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喷瓜是一种二倍体植物,存在两性植株(即雌雄同株)、雌株和雄株三种性别类型.与性别相关的基因有三个:G、g和g-,其中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种群中,喷瓜决定性别的基因型共有5种,其中两性植株和雌株的基因型种类分别有______(种),再请写出雄株的基因型______

(2)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______杂合子比例.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都有可能

(3)为了确定某雄株的基因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该雄株与雌株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植株的性别状况,即可判定.你认为这个方案______(填“是”、“否”)可行.

为确定某两性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简便的实验方案,在答题卷的方框内用遗传图解简要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又自然种群中,喷瓜决定性别的基因型共有5种,所以两性植株和雌株的基因型种类分别有2种和1种,即gg、gg-和g-g-.雄株的基因型为Gg或Gg-

(2)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gg和gg-,群体内随机传粉,gg的后代都是gg,而gg-的后代有gg、gg-和g-g-,所以纯合子比例明显高于杂合子比例.

(3)由于雄株的基因型有两种,即Gg和Gg-,所以要确定雄株的基因型,可让该雄株与雌株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植株的性别状况,即可判定.如果后代没有雌株植株,说明雄株的基因型是Gg;如果后代出现雌株植株,说明雄株的基因型是Gg-.由于两性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即gg和gg-,所以要确定雄株的基因型,可让该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子代性别.

故答案为:

(1)2、1    Gg或Gg-

(2)A(或高于)

(3)是   让该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子代性别

解析

解:(1)根据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又自然种群中,喷瓜决定性别的基因型共有5种,所以两性植株和雌株的基因型种类分别有2种和1种,即gg、gg-和g-g-.雄株的基因型为Gg或Gg-

(2)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gg和gg-,群体内随机传粉,gg的后代都是gg,而gg-的后代有gg、gg-和g-g-,所以纯合子比例明显高于杂合子比例.

(3)由于雄株的基因型有两种,即Gg和Gg-,所以要确定雄株的基因型,可让该雄株与雌株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植株的性别状况,即可判定.如果后代没有雌株植株,说明雄株的基因型是Gg;如果后代出现雌株植株,说明雄株的基因型是Gg-.由于两性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即gg和gg-,所以要确定雄株的基因型,可让该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子代性别.

故答案为:

(1)2、1    Gg或Gg-

(2)A(或高于)

(3)是   让该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子代性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色牛的基因型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牛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_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4)若用某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交配,共产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黑色相对于棕色为显性.

(2)由第(1)问可知,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产生的棕色子牛基因型为bb.

(3)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黑色):Aa(黑色):aa(棕色)=1:2:1,由此可见,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黑色子牛中纯合子占;判断黑色子牛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它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选棕色牛.

(4)杂种雌牛的基因型为Bb,雄牛X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产生的20头子牛,若全为黑色,则说明雄牛X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其基因型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14牛为黑牛,6头为棕色(bb),即黑色:棕色≈3:1,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Bb.

故答案为:

(1)黑色 

(2)Bb×Bb、bb  

(3)75%    C 

(4)BB  Bb

解析

解:(1)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黑色相对于棕色为显性.

(2)由第(1)问可知,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产生的棕色子牛基因型为bb.

(3)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黑色):Aa(黑色):aa(棕色)=1:2:1,由此可见,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黑色子牛中纯合子占;判断黑色子牛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它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选棕色牛.

(4)杂种雌牛的基因型为Bb,雄牛X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产生的20头子牛,若全为黑色,则说明雄牛X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其基因型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14牛为黑牛,6头为棕色(bb),即黑色:棕色≈3:1,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Bb.

故答案为:

(1)黑色 

(2)Bb×Bb、bb  

(3)75%    C 

(4)BB  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一可知:①显性性状是______

②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③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黑色花粉和呈橙红色花粉的比例约为______

④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糯性水稻的比例是______

(2)图二表示获取水稻糯性基因的两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过程是在______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该酶的作用特点是______

②c过程称为______,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由题图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

②F1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③杂合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糯性的基因和控制非糯性的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形成了2中类型的比例,且是1:1,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如果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黑色花粉和呈橙红色花粉的比例约为1:1,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④F1是杂合子,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非糯性与糯性之比是3:1,即F2中出现糯性水稻的比例是

(2)①a过程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切割DNA片段,该酶的作用特点是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②c过程称为逆(或反)转录形成DNA,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

故答案为:

(1)①非糯性     ②性状分离     ③1:1     ④

(2)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②逆(或反)转录    4种脱氧核苷酸

解析

解:(1)①由题图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

②F1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③杂合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糯性的基因和控制非糯性的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形成了2中类型的比例,且是1:1,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如果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黑色花粉和呈橙红色花粉的比例约为1:1,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④F1是杂合子,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非糯性与糯性之比是3:1,即F2中出现糯性水稻的比例是

(2)①a过程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切割DNA片段,该酶的作用特点是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②c过程称为逆(或反)转录形成DNA,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

故答案为:

(1)①非糯性     ②性状分离     ③1:1     ④

(2)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②逆(或反)转录    4种脱氧核苷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

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解:植物常用自交法进行验证,根据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采用测交法进行验证时,若杂合子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本题中两种方法均可选择.若采用自交法,则遗传图解如下:

若F1籽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若F1籽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解:植物常用自交法进行验证,根据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采用测交法进行验证时,若杂合子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本题中两种方法均可选择.若采用自交法,则遗传图解如下:

若F1籽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若F1籽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得出.

(2)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_;实验三:______

(3)实验三的子代中基因型有______,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实验二,亲本表现型为红果和黄果,但杂交后代只有红果,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根据实验三,亲本表现型都为红果,但杂交后代出现了黄果,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红果为显性性状.

(2)由于红果的基因型是AA或Aa,机时黄果的基因型只能是aa,所以根据各组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可判断各组实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实验一红果×黄果为Aa×aa;实验二红果×黄果为AA×aa;实验三红果×红果为Aa×Aa.

(3)实验三中,红果与红果杂交得到3:1的分离比,符合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子代中基因型有AA:Aa:aa=1:2:1.

故答案为:

(1)红果   黄果   二或三   

(2)Aa×aa    AA×aa    Aa×Aa   

(3)AA、Aa、aa    1:2:1

解析

解:(1)根据实验二,亲本表现型为红果和黄果,但杂交后代只有红果,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根据实验三,亲本表现型都为红果,但杂交后代出现了黄果,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红果为显性性状.

(2)由于红果的基因型是AA或Aa,机时黄果的基因型只能是aa,所以根据各组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可判断各组实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实验一红果×黄果为Aa×aa;实验二红果×黄果为AA×aa;实验三红果×红果为Aa×Aa.

(3)实验三中,红果与红果杂交得到3:1的分离比,符合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子代中基因型有AA:Aa:aa=1:2:1.

故答案为:

(1)红果   黄果   二或三   

(2)Aa×aa    AA×aa    Aa×Aa   

(3)AA、Aa、aa    1:2: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 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 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______

(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

(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 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 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分析,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型的性染色体,所以此果蝇是雄性的.已知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为单体,所以从变异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已知果蝇单体的体细胞中含有7条染色体,所以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

(3)从表格中可看出,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都是正常肢且子二代中正常肢:短肢=3:1,所以显性性状为正常肢.

故答案为:

(1)雄性    染色体数目变异

(2)4条或3条

(3)正常肢   F1全为正常肢(或F2中正常肢:短技≈3:1)

解析

解:(1)由图分析,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型的性染色体,所以此果蝇是雄性的.已知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为单体,所以从变异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已知果蝇单体的体细胞中含有7条染色体,所以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

(3)从表格中可看出,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都是正常肢且子二代中正常肢:短肢=3:1,所以显性性状为正常肢.

故答案为:

(1)雄性    染色体数目变异

(2)4条或3条

(3)正常肢   F1全为正常肢(或F2中正常肢:短技≈3: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纯种的高茎豌豆(DD)和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实验,F1产生______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例为______.F2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比例为______.在这组杂交实验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将纯种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代(Dd).F1代(Dd)经减数分裂产生D和d2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1:1.F1自交,F2的基因型有3种,比例为1:2:1;F2的表现型有高茎与矮茎两种,其比为3:1,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Dd.

故答案为:2     1:1   3   1:2:1    Dd

解析

解:将纯种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代(Dd).F1代(Dd)经减数分裂产生D和d2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1:1.F1自交,F2的基因型有3种,比例为1:2:1;F2的表现型有高茎与矮茎两种,其比为3:1,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Dd.

