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共5422题
(2015秋•台州校级月考)紫罗兰花瓣的单瓣与重瓣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l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一直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且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蕊、雄蕊发育不完善).
实验二:取实验一 F1中单瓣紫罗兰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正常植株全部表现为重瓣性状.请回答:
(l)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罗兰的花瓣中______为显性性状,F1中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______.
(2)请推测: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D、d)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染色体缺失的______(填“花粉”、“雌配子”)致死,而染色体缺失的______(填“花粉”、“雌配子”)可育.如图1是 F1中单瓣紫罗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四分体的构象,请在下面的染色体上标出基因组成.______
(3)若D、d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D-、d-表示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上,请在图2中写出F1中选择的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2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F1的雌、雄配子及比例).
______
(4)将紫罗兰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加温或用蛋白水解酶稍加处理,用吉姆萨氏染色,染色体上即出现横带,称为G带(富含A-T序列的核苷酸片段);如将染色体用热碱溶液处理,再做吉姆萨氏染色,染色体上就出现另一套横带,称为R带(富含G-C序列的核苷酸片段).一般情况下,对于碱基对数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而言,______(填“G带”、“R带”)更丰富的那条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基因突变一般______(填“会”、“不会”)改变染色体的带型.
正确答案
解:(1)由分析可知,紫罗兰的单瓣对重瓣是显性性状;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是dd.
(2)如果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D、d)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由于D雄配子致死,因此D配子所致的染色体缺失,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体单体、2个DNA分子,题图如下:
.
(3)D-、d-表示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上,F1中选择的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2的遗传图解如下:
(4)基因是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A与T之间的氢键是2个,G与C之间的氢键是3个,由题意知,G带是富含A-T序列的核苷酸片段,R带是富含G-C序列的核苷酸片段,因此一般情况下,热稳定性更高的R带更丰富;基因突变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的,一般不会改变染色体的带型.
故答案为:
(1)单瓣 dd
(2)花粉 雌配子
(3)
(4)R带 不会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紫罗兰的单瓣对重瓣是显性性状;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是dd.
(2)如果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D、d)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由于D雄配子致死,因此D配子所致的染色体缺失,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体单体、2个DNA分子,题图如下:
.
(3)D-、d-表示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上,F1中选择的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2的遗传图解如下:
(4)基因是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A与T之间的氢键是2个,G与C之间的氢键是3个,由题意知,G带是富含A-T序列的核苷酸片段,R带是富含G-C序列的核苷酸片段,因此一般情况下,热稳定性更高的R带更丰富;基因突变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的,一般不会改变染色体的带型.
故答案为:
(1)单瓣 dd
(2)花粉 雌配子
(3)
(4)R带 不会
豌豆花腋生对顶生显性,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从实验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组合二亲本的基本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组合二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
(4)实验三子代中出现腋生与顶生的比例为1:1,其中要原因是腋生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
(5)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②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因此,根据组合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可推知腋生是显性性状.
(2)由以上分析可知,组合二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
(3)组合二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则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所以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
(4)组合三中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其中要原因是腋生为杂合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1:1.
(5)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故答案为:
(1)二 腋生
(2)Bb Bb
(3)
(4)B:b=1:1
(5)性状分离
解析
解:(1)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②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因此,根据组合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可推知腋生是显性性状.
(2)由以上分析可知,组合二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
(3)组合二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Bb,则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所以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
(4)组合三中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其中要原因是腋生为杂合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1:1.
(5)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故答案为:
(1)二 腋生
(2)Bb Bb
(3)
(4)B:b=1:1
(5)性状分离
(2015秋•延边州校级月考)回答下列有关动植物遗传变异的问题:
(1)玉米有矮株和高株两种类型,现有3个纯合品系:1个高株(高),2个矮株(矮甲和矮乙). 用这3个品系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若株高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①玉米的株高由______对基因控制,玉米植株中高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②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与矮乙杂交,后代表现型高与矮的比例是______.
