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与能量
- 共8781题
(4分)
(1)用0.1mol/L NaOH溶液分别中和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较多的是 。
(2)已知NaHCO3水溶液呈碱性,则其溶液中五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规范的浓度符号回答) 。
正确答案
(1)醋酸;(2)c(Na+)>c(HCO3-)>c(OH-)>c(H+)>c(CO32-)
(1)醋酸是弱酸,在pH相同的情况下,醋酸的浓度等于盐酸的,所以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多。
(2)NaHCO3水溶液呈碱性,说明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又因为水还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OH-)>c(H+)>c(CO32-)。
已知,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氢气的热值为143kJ/g,请写出该条件下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
正确答案
2H2(g)+O2(g)==2H2O(l)△H=-572 kJ·(其他合理答案均对)(2分)
略
(6分)已知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条件下CH3OH(l)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根据盖斯定律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 2H2(g)= CH3OH(l);△H= 。
(3)现有H2和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共放出热量3242.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正确答案
(1)CH3OH(l) + 3/2O2(g) = CO2(g) + 2H2O(l);△H=" -726.5KJ/mol" (2分)
(2)-128.1 KJ/mol (2分)(3)D(2分)
略
①A、B两种物质都是由H、N、O、Na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A的水溶液呈碱性,B的水溶液呈酸性,请找出A、B可能的两种组合,要求A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A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1)写出化学式A1________ B2_______;
(2)相同温度下,当A1、B1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
(3)若B1、B2两溶液的pH = 5,则两溶液中水电离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
② 25℃时用Pt电极电解500mL amol/L CuSO4溶液,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
(2)当电解到C(Cu2+)为0.5a mol/L时,停止电解,若要使溶液恢复到与电解前相同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
A.CuSO4粉末 B.CuSO4·5H2O C.CuO粉末 D.Cu(OH)2
正确答案
①(1)写出化学式A1:NaOH B2: NH4NO3
(2)1:1 (3)10—4:1
②4OH— —4e—=O2↑+2H2O, C
略
(7分)现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 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前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下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则c (NaOH) = (表达式)。
(3)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正确答案
(1)润洗(2分)(2)(3分)(3)偏大(2分)
试题分析:(1)在装液体前,需要润洗玻璃仪器,以免玻璃壁上残留的水影响溶液的浓度。(2)利用物质的量公式进行计算。(3)气泡消失后,氢氧化钠的体积测量值比实际值大,根据浓度计算公式,浓度计算值偏大。
点评:本题实验考查难度不大,属于简单题。
(9分)(1)Na2C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正确答案
(1)碱性;(1分) > (1分); CO32-+H2OHCO3-+OH-(2分)
(2)酸性;(1分) Al3++3H2OAl(OH) 3+3H+ (2分) ;Al2O3 (2分)
(1)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显÷常温下pH大于7,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2)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水解方程式为Al3++3H2OAl(OH) 3+3H+。由于水解是吸热的,而生成物氯化氢又易挥发,所以最终得到是氢氧化铝沉淀,灼烧得到氧化铝。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g) +O2(g)=2H2O(l) ΔH=" -" 570 kJ·mol-1
②2H2(g) +O2(g)=2H2O(g) ΔH=" -" 483.6 kJ·mol-1
③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ΔH= --114.6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H2的燃烧热为 ;反应③的中和热为 。
正确答案
(1)285 kJ·mol-1;57.3kJ·mol-1
略
在等体积的pH值相等盐酸与醋酸溶液中,各加水稀释100倍,结果盐酸与醋酸的pH值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
正确答案
不等
略
某温度下,纯水的[H+]=2.0×10-7mol·L-1。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为4.0×10-13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正确答案
1或12.4(13-lg4)
略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 当温度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 增加到 。
(2)将常温下的pH=8的Ba(OH)2溶液与常温下的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
正确答案
(1)10-14 , 10-12;(各1分) (2)2∶9; (2分)
略
某学生在实验室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进行测定,其测定结果是否一定有误差?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方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H2SO4和H3PO4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不一定 若待测液呈中性,则润湿时稀释后仍为中性 H2SO4溶液误差较大 H2SO4稀释时不能再电离出H+,而H3PO4边稀释边电离H+,误差较小
待测液稀释后pH不一定改变,例如NaCl等中性溶液。弱酸稀释时可电离出H+,故pH变化小。
(每空1分共5分)
(1)常温下,0.05mol/L硫酸溶液中,c(H+)= mol/L,pH值为 ,水电离的c(H+)= mol/L
(2)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mol/L,则纯水中c(OH-)= mol/L,滴入盐酸使c(H+) ="5" ×10-6mol/L,则c(OH-) =_________mol/L
正确答案
(1)0.1 1 1×10—13 (2) 2×10—7 8×10—9
(3分)“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每0.1m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20m3的甲烷气体,“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可燃冰”(用甲烷表示)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把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改装成原电池,则在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CH4+ 2O2 → CO2+2 H2O,CH4(写名称也可)
略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c(H+)>c(OH-) ②c(NH)>c(OH-)>c(Cl-)>c(H+)
③c(NH)>c(Cl-)>c(OH-)>c(H+) ④c(Cl-)>c(H+)>c(NH)>c(O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2)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则溶质为________;
(3)则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填图像符号)________;
(4)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__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正确答案
(1) NH4Cl ① (2)HCl NH4Cl (3)B (4) 小于
略
试计算下列溶液的pH(均在25 ℃时):
(1)0.1 mol·L-1 NaOH溶液与0.1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相混后溶液的pH为_____。
(2)将0.1 mol·L-1盐酸与0.6 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相混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
(3)将0.1 mol·L-1的稀H2SO4稀释1010倍后,溶液中c(H+)∶c()=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4-lg6.67 (2)12 (3)105∶1
两种强碱相混的pH计算步骤为:先求c混(OH-)c混(H+)
pH。
c混(OH-)=="0.15" mol·L-1
c混(H+)==6.67×10-14 mol·L-1,pH=14-lg6.67。
(2)先判断酸、碱谁过量:盐酸中n(H+)=0.1V(mol),Ba(OH)2中n(OH-)=0.06×2×V="0.12V" mol,可见碱过量。
碱过量时,先算出c混(OH-)=="0.01" mol·L-1
故c混(H+)==10-12 mol·L-1,故pH=12
(3)令稀H2SO4为1 L,则n(H2SO4)="0.1" mol,n(H+)="0.2" mol,n()="0.1" mol,稀释后:c(
)=
=10-11 mol·L-1,c(H+)=
=2×10-11 mol·L-1<10-7,酸稀释后不可能变成碱,故c(H+)≈10-7 mol·L-1。
故:c(H+)∶c()=10-7∶10-12=105∶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