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 共107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不包括( )。

A.生产法
B.预算法
C.支出法 D.收入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形态的是( )。

A.价值形态
B.实物形态
C.产品形态
D.支出形态
E.收入形态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所以选择B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总产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不定项选择

中 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 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报告提出,纵观国际 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 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O二O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 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 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 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 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到二O一O年实现(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C.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D.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正确答案

C

解析

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量化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故正确答案为C。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用来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主要是( )。

A.GNP负担率和GDP负担率
B.GDP负担率和NI负担率
C.GNP负担率
D.NI负担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目前,衡量全社会经济活动总量较通行,可进行国际比较的指标一是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或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NI,即国民收入。因此,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主要是GNP(或GDP)负担率和NI负担率。故本题答案为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民生产净值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C.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D.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地区2010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为12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亿元; 工业总产出为35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亿元; 建筑业总产出为15亿元,其中间投入为10亿元;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为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亿元; 其他行业营业总产出为12亿元,其中间投入为6亿元; 根据上述所给资料,请回答: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

A.收入法
B.支出法
C.生产法
D.产品法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2年1―6月,我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1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增幅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其中,邮政完成247.4亿元,增长8.5%;电信完成 1942.1亿元,增长16.6%。各项业务中,国内长途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0.1%;国际业务收入36.8亿元,下降17.6%;移动通信收入920.6亿元,增长24%;本地网通信收入565亿元,增长13.5%;数据通信收入84亿元,增长68%。以上各项业务分别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11.4%、1.9%、47.4%、29.1%和4.3%。各类新业务迅猛发展。上半年,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253.4亿分钟,同比增长21.3%。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326亿条。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6627.1亿元,同比增长24.7%。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5126.6万户,平均每月增加854.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3.7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990.9万户,达到1.9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 3135.7万户,达到1.76亿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385.2万户,达到1.25亿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605.7万户,达到7411.4万户。电话用户中、东、西部地区各为1.95亿户、1.1亿户和0.7亿户,分别占52%、29.3%和18.7%。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30.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86部/百人,比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
200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 )

A.6.5%
B.7.0%
C.7.8%
D.8.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个人收入渠道的多元化,我国目前个人收入总量庞大,据报道,在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分配中,个人收入已占69.1%。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发展,但不是向个人整体性倾斜,而是不均衡地、过多地向社会少部分人倾斜,致使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出现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个人拥有的财富相当可观,这就为我国征收遗产税提供了税源。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发展
B.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他们成为我国征收遗产税的税源
C.通过征收个人遗产税来均衡社会财富势在必行
D.我国已经具备了征收遗产税的经济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下重要经济指标.依次反映通货膨胀水平、收入分配差异程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A.生产者物价指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
B.消费者物价指数、恩格尔系数、人类发展指数
C.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收入水平、国民总收入
D.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文化程度、人均国民收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恩格尔系数,即居民消费支出中生活必需品所占比例,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排除B。人均GDP(而不是国民总收入)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排除C。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不包括D项的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排除D。故本题选A。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______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A.本国公民
B.国内居民
C.常住居民
D.不包括外国人的常住居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区分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一般以“常住居民”为标准,只有常住居民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得到的收入才计算在本国的国内生严总值之内。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  )的增长率相适应。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当地经济发展
D.当地财政

正确答案

B

解析

【答案及解析】B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按照规定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也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故B选项正确。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的计算式为

A.财政收入增长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
B.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财政收入增长量
C.财政收入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

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
C.产品形态
D.价格形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熟悉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P71。

下一知识点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