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图所示(注:精子通过花粉管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完成受精).

(1)如图可见,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据此推断在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基因的______个体.

(2)将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全部子代的基因型为______,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就是父本和母本不能有相同的S基因,子代就没有纯合子.

(2)由题意可知,当花粉所含S基因种类和母本相同时,就不能完成花粉管的伸长.现在S1S2和S2S3间行种植,就有两种交配方式:①S1S2♂×S2S3♀和②S1S2♀×S2S3♂.①中的花粉S2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花粉只有S1一种类型,后代有S1S2和S1S3数量相同的两种;②中的花粉S2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花粉只有S3一种类型,后代有S1S3和S2S3数量相同的两种,所以子代的基因型为S1S3:S2S3:S1S2,比例为2:1:1.

故答案为:

(1)纯合

(2)S1S3、S2S3、S1S2 2:1:1

解析

解:(1)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就是父本和母本不能有相同的S基因,子代就没有纯合子.

(2)由题意可知,当花粉所含S基因种类和母本相同时,就不能完成花粉管的伸长.现在S1S2和S2S3间行种植,就有两种交配方式:①S1S2♂×S2S3♀和②S1S2♀×S2S3♂.①中的花粉S2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花粉只有S1一种类型,后代有S1S2和S1S3数量相同的两种;②中的花粉S2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花粉只有S3一种类型,后代有S1S3和S2S3数量相同的两种,所以子代的基因型为S1S3:S2S3:S1S2,比例为2:1:1.

故答案为:

(1)纯合

(2)S1S3、S2S3、S1S2 2: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Ⅰ随机交配、Ⅱ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Ⅲ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Ⅳ连续自交,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随机交配的相应曲线是______;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是______(用分数表示).

(2)曲线Ⅲ的Fn中Aa基因型频率为______(用分数表示).

(3)四个不同条件下发生了进化的种群是曲线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可知,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且不论交配多少代,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变,所以随机交配的相应曲线是Ⅰ.曲线Ⅱ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F3随机交配以后(A+a)2,即AA+Aa+aa,淘汰掉aa以后为AA+Aa,Aa基因型频率为,所以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2)曲线Ⅲ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Fn中Aa的比例为,AA的比例为1-),因此Fn中Aa基因型频率为==

(3)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由于人工选择作用,使A基因频率升高,a基因频率下降,生物发生了进化.因此四个不同条件下发生了进化的种群是曲线Ⅱ和Ⅲ.

故答案为:

(1)Ⅰ

(2)

(3)Ⅱ和Ⅲ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且不论交配多少代,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变,所以随机交配的相应曲线是Ⅰ.曲线Ⅱ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F3随机交配以后(A+a)2,即AA+Aa+aa,淘汰掉aa以后为AA+Aa,Aa基因型频率为,所以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2)曲线Ⅲ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Fn中Aa的比例为,AA的比例为1-),因此Fn中Aa基因型频率为==

(3)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由于人工选择作用,使A基因频率升高,a基因频率下降,生物发生了进化.因此四个不同条件下发生了进化的种群是曲线Ⅱ和Ⅲ.

故答案为:

(1)Ⅰ

(2)

(3)Ⅱ和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红花腕豆和白花豌豆杂交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P表示______,F1表示______,F2变示______,F3表示______.图中×表示______,⊗表示______

(2)图中AA、Aa、aa表示______

(3)图中AA和Aa全是红花,这是由于______

(4)图中F1进行自花受粉,可产生______种配子,其类型有______

(5)根据F3性状表现说明,纯合体进行自花受粉其后代能______遗传,杂合体进行自花授粉其后代产生______

(6)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P表示亲本,F1表示子一代,F2表示子二代,F3表示子三代,×表示杂交,⊗表示自交.

(2)图中AA、Aa、aa表示控制花色的基因型. 

(3)由于显性基因具有显性决定作用,因此AA和Aa全表现为红花.

(4)F1为杂合子Aa,在减数分裂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因此产生 A、a 两种配子.

(5)纯合子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能稳定遗传,而杂合子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6)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

(1)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杂交 自交

(2)基因型 

(3)显性基因具有显性决定作用

(4)两 A、a

(5)稳定 性状分离  

(6)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析

解:(1)图中P表示亲本,F1表示子一代,F2表示子二代,F3表示子三代,×表示杂交,⊗表示自交.

(2)图中AA、Aa、aa表示控制花色的基因型. 

