶体,说明D为CaO,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得到氯化钙溶液,浓缩蒸发得到CaCl2•6H2O;

(1)分析判断反应Ⅰ是石膏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aSO4•2H2O+C2CaO+2SO2↑+CO2↑+4H2O↑;

故答案为:CaSO4•2H2O+C2CaO+2SO2↑+CO2↑+4H2O↑;

(2)沉淀F为CaCO3和CaSO4•2H2O,故答案为:CaCO3和CaSO4•2H2O;

(3)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可以取少量滤液加入盐酸,根据生成气体现象分析判断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实验方法为:取少许滤液滴加到盐酸中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取少许滤液滴加到盐酸中产生气泡;

(4)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是因为氯化钙结晶水合物熔点低易熔化,且无毒,与易溶于水,能导电无关;

故答案为:cd;

(5)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但反应速率慢,增大压强对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加不大,所以为提高反应速率,在400°C-500°C,常压下,二氧化硫转化率较高,且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故答案为:常压、400-500℃、催化剂的条件下.

解析

解:工业上以磷肥生产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与焦炭为原料可生产硫酸,同时可以得到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依据流程图分析可知,生成硫酸的步骤中,A为SO2,B为SO3,CO2,H2O吸收氨气生成(NH42CO3,碳酸铵和石膏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溶液,沉淀F为CaCO3和CaSO4•2H2O,在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利用物质溶解度分离得到硫酸钾和氯化铵,氯化铵和D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钙晶体,说明D为CaO,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得到氯化钙溶液,浓缩蒸发得到CaCl2•6H2O;

(1)分析判断反应Ⅰ是石膏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aSO4•2H2O+C2CaO+2SO2↑+CO2↑+4H2O↑;

故答案为:CaSO4•2H2O+C2CaO+2SO2↑+CO2↑+4H2O↑;

(2)沉淀F为CaCO3和CaSO4•2H2O,故答案为:CaCO3和CaSO4•2H2O;

(3)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可以取少量滤液加入盐酸,根据生成气体现象分析判断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实验方法为:取少许滤液滴加到盐酸中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取少许滤液滴加到盐酸中产生气泡;

(4)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是因为氯化钙结晶水合物熔点低易熔化,且无毒,与易溶于水,能导电无关;

故答案为:cd;

(5)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但反应速率慢,增大压强对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加不大,所以为提高反应速率,在400°C-500°C,常压下,二氧化硫转化率较高,且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故答案为:常压、400-500℃、催化剂的条件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纳米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该产品.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Ⅰ.可选用的药品有:

a.石灰石  b.饱和氯化钙溶液  c.6mol/L盐酸  d.氯化铵  e.氢氧化钙

(1)A中制备气体时,所需药品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

(2)B中盛放的试剂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3)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仪器D的名称为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5)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本实验需配置6mol•L-1的HCl溶液480mL,用到的仪器除了烧杯外,还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

______(填仪器名称),定容时操作如图2,则所配溶液浓度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正确答案

解:(1)装置A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所需药品为:a石灰石和c6mol/L盐酸,

故答案为:ac;

(2)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则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欧诺个饱和NaHCO3溶液除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3)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的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仪器D为球形干燥管,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目的是吸收从圆底烧瓶C逸出的氨气,避免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吸收氨气;

(5)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和碱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故答案为: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6)本实验需配置6mol•L-1的HCl溶液480mL,需要选用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还需要量取、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等仪器;

图2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的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等;偏高.

解析

解:(1)装置A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所需药品为:a石灰石和c6mol/L盐酸,

故答案为:ac;

(2)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则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欧诺个饱和NaHCO3溶液除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3)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的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仪器D为球形干燥管,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目的是吸收从圆底烧瓶C逸出的氨气,避免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吸收氨气;

(5)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和碱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故答案为: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6)本实验需配置6mol•L-1的HCl溶液480mL,需要选用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还需要量取、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等仪器;

图2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的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等;偏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硅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矿石,含铜形态为CuCO3•Cu(OH)2和CuSiO3•2H2O,同时含有SiO2、FeCO3、Fe2O3、A12O3等杂质.以硅孔雀石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步骤①中稀硫酸与CuSiO3•2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iO3•2H2O+H2SO4=CuSO4+______+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双氧水的作用______

(2)步骤②调节溶液pH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

A.Fe2O3 B.CuO   C.A12O3 D.NH3•H2O

(3)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当溶液pH=4时,可以完全除去的离子是______,不能完全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4)滤液B通过蒸发浓缩(设体积浓缩为原来的一半)、冷却结晶可以得到CuSO4•5H2O晶体.某同学认为上述操作会拌有硫酸铝晶体的析出.请你结合相关数据对该同学的观点予以评价(已知常温下,A12(SO43饱和溶液中c(A13+)=2.25mol•L-1,Ksp[A1(OH)3]=3.2×10-34______

(5)若要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托盘天平、三角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坩埚钳、研钵、药匙、______.实验过程中硫酸铜晶体加热失水后在空中冷却后称量,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正确答案

解:(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未知物是硅酸,利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方程式为:CuSiO3•2H2O+H2SO4═CuSO4+H2SiO3+2H2O;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H2SiO3;2Fe2++H2O2+2H+═2Fe3++2H2O;

(2)由于滤液A显示酸性,加入的试剂能够中和溶液中的氢离子,还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应该选用B氧化铜,故选B;

(3)有表中数据可知,pH=4时,三价铁离子完全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而铝离子完全沉淀需要的PH是5.2,所以铝离子没有完全沉淀,

故答案为:Fe3+;Al3+

(4)PH=4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10-10mol/L,溶液中铝离子浓度为:mol/L=3.2×10-4mol/L,浓缩后c(Al3+)=6.4×10-4mol/L<<2.25mol/L,所以不会有硫酸铝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通过计算可知,滤液B中,c(Al3+)=3.2×10-4mol/L,浓缩后c(Al3+)=6.4×10-4mol/L<<2.25mol/L,所以不会有硫酸铝晶体析出;

(5)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托盘天平、三角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坩埚钳、研钵、药匙和坩埚;若是在空中冷却后称量,导致称量的剩余固体质量偏大,计算出结晶水的质量偏小,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坩埚;偏低.

解析

解:(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未知物是硅酸,利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方程式为:CuSiO3•2H2O+H2SO4═CuSO4+H2SiO3+2H2O;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H2SiO3;2Fe2++H2O2+2H+═2Fe3++2H2O;

(2)由于滤液A显示酸性,加入的试剂能够中和溶液中的氢离子,还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应该选用B氧化铜,故选B;

(3)有表中数据可知,pH=4时,三价铁离子完全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而铝离子完全沉淀需要的PH是5.2,所以铝离子没有完全沉淀,

故答案为:Fe3+;Al3+

(4)PH=4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10-10mol/L,溶液中铝离子浓度为:mol/L=3.2×10-4mol/L,浓缩后c(Al3+)=6.4×10-4mol/L<<2.25mol/L,所以不会有硫酸铝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通过计算可知,滤液B中,c(Al3+)=3.2×10-4mol/L,浓缩后c(Al3+)=6.4×10-4mol/L<<2.25mol/L,所以不会有硫酸铝晶体析出;

(5)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托盘天平、三角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坩埚钳、研钵、药匙和坩埚;若是在空中冷却后称量,导致称量的剩余固体质量偏大,计算出结晶水的质量偏小,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坩埚;偏低.

下一知识点 : 硝酸铜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