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49年增长20倍,上升到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00多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100位以后。1957~2005年48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10多倍,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却只增长3.2倍(按可比价计算)。另外一组数字是:我国人口从1950年的55196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111026万人,增长1倍多。这些数字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人口发展
B.人多力量大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物质生产是人口生产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通过人及其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来表现其物质性。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题干数字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被人口快速增长抵消了,这反映了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干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下重要经济指标,依次反映通货膨胀水平、收入分配差异程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是( )

A.生产者物价指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
B.消费者物价指数、恩格尔系数、人类发展指数
C.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收入水平、国民总收入
D.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文化程度、人均国民收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恩格尔系数,即居民消费支出中生活必需品所占比例,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排除B。人均GDP(而不是国民总收入)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排除C。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不包括D项的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排除D。故本题选A。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下列几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D.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本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指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C.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D.以不变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E.一般情况下,其值高于国民生产总值(GNP)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项,区分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的标准是“常住居民”(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不适用“公民”这一概念,“常住居民”与是否具有该国国籍无关;D项,产品、劳务的计价采用市场价而非不变价格;E项,GDP与GNP的高低取决于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劳务的收入与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劳务的收入的高低。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三种形态的是( )。

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
C.产品形态
D.货币形态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三种形态包括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所以,本题选D。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投资、总消费和出口价值之和
C.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
E.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统计核算方法,即收入法、生产法和消费法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净值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C.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D.个人可支配收人=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GN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 )收入。

A.最终产值
B.国内的净要素
C.国外的净要素
D.最终附加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GN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B.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它反映了一国的生产水平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我国常用“两个比重”来间接反映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程度,这“两个比重”是( )。

A.全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B.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D.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E.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规模的确定。
[错因分析] 对于我国间接反映效率与公平的“两个比重”包括的内容记忆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国际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 )。

A.人口
B.消费习惯
C.收入
D.消费方式
E.国民素质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国际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人口和收入这两个基本因素。一方面,一国的市场规模与人口成正比,人口越多,潜在市场就越大;另一方面,构成市场规模的人应该是有支付能力的人,这又取决于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及其增长程度。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描述中,描述正确的是:( )。

A.从收入角度看,它是分配给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B.从生产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C.从使用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投资、总消费及总出口价值之和
D.它是所有常住单位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
E.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当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时,表明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是()。

A.实际增长而名义负增长
B.名义增长而实际负增长
C.名义增长低于其实际增长
D.名义增长等于其实际增长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于财政收入是在一定价格体系下形成并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货币收入,因此,由价格变动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价格总水平上涨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时,将会导致财政收入名义增长而实际负增长的情况。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投资、总消费和出口价值之和
C.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
E.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统计核算方法,即收入法、生产法和消费法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通常而言,( )不作为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

A.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
B.当年发行国债的总额
C.国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D.国民经济偿债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主要有:(1)国债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2)财政偿债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3)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4)国债发行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4)国民经济偿债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通常作为衡量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故本题答案为B。

下一知识点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