(3)由于显性基因具有显性决定作用,因此AA和Aa全表现为红花.

(4)F1为杂合子Aa,在减数分裂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因此产生 A、a 两种配子.

(5)纯合子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能稳定遗传,而杂合子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6)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

(1)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杂交 自交

(2)基因型 

(3)显性基因具有显性决定作用

(4)两 A、a

(5)稳定 性状分离  

(6)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下面是关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1)从实验______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亲本黄色子叶(丁)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3)实验一中,亲本的杂交组合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正交、反交、测交).子代中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

亲本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子代中的全部黄色子叶(戊)杂交,预计后代中出现绿色子叶的可能性为______,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实验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1:1.

由于亲本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为Yy,全部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杂交后代中出现绿色子叶yy的可能性为=.YY占+=,Yy为+=.因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故答案为:

(1)二      黄色子叶   

(2)Yy       YY、Yy  

(3)测交   Y:y=1:1      

解析

解:(1)由实验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1:1.

由于亲本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为Yy,全部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杂交后代中出现绿色子叶yy的可能性为=.YY占+=,Yy为+=.因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故答案为:

(1)二      黄色子叶   

(2)Yy       YY、Yy  

(3)测交   Y:y=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是某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1)致病的基因是______(填“显性”/“隐性”)基因.

(2)从遗传角度看,5的致病基因来自图中的______(填编号).若5与基因型为Aa的女子婚配,生出不患该病的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_

(3)4的基因型是______;8的基因型是______

(4)从优生的角度看,11应与基因型为______的男子婚配,子女才不患该遗传病.

正确答案

解:(1)父母正常而后代患病,所以致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从遗传角度看,5号的基因型为aa,其致病基因来自图中的1号和2号.若5号aa与基因型为Aa的女子婚配,生出不患该病的孩子的可能性是

(3)由于9患病,所以3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由于3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8号的基因型是AA或Aa.

(4)11号的基因型是Aa,所以其应与基因型为AA的男子婚配,子女才不患该遗传病.

故答案为:

(1)隐性

(2)1号和2号    

(3)Aa     AA或Aa

(4)AA

解析

解:(1)父母正常而后代患病,所以致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从遗传角度看,5号的基因型为aa,其致病基因来自图中的1号和2号.若5号aa与基因型为Aa的女子婚配,生出不患该病的孩子的可能性是

(3)由于9患病,所以3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由于3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8号的基因型是AA或Aa.

(4)11号的基因型是Aa,所以其应与基因型为AA的男子婚配,子女才不患该遗传病.

故答案为:

(1)隐性

(2)1号和2号    

(3)Aa     AA或Aa

(4)A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子兔.请回答:

(1)____________是显性.

(2)写出基因型(用B或b表示):甲兔______,乙兔______,丁兔______

(3)如何鉴定丙兔是纯种还是杂种?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兔与丁兔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无性状分离,即可断定黑毛是显性性状,褐毛是隐性性状.

(2)根据上面的分析,甲和丁的子代无性状分离,说明甲兔是显性纯合体,基因型为BB,丁兔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bb;而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性状分离现象,所以乙是杂合体,基因型为Bb.

(3)因为丙是雄兔,而在甲.乙二雌兔中无隐性个体,所以只能让丙与乙交配来鉴别其基因型,而不能按常规方法测交.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全部是黑毛子兔,说明丙是纯种,基因型为BB;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子兔出现则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故答案为:

(1)黑毛   褐毛

(2)BB   Bb   bb

(3)让丙与乙交配,若后代全部是黑毛子兔,说明丙是纯种,基因型为BB;若后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兔子出现,则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解析

解:(1)甲兔与丁兔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无性状分离,即可断定黑毛是显性性状,褐毛是隐性性状.

(2)根据上面的分析,甲和丁的子代无性状分离,说明甲兔是显性纯合体,基因型为BB,丁兔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bb;而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性状分离现象,所以乙是杂合体,基因型为Bb.

(3)因为丙是雄兔,而在甲.乙二雌兔中无隐性个体,所以只能让丙与乙交配来鉴别其基因型,而不能按常规方法测交.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全部是黑毛子兔,说明丙是纯种,基因型为BB;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子兔出现则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故答案为:

(1)黑毛   褐毛

(2)BB   Bb   bb

(3)让丙与乙交配,若后代全部是黑毛子兔,说明丙是纯种,基因型为BB;若后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兔子出现,则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图中■患病男性,□正常男性,●患病女性,○正常女性).

