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H

(1)已知,该反应在300℃,5MPa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H______0,△S______0 (填“<,>或=”).

(2)在300℃,5MPa条件下,将0.20mol的 CO与0.58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在0~2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1•s-1

②列式计算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③300℃时,将0.50mol CO、1.00mol H2和1.00mol CH3OH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______

A.向正方向移动   B.向逆方向移动   C.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

④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

A.压缩容器体积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20mol CO和0.58mol H2

(3)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CH3OH(l)+O2(g)═CO2(g)+2H2O(l).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

在上图的横线上标出a、b、c、d四个出入口通入或排出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0.02

4(mol/L)-2

B

ABD

CH3OH(l)+H2O(l)-6e-=CO2(g)+6H+

解析

解:(1)该反应的反应物有3mol气体,生成物有1mol气体,所以△S<0,反应自发进行△H-T△S<0,故△H必须小于0,故答案为:<;<;

(2)①2min时,甲醇浓度变化0.02mol/L,则氢气浓度变化为0.04mol/L,v(H2)===0.02mol/(L•min)-1

故答案为:0.02;

②CO(g)+2H2(g)⇌CH3OH(g)

加入的(mol/L)  0.10    0.29       0

反应的(mol/L)  0.02    0.04      0.02

平衡后(mol/L)  0.08    0.25      0.02

K==(mol/L)-2=4(mol/L)-2

故答案为:K=4(mol/L)-2

③Qc=K===8>K=4,所以平衡逆向移动,选B,

故答案为:B;

④A、对于反应CO(g)+2H2(g)⇌CH3OH(g),反应物气体体积大于生成物,压缩容器体积时,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甲醇产率,A正确;

B、分离出甲醇,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甲醇产率,故B正确;

C、充入He,不影响各气体的分压,平衡不移动,不能增加甲醇产率,故C错误;

D、体积不变,再充入反应物气体,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甲醇产率,故D正确.

故选:ABD;

(3)①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是甲醇和氧气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甲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原电池中做负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再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依据质子交换最终生成水;所以a放出CO2;b通入甲醇水溶液;c通入O2;d流出水;标注如图:

电池反应为:2CH3OH(l)+3O2(g)=2CO2(g)+4H2O(l);

电池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电池反应-正极反应×3得到负极电极反应为:CH3OH(l)+H2O(l)-6e-=CO2(g)+6H+

故答案为:;CH3OH(l)+H2O(l)-6e-=CO2(g)+6H+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硫蒸气变化为固体硫放出热量,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

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可知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说明金刚石比石墨活泼,故B错误;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C正确;

D、在101kPa时,2gH2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O2(g)=H2O(l)△H=-285.8kJ/mol,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kJ•mol,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

B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

C2 个H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

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注意△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的统一.

A、由2H2(g)+02(g)═2H20(1),△H=-571.6kJ•mol-1知,故A正确;

B、1mol氢气燃烧放热是2mol氢气燃烧放热的,故B正确;

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指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2H2(g)+02(g)═2H20(1),△H=-571.6kJ•mol-1,化学计量数除以2可得,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H=+1.5 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C若①2H2(g)+O2(g)=2H2O(g)△H=-akJ•mol-1,②2H2(g)+O2(g)=2H2O(l)△H=-bkJ•mol-1,则 b>a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只有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才相同,弱酸弱碱没有完全电离,电离时需吸收能量,放出的热量少,故A错误;

B、C(s,石墨)=C(s,金刚石)的△H>0,说明金刚石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H=Q(生成物能量和)-Q(反应物能量和),水蒸气比液体水能量高,所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b>a,故C正确;

D、化学反应能否自发决定于△H-T△S的大小,△H和△S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v>v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会降低,但是图中信息得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强碱强氧化钠滴定醋酸溶液时,开始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pH大于1,故B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是不饱和溶液的点,故C正确;

D.t时化学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生成物的量不断增多,说明反应继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v,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临汾校级期末)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焓变

B图2表示用0.10mol/L CH3COOH溶液滴定20.00 mL0.10mol/LNa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表示t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因此图象表示的为放热反应;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活化分子能量,使用催化剂时需要能量低于不使用催化剂的能量,该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故A正确;

B、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计算0.10mol/L CH3COOH溶液pH大于1,和图象不符,故B错误;

C.曲线上所有的点代表相应温度下KNO3溶液的溶解度,均为饱和溶液,a点溶解的KNO3的质量远小于饱和时的数值,因此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该说法错误,故C正确;

D、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正向进行,产物的量逐渐增加,该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mol共价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Cl─Cl键的键能为243kJ/mol,H─Cl键的键能为431kJ/mol,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等于(  )

