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共10110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其具体表现,就是郡县制的存在。一种政体是否属于中央集权制,关键在于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如果中央与地方间只有松散的政治联系,地方政权有较大的独立性,就不是中央集权,而是分散割据;如果二者间有紧密的政治联系,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政令,就是中央集权。战国、秦、汉以后,我国郡县官吏由中央政权任免、调迁,向中央政权负责,在政治、法律、军事上服从中央政令,所以体现了中央集权精神。
——胡如霄《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政治影响》
材料二:中国的历史在秦汉以后的两千余年间,有极大的发展变化……如果这一制度(中央纂权)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削弱则易分裂叛乱,集权则易强大统一,这是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
——张传玺《这样评价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不妥》
材料三:自古以来,只要国家存在,就会存在地方和中央的权力分配问题。至于怎样分配才能使国家得到稳定的同时又能促进社套的发展,始终是政治一直要解决且每一个时期都不易解决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往往被人形象地概括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怎样统而不死、活而不乱是政治所要追求的目标。
——引自网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时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中央集权主要处理的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历史在案汉以后的两千余年间,有极大的发展变化。”试指出元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谈谈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央集权是相当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才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与上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典范,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民主政治,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体……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依据材料一,概括比较东西方两种制度的不同特点。你怎么看待这种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英国新政体的“形式……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其实质内容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过程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同特点:国家的主权在君;国家的主权在民。认识:是东西方不同社会状况造成的;都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传统形式:君主和议会仍是政府的主要组成部分。变化: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议会的权威高于君主),并逐渐形成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局面。
(3)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4)①政治民主化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②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民主化的进程艰难;③政治民主化始终体现了与国情相结合;④逐渐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转变。
(5)认识:民主化道路是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民主的方式要结合本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社会主义民主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中央集权制 马未都先生在《历史的启示》里曾谈及:“任何社会制度都有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特点,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劣。我不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无懈可击的,我也不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无是处的。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可,所以,我们的社会制度一定要在文化下运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这是中国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式中最关键的步骤。“县”是“悬”的古字,“悬”者,垂直也。……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
——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制宪者们有两个需要同时实现的目标:首先是立国,惟有将邦联条例下13个松散的独立州凝聚起来,建立一个可以行使足够权力的联邦政府来取代邦联,合众国才成其为一个国家。其次是限权,约束权力是宪政的根本,这个联邦政府的权力必须恰当,而且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
材料三:联邦可以造成健康的强有力的政治局面,维护美国的和平与安全。一个有效率的全国政府与和谐的联邦是对付外来侵略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把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用于任何方面的目的。
——顾素《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材料四:前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是致民情不达,寻至大乱,深可为戒。
——余汝楫《礼部志稿》
材料五:资本主义萌芽从明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是明朝统治者用于钳制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郑宝琦《中国古代通史》
1. 材料一所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实施的原因及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美国是如何“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20世纪30、40年代的历史,解读材料三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评述中央集权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权力集中于中央(或皇帝总揽全国大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或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1787年宪法》。运用三权分立原则,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签订《联合国家宣言》,组建反法西斯国家联盟,打败法西斯国家等。
4.“略”(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县、郡等新的地方行政建制设立;早期的县高于郡;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职业官僚取代世袭领主,中央集权制度萌芽并逐步成型。
(2)
影响: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省的建制沿用至今。
(3)邦联制。弊端:松散的邦联不能有效管理国家(邦联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解决:实行联邦制,组建联邦制国家;确立中央集权的原则,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l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l人,其它代表2人。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三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职能: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 财富上交中央。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地方自治与中央政府的领导相结合;具有民主性。
(3) 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实行分权,地方州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
(4)共性: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地方拥有一定的权力。认识: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
一种政治制度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当时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有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材料中所说的“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在中国其重要标志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种演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成熟产生相应的影响。
(2)请依据17——19世纪欧美相关史实,完成下列表格。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们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并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因各种因素而没能如愿。
(3)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指出为了试图赶上这种发展机遇的“统一体中的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做了怎样的尝试?并分析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合理性与必然性:宗法制、分封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障;封建自给自足自然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的需要;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的需要;法家思想的影响;广大疆域内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的需要。
(2)17世纪和18世纪的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英国首创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逐渐形成,政党政治开始出现。19世纪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展开和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3)尝试:资产阶级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试图在中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主要原因:两次运动由于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阅读下列材料: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国古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秦统一后,秦始皇制定的法律措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从哪个国家发端的?简述这个国家强化法律措施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代英、美制定了哪些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这些文件是如何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法律文献及其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皇权至上;严刑酷法。