Ⅰ.张某家族患有某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

(1)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______

A.B.C.D.

(2)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基因用A、a表示)

(3)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Ⅱ.上述张家遗传系谱图中,有关人员的血型如下表:(已知控制血型的基因有IA、IB、i)

(1)9号的血型基因型为______,17号的血型基因型为______

(2)17号和一个B型血男子(该男子的父亲是O型)结婚,生一个孩子血型为B型的概率是______

(3)已知17号和上述的B型血男子已经生了一个B型血的孩子,他们打算再生一个孩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这个孩子血型的可能情况.(要求写出配子的过程)

正确答案

解:Ⅰ(1)由7、9、10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选项中,ABC都是显性,只有D是常染色体隐性,故选:D.

(2)由于12号是患者,基因型为aa,所以7号为Aa.

(3)15号的基因型为aa,所以16号的基因型为A_(AA,Aa),同理20号为aa,18号为A_(AA,Aa),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Ⅱ(1)15号的基因型为ii,则9号和10号的基因型均为IAi,所以1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IAIA、IAi.

(2)B型血男子的父亲是O型,所以该男子的基因型为IBi,17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IAIA、IAi,17号和一个B型血男子结婚,所以子代B型血的概率为×=

(3)已知17号和上述的B型血男子已经生了一个B型血的孩子,所以17号的基因型为IAi,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的血型如下:

故答案为:

Ⅰ(1)1)D    (2)Aa     (3)

Ⅱ(1)IAi     IAIA、IAi   (2)   

(3)

解析

解:Ⅰ(1)由7、9、10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选项中,ABC都是显性,只有D是常染色体隐性,故选:D.

(2)由于12号是患者,基因型为aa,所以7号为Aa.

(3)15号的基因型为aa,所以16号的基因型为A_(AA,Aa),同理20号为aa,18号为A_(AA,Aa),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Ⅱ(1)15号的基因型为ii,则9号和10号的基因型均为IAi,所以1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IAIA、IAi.

(2)B型血男子的父亲是O型,所以该男子的基因型为IBi,17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IAIA、IAi,17号和一个B型血男子结婚,所以子代B型血的概率为×=

(3)已知17号和上述的B型血男子已经生了一个B型血的孩子,所以17号的基因型为IAi,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的血型如下:

故答案为:

Ⅰ(1)1)D    (2)Aa     (3)

Ⅱ(1)IAi     IAIA、IAi   (2)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动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一)豚鼠的毛色中,白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出现白色豚鼠.用B、b分别表示其显、隐性基因.

(1)子代中黑色豚鼠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中黑色豚鼠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

(3)若利用以上豚鼠检测子代中黑色豚鼠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二)家兔的毛有长短和黑白之分,已知短毛(A)对长毛(a)是完全显性,黑色(B)对白色(b)是完全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某人用短毛白色和短毛黑色的家兔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短毛白色)、______(短毛黑色).

(2)某兔场选中一只健壮的短毛白色雄兔,不知它是杂种还是纯种,现让该短毛白色雄兔与多只长毛白毛雌兔交配,A-bb×aabb.

①若杂交后代______,则此雄兔是纯种.

②若杂交后代______,则此雄兔是杂种.

正确答案

解:(一)(1)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出现白色豚鼠,说明黑色对白色为显性,两只黑色豚鼠的基因型都为Bb.因此,子代中黑色豚鼠的基因型是BB或Bb,其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利用以上豚鼠检测子代中黑色豚鼠的基因型,常用方法是测交,即与隐性个体白色豚鼠进行交配.

(二)(1)由于短毛白色和短毛黑色的家兔进行杂交,后代中短毛:长毛=3:1;黑色:白色=1:1,所以亲本的基因组成是Aabb和AaBb.

(2)让短毛白色雄兔与多只长毛白毛雌兔交配,如果杂交后代全是短毛白兔,则此雄兔是纯种,为AAbb;如果杂交后代有长毛白兔,则此雄兔是杂种,为Aabb.

故答案为:

(一)(1)BB或Bb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将其与白色豚鼠交配  

(二)(1)Aabb   AaBb  

(2)①全是短毛白兔   ②有长毛白兔

解析

解:(一)(1)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出现白色豚鼠,说明黑色对白色为显性,两只黑色豚鼠的基因型都为Bb.因此,子代中黑色豚鼠的基因型是BB或Bb,其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利用以上豚鼠检测子代中黑色豚鼠的基因型,常用方法是测交,即与隐性个体白色豚鼠进行交配.

