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2002年1—6月,我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1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增幅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其中,邮政完成247.4亿元,增长8.5%;电信完成1942.1亿元,增长16.6%。各项业务中,国内长途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0.1%;国际业务收入36.8亿元,下降17.6%;移动通信收入920.6亿元,增长24%;本地网通信收入565亿元,增长13.5%;数据通信收入84亿元,增长68%。以上各项业务分别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11.4%、1.9%、47.4%、29.1%和4.3%。各类新业务迅猛发展。上半年,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253.4亿分钟,同比增长21.3%。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326亿条。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6627.1亿元,同比增长24.7%。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5126.6万户,平均每月增加854.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3.7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990.9万户,达到1.9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3135.7万户,达到1.76亿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385.2万户,达到1.25亿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605.7万户,达到 7411.4万户。电话用户中、东、西部地区各为1.95亿户、1.1亿户和0.7亿户,分别占 52%、29.3%和18.7%。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30.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86部/百人,比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
A.6.5%
B.7.0%
C.7.8%
D.8.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49年增长20倍,上升到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00多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100位以后。1957~2005年48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10多倍,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却只增长3.2倍(按可比价计算)。另外一组数字是:我国人口从1950年的55196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111026万人,增长1倍多。这些数字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人口发展
B.人多力量大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物质生产是人口生产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通过人及其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来表现其物质性。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题干数字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被人口快速增长抵消了,这反映了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干要求。
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的是______。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生产净值(NNP)
D.国民生产总值(GNP)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
A.经济结构优化
B.人口素质提高
C.社会制度的调整
D.国民收入的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强调总产出量的长期变动,实践中通常由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的增长来反映。
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A.等于
B.高于
C.略高于
D.明显高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指标是( )。
A.财政收入征管效率
B.财政支出绩效水平
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下列哪些等式是正确的( )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B.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C.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D.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折旧-间接税+津贴
E.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折旧-间接税+津贴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暂无解析
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投资、总消费和出口价值之和
C.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第一次、二次、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
E.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统计核算方法,即收入法、生产法和消费法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地区2010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为12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亿元; 工业总产出为35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亿元; 建筑业总产出为15亿元,其中间投入为10亿元;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为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亿元; 其他行业营业总产出为12亿元,其中间投入为6亿元; 根据上述所给资料,请回答: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
A.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B.政府消费+固定资产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C.居民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D.最终消费+固定资产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财政收入的相对量指标,通常用( )来表示。
A.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可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财政收入的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 )的增长。
A.经济产出
B.居民收入
C.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
D.经济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它不仅要求经济产出增长,并且要求这一产出增长使得居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要实现的四个基本目标之一,其衡量标准是GDP(国内生产总值)。
2002年1―6月,我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1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增幅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其中,邮政完成247.4亿元,增长8.5%;电信完成1942.1亿元,增长16.6%。各项业务中,国内长途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0.1%;国际业务收入36.8亿元,下降17.6%;移动通信收入920.6亿元,增长24%;本地网通信收入565亿元,增长13.5%;数据通信收入84亿元,增长68%。以上各项业务分别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11.4%、1.9%、47.4%、29.1%和4.3%。各类新业务迅猛发展。上半年,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253.4亿分钟,同比增长21.3%。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326亿条。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6627.1亿元,同比增长24.7%。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5126.6万户,平均每月增加854.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3.7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990.9万户,达到1.9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3135.7万户,达到1.76亿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385.2万户,达到1.25亿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605.7万户,达到 7411.4万户。电话用户中、东、西部地区各为1.95亿户、1.1亿户和0.7亿户,分别占 52%、29.3%和18.7%。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30.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86部/百人,比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
200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 )
A.6.5%
B.7.0%
C.7.8%
D.8.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个人收入渠道的多元化,我国目前个人收入总量庞大,据报道,在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分配中,个人收入已占69.1%。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发展,但不是向个人整体性倾斜,而是不均衡地、过多地向社会少部分人倾斜,致使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出现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个人拥有的财富相当可观,这就为我国征收遗产税提供了税源。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发展
B.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他们成为我国征收遗产税的税源
C.通过征收个人遗产税来均衡社会财富势在必行
D.我国已经具备了征收遗产税的经济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原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个人收入的状况,最后得出结论,即这种状况为我国征收遗产税提供了税源。A项只是文章提到的内容,不是原文的论点。B、C两项都失之偏颇,不完全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
在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描述中,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
A.从收入角度看,它是分配给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B.从生产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C.从使用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投资、总消费及总出口价值之和
D.它是所有常住单位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
E.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暂无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A.本国居民
B.国内居民
C.常住居民
D.常住居民但不包括外国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区分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一般以常住居民为标准,只有常住居民在1年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得到的收入才计算在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