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国强兵的秦国
- 共25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铜方升 奖励耕织(砖画) 商鞅戟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3) 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一的例子说明商鞅变法后经济形式的变化。
正确答案
(1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进行军事改革。
(2 )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
(3 )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
(4 )主要着眼点应是生产力。根据生产力的性质考察其社会政治变化的意义。奖励耕织反映了变法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考,卫鞅日“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
材料四: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商鞅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法治。
(2)实践: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刑公族以立威;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
(3)结局:变法使秦国富强;但商鞅本人身败名裂。
说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做保证;但改革者要法德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五,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主要做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正确答案
(1 )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2 )变法使秦国富强。
(3 )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否定。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泰国偏处西方,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秦孝公做 国君时,发愤图强,下令求贤。商鞅是卫国的破落贵族。他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来到秦国。秦孝公听商鞅谈论富国强兵之道,一连几天不知疲倦,非常赞同他的变法主张。
变法开始以前,商鞅怕人民不相信他颁布的法令,就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高3丈的木杆,下令说: 有谁把木杆移到北门,就赏赐他10金。开始时人们只是观望,没有人去搬。商鞅又下令将赏金增加到50金。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木杆扛到北门。果然得到50金的重赏。这个消息一传开,商鞅再颁布法令,人们就都相信了。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颁布法令规定:打破过去土地上的纵横田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的军功越大,授予的爵位越高,赐给的田宅也越多;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变法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遭到他们强烈地反对。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等鼓动太子破坏新法。商鞅割了公子虔的鼻子,在公孙贾脸上刺了字,这样,新法得以顺利推行。秦孝公死后,旧贵族联合起来反对商鞅,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 裂。但是新法并未废除,在泰国继续得到推行。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请回答:商鞅变法的原因有哪些?措施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原因:(1)战国初期,泰国落后于其他六国。 (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3)商鞅个人的作用。措施:军功爵制;什伍组织;废井田,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分封、建县制;什伍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焚烧诗书。成效: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成功原因:(1)新法运用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满足了统治者富国强兵、加强统治的需要。(2)“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以至“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3)商鞅个人的改革精神,不惧权贵,执法如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 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 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一周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商鞅所处时代背景,概括商鞅的主张,并从主观目的、客观效果、自身结局方面加以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商鞅生活在战国兼并战争的年代。他力主改革,认为“便国不法古”,只要有利于国家治理,不必拘泥于先王之法;农是治国之要,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公正执法,认为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其主观目的是变法图强,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商鞅的主张实施后,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强盛,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而商鞅本人则因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秦孝公死后,又失去政治依靠,因而遭到车裂的悲惨结局。说明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