(二)(1)由于短毛白色和短毛黑色的家兔进行杂交,后代中短毛:长毛=3:1;黑色:白色=1:1,所以亲本的基因组成是Aabb和AaBb.

(2)让短毛白色雄兔与多只长毛白毛雌兔交配,如果杂交后代全是短毛白兔,则此雄兔是纯种,为AAbb;如果杂交后代有长毛白兔,则此雄兔是杂种,为Aabb.

故答案为:

(一)(1)BB或Bb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将其与白色豚鼠交配  

(二)(1)Aabb   AaBb  

(2)①全是短毛白兔   ②有长毛白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通过分析可知,隐性性状是______

(2)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

(3)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______

(4)写出上述杂交组合C的遗传图解.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B组实验,B组中,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出现黑色鼠,说明黄色相对于黑身是显性性状.

(2)根据B组实验,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用AA:Aa:aa=1:2:1,即黄色鼠:黑色鼠=3:1,而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说明AA致死,所以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黑色鼠属于隐性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

(3)由(2)分析可知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AA.

(4)杂交组合C的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黑色

(2)Aa     aa

(3)AA

(4)

解析

解:(1)根据B组实验,B组中,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出现黑色鼠,说明黄色相对于黑身是显性性状.

(2)根据B组实验,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用AA:Aa:aa=1:2:1,即黄色鼠:黑色鼠=3:1,而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说明AA致死,所以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黑色鼠属于隐性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

(3)由(2)分析可知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AA.

(4)杂交组合C的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黑色

(2)Aa     aa

(3)AA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繁殖力强,易饲养,是很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某实验室对果蝇进行了多年纯化培养,连续多代全为灰身,故确认为纯种.但一个小组用此果蝇继续扩大培养时,发现了1只黑身雌果蝇(未交配过).该小组欲研究此黑身性状是否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原理: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黑身雌果蝇和纯种灰身果蝇放入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产生后代,移走亲本.

②待子一代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发现全是灰身果蝇.

______

④待子二代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3)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若子二代中出现______,则说明黑身是可遗传变异,反之则是不可遗传变异.

(4)若已知黑身为可遗传变异,且B基因控制灰身性状,b基因控制黑身性状.则由实验中子一代的表现型可知,这对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作为亲本的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子二代中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子二代中灰身雄果蝇与黑身雌果蝇交配,理论上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此黑身性状是否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若新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可以遗传给后代,并能在后代中按一定规律出现.

(2)根据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流程进行该实验,所以实验步骤③为:子一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二代幼虫,移走子一代个体.

(3)若黑身是可遗传的变异,则子二代中会出现黑身果蝇,反之则是不会出现黑身果蝇.

(4)黑身雌果蝇和纯种灰身果蝇杂交,子一代全是灰身果蝇,这说明控制黑身和灰身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作为亲本的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纯种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B,子一代果蝇的基因型均为Bb,所以子二代中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或Bb,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若子二代中灰身雄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与黑身雌果蝇(bb)交配,理论上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由于黑身是隐性性状,所以子代黑身果蝇均为纯合子.

故答案为:

(1)新性状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可以遗传给后代,并能在后代中按一定规律出现

(2)子一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二代幼虫,移走子一代个体

(3)黑身果蝇

(4)常   bb   BB或Bb    bb        100%

解析

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此黑身性状是否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若新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可以遗传给后代,并能在后代中按一定规律出现.

(2)根据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流程进行该实验,所以实验步骤③为:子一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二代幼虫,移走子一代个体.

(3)若黑身是可遗传的变异,则子二代中会出现黑身果蝇,反之则是不会出现黑身果蝇.

(4)黑身雌果蝇和纯种灰身果蝇杂交,子一代全是灰身果蝇,这说明控制黑身和灰身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作为亲本的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纯种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B,子一代果蝇的基因型均为Bb,所以子二代中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或Bb,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若子二代中灰身雄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与黑身雌果蝇(bb)交配,理论上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由于黑身是隐性性状,所以子代黑身果蝇均为纯合子.

故答案为:

(1)新性状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可以遗传给后代,并能在后代中按一定规律出现

(2)子一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二代幼虫,移走子一代个体

(3)黑身果蝇

(4)常   bb   BB或Bb    bb        100%

下一知识点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