(2)动物多为二倍体,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在果蝇群体中,长翅和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残翅性状为隐性;欲判断残翅果蝇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实验步骤是:
先利用______果蝇与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为单体的果蝇交配,通过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且比例为______,则说明残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则说明残翅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组F2的表现型是9高:7矮,为9:3:3:1的变式,说明F1为双杂合子,并且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株高应为双显性个体(A_B_),因此有4种基因型.②由于单显性和双隐性都表现为矮株,因此矮株的纯合品系为AAbb、aaBB和aabb,而高株的纯系品种为AABB,由于第1、2组杂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为一对杂合子自交的结果,结合第三组的情况,可以说明三组的杂交具体应为第一组:AAbb×AABB或aaBB×AABB、第2组为aaBB×AABB或AAbb×AABB,第3组为AABB×aabb才符合题意,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AaBb),与矮乙(AAbb或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高与矮的比例是1:1.
(2)要判断残翅果蝇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可先利用残翅果蝇与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为单体的果蝇交配,通过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如果该残翅果蝇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实验中的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缺失的果蝇产生的配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4号染色体的(并且携带长翅基因),一种是不含有4号染色体;残翅果蝇只产生一种有残翅基因的配子,因此它们交配,后代出现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且比例为1:1.如果该残翅果蝇基因不在4号染色体上,则后代应全为长翅.
故答案为:
(1)2 4 1:1
(2)残翅 ①1:1 ②子代全为长翅
解析
解:(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组F2的表现型是9高:7矮,为9:3:3:1的变式,说明F1为双杂合子,并且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株高应为双显性个体(A_B_),因此有4种基因型.②由于单显性和双隐性都表现为矮株,因此矮株的纯合品系为AAbb、aaBB和aabb,而高株的纯系品种为AABB,由于第1、2组杂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为一对杂合子自交的结果,结合第三组的情况,可以说明三组的杂交具体应为第一组:AAbb×AABB或aaBB×AABB、第2组为aaBB×AABB或AAbb×AABB,第3组为AABB×aabb才符合题意,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AaBb),与矮乙(AAbb或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高与矮的比例是1:1.
(2)要判断残翅果蝇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可先利用残翅果蝇与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为单体的果蝇交配,通过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如果该残翅果蝇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实验中的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缺失的果蝇产生的配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4号染色体的(并且携带长翅基因),一种是不含有4号染色体;残翅果蝇只产生一种有残翅基因的配子,因此它们交配,后代出现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且比例为1:1.如果该残翅果蝇基因不在4号染色体上,则后代应全为长翅.
故答案为:
(1)2 4 1:1
(2)残翅 ①1:1 ②子代全为长翅
乙醇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玉米是酿造乙醇的重要原料.生物活动小组对玉米栽培过程和乙醇酿造过程作了一些科学探究,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第一小组播种的是纯种糯性玉米,第二小组播种的是纯种的非糯性玉米.这两块地的玉米以自花传粉为主,也能相互授粉.结果,在糯性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糯性玉米籽粒,而非糯性玉米果穗上却没有糯性玉米籽粒.其原因是______.
(2)糯性玉米的花粉含有一个X基因,该基因使花粉遇碘染成红褐色;非糯性玉米的花粉含有一个Y基因,该基因使花粉遇碘染成蓝色(X、Y互为一对等位基因).一小组取上述糯性玉米果穗上的非糯性籽粒播种,开花后随机取其部分花粉用碘液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花粉的颜色及比例是______.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3)第三小组收集高产(A)、黄种皮(B)纯种玉米的花粉授在非高产(a)、白种皮(b)玉米的柱头上进行杂交实验.预期收获的杂交种子为______种皮,其胚乳的基因型为______.由该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F1)自花授粉所结的籽粒中,胚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占总数的______.
(4)玉米种子主要含淀粉,在酿造乙醇的过程中需要先经过根霉等微生物的糖化酶将淀粉分解为______,再经酵母菌的______作用转化为乙醇.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纯种糯性玉米与纯种的非糯性玉米相互授粉,结果在非糯性玉米果穗上没有糯性玉米籽粒,说明玉米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
(2)由于X、Y互为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所以用碘液染色花粉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蓝色:红褐色=1:1.
(3)由于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所以杂交种子的种皮基因型和表现型与母本相同;胚乳是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成,所以胚乳的基因型为AaaBbb.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F1)基因型为AaBb,自花授粉所结的籽粒中,胚的基因型共有9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占总数的=
.