A-183 kJ/mol

B183 kJ/mol

C-862 kJ/mol

D862 kJ/mol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键放出能量,反应Cl2+H2=2HCl中,需要断裂1molCl-Cl键和1molH-H键,则吸收能量:436KJ+243KJ=679KJ,生成2molHCl时需生成1molH-Cl键,放出2mol×431KJ/mol=862KJ能量,放出的能量高于吸收的能量,所以反应是放热的,放出的能量为862KJ-679KJ=183KJ,即△H=-183KJ/mol,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

2H2(g)+O2(g)=2H2O(g);△H=-483.6KJ•moL-1

H2O (g)=H2O(l);△H=-44.0KJ•moL-1

(1)氢气的燃烧热△H=______kJ•moL-1

(2)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3)H2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可作燃料电池;若该氢氧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64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

(4)在25℃时,以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用石墨电极电解400mL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5min后停止通电,在一个石墨电极上有1.28g Cu生成,且两极生成体积相同的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总反应式为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mol,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______

③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④若要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应加入______mol 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已知:①2H2(g)+O2(g)=2H2O(g)△H=-483.6KJ•moL-1

②H2O (g)=H2O(l)△H=-44.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H2(g)+O2(g)=H2O(l)△H=×(-483.6KJ•moL-1)+(-44.0KJ•moL-1)=-285.8KJ•moL-1

故答案为:-285.8;

(2)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kJ•moL-1

②2H2(g)+O2(g)=2H2O(g)△H=-483.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2CO(g)+2H2O(g)=2H2(g)+2CO2(g)△H=-566kJ•moL-1-(-483.6KJ•moL-1)=-82.4KJ•moL-1

即CO(g)+H2O(g)=H2(g)+CO2(g)△H=-41.2KJ•moL-1

故答案为:CO(g)+H2O(g)=H2(g)+CO2(g)△H=-41.2KJ•moL-1

(3)在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反应,即O2+2H2O+4e-═4OH-,H2(g)+O2(g)=H2O(l)△H=-285.8KJ•moL-1,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64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100%=80%,故答案为:80%;

(4)①电解硫酸铜时,阳极上是氢氧根放电,阴极上是铜离子放电,

电解原理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故答案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②电解硫酸铜时,阴极上是铜离子先放电,两极生成体积相同的气体,即阴极上:Cu2++2e-→Cu,2H++2e-→H2↑,当该电极上有1.28g Cu生成时,转移电子为×2=0.04mol,阳极上是氢氧根放电,即4OH-→O2↑+2H2O+4e-,当两极生成体积相同的气体时,则转移电子是一样的,所以共转移0.08mol电子,此时阴极上产生氢气是0.02mol,阳极上产生氧气是0.02mol,两极上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0.04mol×22.4L/mol=0.896L,

故答案为:0.08;0.896L;

③根据电极反应:2CuSO4+2H2O2Cu+O2↑+2H2SO4,该反应转移电子4mol,当转移0.08mol电子时,生成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4mol,氢离子浓度是

=0.2mol/L,所以pH=1-lg2=0.7,

故答案为:0.7;

 ④电解的实质是生成金属铜额、氢气和氧气,所以需要加入氢氧化铜,根据Cu元素守恒,析出0.02mol金属铜,所以要加入0.02molCu(OH)2

故答案为:0.02;Cu(OH)2

解析

解:(1)已知:①2H2(g)+O2(g)=2H2O(g)△H=-483.6KJ•moL-1

②H2O (g)=H2O(l)△H=-44.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H2(g)+O2(g)=H2O(l)△H=×(-483.6KJ•moL-1)+(-44.0KJ•moL-1)=-285.8KJ•moL-1

故答案为:-285.8;

(2)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kJ•moL-1

②2H2(g)+O2(g)=2H2O(g)△H=-483.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2CO(g)+2H2O(g)=2H2(g)+2CO2(g)△H=-566kJ•moL-1-(-483.6KJ•moL-1)=-82.4KJ•moL-1

即CO(g)+H2O(g)=H2(g)+CO2(g)△H=-41.2KJ•moL-1

故答案为:CO(g)+H2O(g)=H2(g)+CO2(g)△H=-41.2KJ•moL-1

(3)在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反应,即O2+2H2O+4e-═4OH-,H2(g)+O2(g)=H2O(l)△H=-285.8KJ•moL-1,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64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100%=80%,故答案为:80%;

(4)①电解硫酸铜时,阳极上是氢氧根放电,阴极上是铜离子放电,

电解原理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故答案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②电解硫酸铜时,阴极上是铜离子先放电,两极生成体积相同的气体,即阴极上:Cu2++2e-→Cu,2H++2e-→H2↑,当该电极上有1.28g Cu生成时,转移电子为×2=0.04mol,阳极上是氢氧根放电,即4OH-→O2↑+2H2O+4e-,当两极生成体积相同的气体时,则转移电子是一样的,所以共转移0.08mol电子,此时阴极上产生氢气是0.02mol,阳极上产生氧气是0.02mol,两极上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0.04mol×22.4L/mol=0.896L,

故答案为:0.08;0.896L;

