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共10110题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共10110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英法美在近代化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     ]

正确答案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

(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4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6分)

正确答案

(1)《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

(2)卢梭。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以及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文献。从图片中可以得到信息是:“自由”“平等”“三角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等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伏尔泰和卢梭的主张。材料中时间是“1794年”,而这一时期法国大革命处于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卢梭的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比伏尔泰的主张更加激进,迎合了这一现实的需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部部法律文献搭建起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法兰西共和之路

 

(1)依据材料一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和主要目的。请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7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请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3分)

(4)法兰西共和之路呈现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认识。(3分)

正确答案

(1)特点:①带有封建性;②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③臣民的自由权利只是点缀。(3分)

主要目的:缓解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

积极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从形式上确认了君主立宪制;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4分)

(2)变化: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从臣民到公民,从人治到法治。(3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中华民国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6分)

(3)①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③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6分)

(4)特点:艰难曲折。(或一波三折)(2分)

认识:①民主宪政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民主宪政的模式必须立足国情(4分)(言之成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一“...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即可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和主要目的。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即可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再与上题对比即可概括出变化,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然后从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角度说明其意义。

(4)结合图表信息,法兰西共和之路呈现出艰难曲折或一波三折的特点。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人类文明、民主政治等角度叙述关于民主宪政的认识,比如:民主宪政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民主宪政的模式必须立足国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国同盟会宣言》

材料四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具体指什么?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二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改造中国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四,指出中美两国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根本依据。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相比,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是怎样体现其自身特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渐进改革。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力,保证议会权力,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竞争,政党政治逐渐形成和发展。

(2)法国解决:通过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政体;美国:解决民族独立和确立现代政治体制问题;

(3)举措: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4)国情。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比较英德政体的异同。说明美国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德:君主立宪政体;美、法共和制政体。 

(2)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都保留了君主。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的象征,而议会至上。德国皇帝却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

(3)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代化世界进程的启示

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和相关史料后,整理了一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表格,并对这一时期后发型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拟了一份提纲。以下是提纲的一部分,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根据宋则行等主编《世界经济史(上卷)》整理

正确答案

①国家统一是现代化进程的政治基础和市场前提。

②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③支柱产业和技术革新是现代化的基石和助推器。

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的电讯业和重工业增长迅速,重工业成为工业化的标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法国革命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路易十四认为自己是“天主在人间的代表”,王权神圣,它具有判断“正确无误”的特性。“可以倾听和咨询御前会议的意见,但必须自己作出决定”。“国王是绝对的主人”。

(1)当时法国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藏于巴黎卡纳瓦莱博物馆的名画, 名为《但愿这场游戏很快结束》。  

(2) “游戏结束”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主权……属于国民,任何一部分人民或任何个人皆不得擅自行使之。”……“在法兰西,只有法律拥有最高权威,国王仅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国王是王国全部行政权力的最高首脑。”……“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由立法议会或国王行使。”

——摘自法国《1791年宪法》

(3)总结1791年宪法确立的政治原则。与材料一相比,法国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图表(一):1848年革命后法国总统选举情况调查表

  图表(二):法国政权更替示意图

  图表(三)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示意图

(4)分析图表(一)拿破仑侄子波拿巴以高票当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这说明了什么?图表(二)(三)粗略示意出法国近代政治发展历程,概括其发展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2)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3)主权在民,分权制衡 法治。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  

(4)法国民众(特别是在资产阶级)中,君主制的传统根深蒂固,曲折和艰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6分)

正确答案

(13分)

(1)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

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7分)

(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6分)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西方的代议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因其经济地位的改变,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权力,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障碍,在一些欧美国家,率先展开了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废除或者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强化了议会的权力,由此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推动西方社会走向民主化的道路。第(1)问原因的回答,需要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考生可从共和派的力量、群众基础、宪法自身的角度来概括提炼。第(2)问要求比较两国政体的不同点,考生可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总统、议会、内阁第几个方面来比较。

【考点定位】法国共和制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7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 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8分)

正确答案

(1)同: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法律至上”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3分)

异: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                                                        (4分)

(2)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曲折斗争历程。中国经历了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的斗争历程。(4分)

历史启示: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具有深刻性、艰巨性、曲折性。(4分)

试题分析:(1)第一问,解决本题需要首先正确的分析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特点及它们颁布的各自背景,然后再从两部宪法的原则及特点来分析得出二者相同点的答案。再从两部法律所确立的国家政体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

(2)第二问,有关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的问题,首先需要从两国民主确立历程的重大事件来分得出答案。有关于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政治学的观点上来回答,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最后统一。……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在理论上为欧美和其他地方的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普鲁士的统治集团在1848年革命的震撼下,感到有必要在政治上作一些调整,……国王在1848年和1850年前后颁布两部宪法,成立两院制议会,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及思想方面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的背景。(6分)

(2)分析材料二,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8分)

(3)许多学者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西方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二概括西方民主代议制的核心内容。(6分)

正确答案

(1)政治: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代议制的奠基;(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经济:德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6分)

(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意义: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8分)

(3)选举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制。(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知识点。第1问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的背景,需注意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及 思想三方 面进行回答。通过材料分析,政治方面德国统一;代议制的奠基;经济方面德国工 业革命发展;思想方面启蒙思想的传播等。第2问回答宪法的特点及意义,特点可根据材料归纳回答,意义可根据相关所学回答。第3问较重要,要求回答西方民主代议制的核心内容,根据材料及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就象后来18世纪法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一样(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19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为什么17世纪英国爆发了“两种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在“公民自由”上取得怎样的重大成果?(4分)   

(2)19世纪后期,法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体?怎样体现三权分立原则?这类政体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0分)

(3)请联系19世纪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的理解。(6分)

(4)近代中国,孙中山先生试图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次完成,他进行了哪些斗争?其失败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进行了哪些斗争,取得的什么重大成果?(8分)

正确答案

(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2分)

成果: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英国从人治进入到法治时期。(2分)

(2)政体:共和制政体(2分)

原则:①行政权属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属议会,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③司法权:独立,由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6分)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②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分)

(3)背景:①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政治上,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进行一系列的斗争:③思想上,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因此说,他们的时机(社会中下层改变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机会)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6分)

(4)实践:政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临时约法》,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6分)

经济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分)

中共斗争:政治革命—重庆会谈、重庆政协会议;解放战争;社会革命—满足农民土地需求。(4分)成果: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确立人民政治协商制度。(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很大程度上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总统和众议院的权力都很大。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很大程度上是君主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体现在总统可以连选连任等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追求民主共和的道路上,法国左右摇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直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共和政体才终于得到确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追求民主共和的道路上,法国各派政治力量反复较量的斗争焦点是什么?

(2)法国共和制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正确答案

(1)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

(2)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第一帝国。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卷土重来。1830年七月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宣告诞生。1852年通过普选产生的波拿巴恢复帝制,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中灰飞烟灭,第三共和国成立。经过激烈斗争,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第一问主要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第二问主要考查答题的规范性与技巧性,“怎样确立”的,既要回答确立的原因,也要回答确立的过程。

下一知识点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