故答案为:2     1:1   3   1:2:1    D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紫罗兰的单瓣与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总是存在约50%的单瓣花和50%重瓣花.自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罗兰花瓣中______为显性性状,实验中F1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______

(2)经研究发现,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a)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而且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若A-、a-表示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上,A、a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请写出上述实验中F2单瓣紫罗兰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______;雄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致死”,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上述实验中______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______

③统计、观察子代的花瓣性状.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花瓣______,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

若子代花瓣______,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可育.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单瓣为显性性状,实验中F1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aa.

(2)F2中单瓣紫罗兰(Aa)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部分缺失,且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相同.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有Aa、Aa-、A-a、A-a-,其中Aa自交后代单瓣:重瓣=3:1,Aa-自交后代全是单瓣,A-a-不能产生后代,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a=1:1,雄配子只有a.

(3)为探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致死”,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上述实验中单瓣紫罗兰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正常植株;

③统计、观察子代的花瓣性状.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花瓣只有一种重瓣性状表现,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

若子代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性状表现,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可育.

故答案为:

(1)单瓣    aa     

(2)A-:a=1:1   a

(3)单瓣紫罗兰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正常植株   只有一种重瓣性状表现    有单瓣和重瓣两种性状表现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单瓣为显性性状,实验中F1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aa.

(2)F2中单瓣紫罗兰(Aa)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部分缺失,且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相同.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有Aa、Aa-、A-a、A-a-,其中Aa自交后代单瓣:重瓣=3:1,Aa-自交后代全是单瓣,A-a-不能产生后代,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a=1:1,雄配子只有a.

(3)为探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致死”,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上述实验中单瓣紫罗兰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正常植株;

③统计、观察子代的花瓣性状.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花瓣只有一种重瓣性状表现,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

若子代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性状表现,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可育.

故答案为:

(1)单瓣    aa     

(2)A-:a=1:1   a

(3)单瓣紫罗兰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正常植株   只有一种重瓣性状表现    有单瓣和重瓣两种性状表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受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是位于______染色体上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Ⅳ-15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

(4)Ⅲ-12、Ⅲ-13、Ⅲ-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Ⅲ代中的11与13是近亲关系,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2)Ⅱ-6是患者,其基因型为aa;Ⅰ-3正常,则其基因型为Aa.

(3)Ⅳ-16的基因型为aa,他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Ⅳ-15正常,则其的基因型是AA或Aa,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4)Ⅱ-8的基因型为aa,Ⅲ-12、Ⅲ-13、Ⅲ-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AA.Ⅲ-11和Ⅲ-13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若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常  隐

(2)Aa    aa

(3)AA    Aa    

(4)AA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2)Ⅱ-6是患者,其基因型为aa;Ⅰ-3正常,则其基因型为Aa.

(3)Ⅳ-16的基因型为aa,他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Ⅳ-15正常,则其的基因型是AA或Aa,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4)Ⅱ-8的基因型为aa,Ⅲ-12、Ⅲ-13、Ⅲ-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AA.Ⅲ-11和Ⅲ-13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若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常  隐

(2)Aa    aa

(3)AA    Aa    

(4)A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请根据如表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丙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黄与黑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甲组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3)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______(显或隐)性基因,且与______(A或a)同在一条染色体上,______激素会促进致死基因的表达.

正确答案

解:(1)丙组亲本为乙组的子代黄色个体,其子代中出现了黑色个体,所以黄色是显性性状.由此也可以得出丙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子(Aa),其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应为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且子代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比例为1:2.但在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为2:1,其原因是子代黄色雄性个体中的个体(基因型为AA)可能带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2)甲组的子代中,只有黄色,说明甲组的亲本至少有一个个体是显性纯合子,但亲本中雄性黄色个体不可能是纯合子,则甲组的亲本基因型是AA(♀)×Aa(♂).

(3)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的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带有致死基因,且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的表达,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

故答案为:

(1)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2)AA(♀)×Aa(♂) 

(3)隐 A 雄性

解析

解:(1)丙组亲本为乙组的子代黄色个体,其子代中出现了黑色个体,所以黄色是显性性状.由此也可以得出丙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子(Aa),其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应为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且子代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比例为1:2.但在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为2:1,其原因是子代黄色雄性个体中的个体(基因型为AA)可能带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2)甲组的子代中,只有黄色,说明甲组的亲本至少有一个个体是显性纯合子,但亲本中雄性黄色个体不可能是纯合子,则甲组的亲本基因型是AA(♀)×Aa(♂).

(3)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的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带有致死基因,且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的表达,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

故答案为:

(1)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2)AA(♀)×Aa(♂) 

(3)隐 A 雄性

下一知识点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