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二甲醚可代替汽油作新型清洁燃料。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可选择性生产二甲醚(CH3OCH3)或一氧化碳。已知二甲醚、氢气的燃烧热分别

为-1455kJ/mol,-285.8kJ/mol

8.写出CO2加氢转化为CH3OCH3(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9.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H3OCH3,同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机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0.二甲醚燃料电池原理如图1所示

①M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②用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图2装置电解饱和氯化钾溶液(电极均为惰性电极),设饱和氯化钾溶液体积为500mL,当溶液的pH值变为13时(在常温下测定),若该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为80%,则需消耗CH3OCH3的质量为__________g(假设溶液电解前后体积不变,保留2位有效数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O2(g)+6H2(g)=CH3OCH3(g)+3H2O(l)△H=-259.8kJ•mol-1 (2分)

(2分)

解析

根据二甲醚、氢气的燃烧热分别为-1455kJ•mol-1,-285.8kJ•mol-1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H3OCH3(g)+3O2(g)=2CO2(g)+3H2O(l)△H=-1455kJ•mol-1

H2(g)+O2(g)═H2O(l)△H=-285.8kJ•mol-1

将②×6-①可得

2CO2(g)+6H2(g)=CH3OCH3(g)+3H2O(l)△H=(-285.8kJ•mol-1)×6-(-1455kJ•mol-1)=-259.8kJ•mol-1

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常数

解题思路

根据二甲醚、氢气的燃烧热分别为-1455kJ•mol-1,-285.8kJ•mol-1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H3OCH3(g)+3O2(g)=2CO2(g)+3H2O(l)△H=-1455kJ•mol-1

H2(g)+O2(g)═H2O(l)△H=-285.8kJ•mol-1l②

将②×6-①可得2CO2(g)+6H2(g)=CH3OCH3(g)+3H2O(l)据此求出△H;

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易错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应用盖斯定理进行计算过程中,注意方程式的变化和焓变值的变化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常数等知识点,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题目难度中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H3OCH3,同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机化合物,即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3CO+3H2CH3OCH3+CO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H3OCH3,同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机化合物,即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易错点

反应产物的确定,根据反应物所含元素结合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机化合物来确定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常与氧化还原等知识交汇命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CH3OCH3+3H2O-12e= 2CO2+12H+,  (2分) ②0.24g (1分)

解析

①由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M区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3H2O-12e-=2CO2+12H+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KCl总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H2OH2↑+Cl2↑+2OH-,pH值变为13时,c(OH-)=0.1mol/L,n(OH-)=0.1mol/L×0.5L=0.05mol,

CH3OCH3~12e-~12OH-

 46g          12mol

x×80%      0.05mol,

解得x=0.24g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及其相关计算

解题思路

①由于氢离子移向N极,故N极为正极,M极为负极,故可燃物CH3OCH3放电生成二氧化碳,结合酸性环境来配平;

②该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为80%,即电池转移电子的80%=电解中转移电子,结合电子转移守恒计算

易错点

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多以通过判断两极的得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等方面考查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及其相关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常以新型燃料电池为命题点,题目难度中等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利多卡因对哪种心律失常无效

A.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
B.强心苷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
C.心室纤颤
D.心房纤颤
E.室性早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化学与科学、技术、军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C“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正确答案

A

解析

A.二氧化硅能用于制光导纤维、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故A正确;

B.纸张久置变黄因为纸张纤维间的空隙中会渗入很多霉菌之类的真菌孢子,苹果久置变黄是因为所含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二者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

C.“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含有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碳纤维为碳的单质,属于无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材料类别及用途

解题思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以及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纸张久置变黄因为纸张纤维间的空隙中会渗入很多霉菌之类的真菌孢子,苹果久置变黄是因为所含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

C.钢缆属于金属材料;

D.碳纤维为碳的单质,属于无机物

易错点

B项中二者的变黄原理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材料类别及用途,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关的化学知识交汇命题

知识点

绿色化学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主要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将污水中可沉降的物质除去,然后加氯消毒。这是( )。

A.一级处理
B.二级处理
C.三级处理
D.综合处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一级处理即机械处理,主要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将污水中可沉降的物质除去,然后加氯消毒。这种处理只除去污水中漂浮物和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调节pH值,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和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完全灭活埃博拉病毒,其消毒原理与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原理相同

B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C在某爆炸事故救援现场,消防员发现存放金属钠、电石、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化学品的仓库起火,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将火扑灭

D钢化玻璃、有机玻璃、防弹玻璃均属于硅酸盐材料

正确答案

A

解析

A.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次氯酸都具有漂白性,都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消毒原理相同,故A正确;

B.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利用萃取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电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为可燃气,氧气为助燃气体,则钠起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将火扑灭,故C错误;

D.钢化玻璃既是将普通玻璃加热熔融后再急速冷却,故主要成分仍为硅酸盐,即主要成分为SiO2,Na2SiO3,CaSiO3;而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不是硅酸盐,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

解题思路

A.依据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次氯酸都具有漂白性解答;

B.依据相似相溶原理解答;

C.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电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D.普通玻璃的组成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

易错点

D项中钢化玻璃和有机物玻璃的区别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题目难度不大

知识点

绿色化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化学,我们应感恩化学,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二氧化氯、臭氧均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C氢氧化铝和碳酸钠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化妆品中的甘油可起到保湿滋润皮肤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故A正确; 

B.二氧化氯和臭氧都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杀菌消毒,故B正确;

C.碳酸钠的碱性太强,不能用来中和胃酸,氢氧化铝可以用来中和胃酸,故C错误;

D.甘油中含3个-OH,易形成氢键,则甘油作为化妆品中的保湿剂,故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

解题思路

A.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B.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能杀菌消毒;

C.碳酸钠的碱性太强,不能用来中和胃酸;

D.甘油中含3个-OH,易形成氢键

易错点

甘油保湿原理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绿色化学
下一知识点 : 化学研究方法与工业化学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科学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6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