(2)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3)英国《权力法案》,确立了议会的主权,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的国家;
(4)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文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国已为县矣。
——《日知录》卷二十二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元行省辖区广袤,权力空前,但我们较少看到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的材料,元灭亡也并非亡于地方的分裂割据……(行省)“不得承制署置属吏…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官员的任用上实行种族交参的原则,这样就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的状态。在地方区域设置上,这一制度人为的使自然区域隔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材料三 下图是富兰克林在独立战争时期画的一幅卡通画,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要么联合,要么死亡。
材料四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哪些重要信息?据材料二分析元朝行省制度没有导致地方割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体现了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如何?为此,1787年宪法作出怎样的明确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具有中国特色。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主要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已设立郡县;早期的县高于郡。原因:元朝中央掌控行省人事任免权、财政权、司法权;行省内部相互牵制;行省区划打破自然限制。
(2)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各州保留很大的独立性和一些重要的主权性权力。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3)目的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程度要高于民族区域自治。
(4)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应适应本国国情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应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增强地方行政制度的活力,调动地方发展的积极性,等等。
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日知录》卷二十二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前493年)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元行省辖区广袤,权力空前,但我们较少看到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的材料,元灭亡也并非亡于地方的分裂割据……(行省)“不得承制署置属吏”;“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官员的任用上实行种族交参的原则,这样就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的状态。在地方区域设置上,这一制度人为的使自然区域隔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材料三:富兰克林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画了一幅卡通漫画,主题是“JOIN OR DIE”(要么联合,要么死亡),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哪些重要信息?据材料二分析元朝行省制度有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体现了当时的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针对这一问题,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信息:春秋时期,在新吞并地区设县郡;商鞅废分封行县制;已设立郡县;早期的县高于郡(或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边远地区等)。
特征:元朝中央掌控行省人事任免权、财政权、司法权;行省内部相互牵制;行省区划打破自然区域限制。
(2)邦联制国家(或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各州保留很大的独立性和一些重要的主权性权力)。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他代表2人。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1)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三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职能: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力财富上交中央。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这一政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地方自治与中央政府的领导相结合;具有民主性。
(3)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实行分权,地方州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
(4)共性: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地方拥有一定的权力。认识: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是一位权力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择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什么?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二中美国政体形式是通过哪部宪法确立的?体现了什么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材料三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希腊雅典民主分别属于哪两种文明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加强专制主义统治);中书省:草拟和颁布政令;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2)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
(3)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巳。
——《朱子类语》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使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
材料三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摘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五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一、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唐代三省六部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同点及其进步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制定宪法或法律的最重要依据应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2)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
(3)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4)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不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三省六部制是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
(5)相同点:确立了三权分立共和政体。进步之处:规定了全体国民的政治权利,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6)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
制度设计的好坏成败如否,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好坏成败如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隋唐时期设计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隋唐社会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蒙思想家们设计了哪几种国家制度的建构?请举出这种国家建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并请特别谈谈美国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怎样阐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制度建设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制度:三省六部制。影响:隋唐制度建设的成功使唐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从唐至清,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也使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久远而留下了沉重的封建历史包袱。
(2)建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联邦或邦联制、三权分立制。代表: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民主共和制、美国联邦制三权分立制;美国: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理论建立了美利坚联邦合众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重要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
制度设计的好坏成败如否,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好坏成败如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隋唐时期设计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隋唐社会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蒙思想家们设计了哪几种国家制度的建构?请举出这种国家建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并请特别谈谈美国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怎样阐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制度建设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制度:三省六部制。影响:隋唐制度建设的成功使唐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从唐至清,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也使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久远而留下了沉重的封建历史包袱。
(2)建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联邦或邦联制、三权分立制。代表: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民主共和制、美国联邦制三权分立制;美国: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理论建立了美利坚联邦合众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重要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