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三、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26―130题。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 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和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 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0%)。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 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
A. 2.9倍
B. 2.6倍
C.2.5倍
D.2.2倍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资料第三段内容可知,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为5185.5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综合为1186.4+597.3=1783.7(亿元),前者与后者相比5185.5/1783.7≈5218≈2.88。故本题选A。
城市经济增长是一个城市的收入和产出的扩大,它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的变动来衡量。城市经济的增长主要表现为( )三个方面。
A.实物、价格、人口
B.实物、人口、消费量
C.实物、生产量、消费量
D.实物、人口、收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城市经济的增长表现为价格、实物、人口的增长三个方面。
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可由( )计算得出。
A.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B.年增长率
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D.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E.投资串
正确答案
A,E
解析
年度投资规模的计划预期目标,通常用投资率法和年增长率法来测定。投资率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即投资率),从而得出年度投资总规模。其计算公式:
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十一五”时期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十一五”规划纲要。 第二十八章 优先发展教育。
宏观经济信息主要是指与理财规划服务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理财规划师提供的理财建议与客户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影响理财规划师工作的宏观经济信息主要包括()。
A.国内生产总值
B.失业率
C.汇率和利率变化
D.税收制度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暂无解析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相较上一年增加了( )。
A.706亿元
B.872亿元
C.882亿元
D.902亿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由“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可知,2006年的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是:3710.2÷(1+23.5%)≈3004.2(亿元),因此2007年相较上一年增加了3710.2-3004.2=706(亿元),本题选A。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6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和试验发展总经费支出的比重是( )。
A.84%
B.78.2%
C.82%
D.77.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可以求出2006年试验发展经费后,再求比重。但由于数据较大,可以从比例入手,2007年总经费的增幅是23.5%,试验发展经费的增幅是29.5%,所占的比重是82%,因此2006年所占的比重是:(1+23.5%)÷(1+29.5%)×82%≈78.2%,本题选B。
按照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
A.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
B.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出口总额
C.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进口总额
D.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倍数法的公式是( )。
A.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X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C.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D.在建投资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金融理财师小王建立了股票定价的多因素模型,某只股票的收益率由利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以及人民币相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来确定,具体表述为:r=15%+1.2i+0.8g-1.5π+2.1χ+ε,其中r表示股票收益率,i表示利率的意外变化,g表示GDP增长率的意外变化,π表示通货膨胀率的意外变化,χ表示人民币汇率的意外变化,ε表示公司非系统性因素的影响。若所有因素的预期外变动为零,则该股票的实际预期收益率为______,若以上四个要素的风险溢价分别为:6%、8%、4%和2%。无风险利率为5%,则比较该股票的实际预期收益率和基于风险要求的收益率可知该股票______。
A.15.0%,定价偏低
B.15.0%,定价偏高
C.16.8%,定价偏高
D.16.8%,定价偏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股票的实际预期收益率等于各因素意外变化为零时的收益率,实际预期收益率E(R)=15%
另外以Rf和各因素为基础的股票必要收益率为:
E(R)=5%+1.2×6%+0.8×8%-1.5×4%+2.1×2%=16.8%
所以股票定价偏高。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表现为()。
A.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B.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C.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D.货物、服务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
“十二五”时期,国家应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
A.4%
B.8%
C.10%
D.14%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A.76384.5亿元
B.89217.1亿元
C.92883.6亿元
D.131872.8亿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利用首数法,选A。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 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6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和试验发展总经费支出的比重是( )。
A.84%
B.78.2%
C.82%
D.77.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可以求出2006年试验发展经费后,再求比重。但由于数据较大,可以从比例入手,2007年总经费的增幅是23.5%,试验发展经费的增幅是29.5%,所占的比重是82%,因此2006年所占的比重是:(1+23.5%)÷(1+29.5%)×82%≈78.2%,本题选B。
下列选项中,( )是年增长率法的计算方法。
A.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B.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C.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D.在建投资总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E.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上年度投资总额)X×100%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