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

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我们的捕捞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

D该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点在b点,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6年后开始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为某牧场内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图中表示该羊群数量增长最快的点是

[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的来源于存活数

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类型Ⅲ)

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典型代表,当其培养密度大约在≥3000个/mL时,显微镜下观察效果较好。下面为不同培养温度和时间对草履虫密度的影响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前3天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呈“J”型增长

B当培养时间相同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草履虫密度差异显著

C若想较长时间保留较好的观察效果,可以将其培养在20℃或25℃条件下

D若想快速获得高密度,应该将其放在25℃条件下培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C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能正确反映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

[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水稻杀手”福寿螺是我国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某校生物小组在一块面积为500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一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B由于没有天敌,该种群数量呈“J”

C第1周由于不适应环境,种群的密度下降

D调查期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增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结构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数量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