③根据电极反应:2CuSO4+2H2O2Cu+O2↑+2H2SO4,该反应转移电子4mol,当转移0.08mol电子时,生成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4mol,氢离子浓度是

=0.2mol/L,所以pH=1-lg2=0.7,

故答案为:0.7;

 ④电解的实质是生成金属铜额、氢气和氧气,所以需要加入氢氧化铜,根据Cu元素守恒,析出0.02mol金属铜,所以要加入0.02molCu(OH)2

故答案为:0.02;Cu(OH)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表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若图①中曲线表示3H2(g)+N2(g)⇌2NH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则升温或使用催化剂,均会使B点降低,反应速率加快

B图②可表示25℃时,用0.1mol/L的CH3COOH溶液滴定20mL 0.1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酸的体积的变化情况

C若图③表示向含Mg2+、Al3+、NH4+、Cl-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情况,则使用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0mol/L

D若图③表示向含Mg2+、Al3+、NH4+、Cl-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情况,则n(Mg2+):n(Al3+ ):n(NH4+)=2:3: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催化加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B点降低,但是升高温度,只可以增加分子的有效碰撞,加快反应速率,不会改变活化能大小,故A错误;

B、2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和20mL 0.1mol/L NaOH溶液恰好反应得到的醋酸钠溶液显示碱性,此时不会实现pH=7,故B错误;

C、反应的先后顺序:Mg2+、Al3+结合OH-生成沉淀,NH4+与OH-反应,氢氧化铝与OH-反应而溶解,Al(OH)3+OH-═AlO2-+2H2O,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消耗氢氧化钠5mL,Al3++3OH-═Al(OH)3↓,铝离子完全沉淀需要氢氧化钠15mL,所以Mg离子完全沉淀需要氢氧化钠10mL,根据镁元素守恒,镁离子物质的量是0.05mol,消耗氢氧化钠时0.1mol即10mL,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是=10mol/L,故C正确;

D、根据C的分析,混合物中含有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mol,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mol,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L×10mol/L=0.1mol,所以n(Mg2+):n(Al3+ ):n(NH4+)=1:1:2,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判断反应过程的自发性的目的是(  )

A判断反应的方向

B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反应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也无法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根据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2 A(g)+B(g)═2 C(g)△H<0

B2 A(g)+B(g)═2 C(g)△H>0

C2 C(g)═2A(g)+B(g)  H>0

D2C(g)═2 A(g)+B(g)  H<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图象知,2A+B的能量高于2C的能量,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如果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2A(g)+B(g)═2C(g)时该反应放出能量,△H<0;如果C为反应物,A、B为生成物,2C(g)═2A(g)+B(g)时该反应吸收能量,△H>0.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白磷和红磷与氧气反应过程与能量的变化关系如图,E表示能量(单位kJ/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比红磷稳定

B红磷转变为白磷是吸热反应

C白磷燃烧是吸热反应

D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达为:4P(s)+5O2(g)=P4O10(s),△H=-(E3-E2) kJ/mo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依据图象分析,白磷能量高于红磷,所以红磷稳定,故A错误;

B、依据图象分析,白磷能量高于红磷,依据能量守恒,红磷转变为白磷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图象分析可知,白磷燃烧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依据图象分析,红磷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P(s)+5O2(g)→P4O10(s),△H=-(E2-E3) kJ/mol,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变化不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从图象分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A、石灰石高温分解是吸热反应,不符合图象,故A正确;

B、生石灰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符合图象,故B错误;

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中和反应,放热,符合图象,故C错误;

D、燃烧都是放热反应,符合图象,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表示常温下,等量锌粉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滴加CuSO4溶液的为虚线)

C表示 KNO3的溶解度曲线,a点所示的溶液是 80℃时 KNO3 的不饱和溶液

D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t 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因此图象表示故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A错误;

B、硫酸铜与锌反应生成铜,形成了Zn-Cu-稀盐酸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硫酸铜消耗了Zn,生成的氢气的量相应减少,故B错误;

C、曲线上所有的点代表相应温度下KNO3溶液的溶解度,均为饱和溶液,a点溶解的KNO3的质量远小于饱和时的数值,因此a点所示的溶液是 80℃时 KNO3 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t时还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碘为气态或固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ⅰ) I2(?)+H2(g)⇌2HI(g)+9.48kJ     (ⅱ) I2(?)+H2(g)⇌2HI(g)-26.48kJ.

Aⅰ中碘为气态,ⅱ中碘为固态

B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C1 mol I2(g)中通入1 mol H2(g),反应放热9.48 kJ

D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反应(ⅱ)是放热反应,故ⅰ中碘为气态,ⅱ中碘为固态,故A正确;

B.一样稳定,都是HI的气态,故B错误;

C.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9.48kJ,故C错误;

D.由盖斯定律知(i)-(ii)得,9.48-(-26.48)=35.96kJ,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与能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