(4)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再经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作用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玉米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
(2)蓝色:红褐色=1:1 该非糯性籽粒为杂合子(Rr),产生花粉(配子)时,等位基因相互分离,各进入一个花粉中
(3)白 AaaBbb 9
(4)葡萄糖 无氧呼吸
解析
解:(1)由于纯种糯性玉米与纯种的非糯性玉米相互授粉,结果在非糯性玉米果穗上没有糯性玉米籽粒,说明玉米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
(2)由于X、Y互为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所以用碘液染色花粉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蓝色:红褐色=1:1.
(3)由于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所以杂交种子的种皮基因型和表现型与母本相同;胚乳是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成,所以胚乳的基因型为AaaBbb.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F1)基因型为AaBb,自花授粉所结的籽粒中,胚的基因型共有9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占总数的=
.
(4)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再经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作用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玉米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
(2)蓝色:红褐色=1:1 该非糯性籽粒为杂合子(Rr),产生花粉(配子)时,等位基因相互分离,各进入一个花粉中
(3)白 AaaBbb 9
(4)葡萄糖 无氧呼吸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如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 和a 表示)依次为_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由实验2得到的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实验属于测交类型,则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
(2)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后代中表现出的腹部有长刚毛和胸部无刚毛的2种性状都是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则A_(AA、
Aa)后代腹部有长刚毛,其
胸部无刚毛,则图中③基因型为AA,占实验2后代的比例
.
(3)根据题干信息“果蝇③和果蝇S的基因型差异”可推知:③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的基因型为Aa,即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故答案为:
(1)相对 显 Aa、aa
(2)两 AA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解析
解:(1)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由实验2得到的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实验属于测交类型,则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
(2)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后代中表现出的腹部有长刚毛和胸部无刚毛的2种性状都是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则A_(AA、
Aa)后代腹部有长刚毛,其
胸部无刚毛,则图中③基因型为AA,占实验2后代的比例
.
(3)根据题干信息“果蝇③和果蝇S的基因型差异”可推知:③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的基因型为Aa,即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故答案为:
(1)相对 显 Aa、aa
(2)两 AA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玉米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作物,关于玉米的遗传实验研究如下:
(1)玉米幼苗绿色(G)对白色(g)为显性,将杂合子自交产生的800粒种子为实验材料,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种子萌发后给予光照,另外一组始终在黑暗环境中.数日后,种子萌发成幼苗,统计结果如下:
从理论上讲,杂合子自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的性状受______的影响.
(2)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等位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与BBtt的玉米杂交获得F1,F1植株自交获得F2,F2中的雌雄同株:雌株:雄株比例为______,若将F2的雌株和雄株杂交,后代出现雌雄同株的比例是______.
(3)玉米籽粒颜色是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基因型A_B_R_的籽粒红色,其余基因型的均无色.
①籽粒红色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②将一红色籽粒植株甲与三株无色植株杂交,结果如表,该红色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以亲本基因为Gg的玉米自交,其遗传图解如图:
因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组合有1GG:2Gg:1gg 3种.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而表中391株玉米幼苗处在黑暗环境中,因此玉米幼苗不能合成叶绿素,而表现为白色.因此表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2)由题干可知控制玉米植株的性别的两对基因遵循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与BBtt的玉米杂交获得F1,F1植株自交获得F2,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种表现型,比例9(雌雄同株 B_T_):4(雌株:3B_tt+1bbtt):3(雄株bbT_).4(雌株:3B_tt+1bbtt)中1bbtt与3(雄株bbT_)杂交不能产生雌雄同株B_T_个体;而4雌株:3B_tt中产生B配子的概率是×
=
,3(雄株bbT_)中产生T配子的概率是
,故若将F2的雌株和雄株杂交,后代出现雌雄同株的比例是
×
=
.
(3)①玉米籽粒颜色是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的,若其中基因型A_B_R_的籽粒红色,其余基因型的均无色,则籽粒红色的植株的基因型有2(AA、Aa)×2(BB、Bb)×2(RR、Rr)=8种.
②由于甲×AAbbrr的后代中,红色籽粒:无色籽粒=1:1,说明甲中含有b或r;由于甲×aaBBrr的后代中,红色籽粒:无色籽粒=1:3,说明甲中含有a和r;由于甲×aabbRR的后代中,红色籽粒:无色籽粒=1:1,说明甲中含有a或b.综上所述,红色植株甲的基因型是AaBBRr.
故答:
(1)GG:Gg:gg=1:2:1 基因型和环境
(2)9:4:3
(3)①8 ②AaBBRr
解析
解:(1)以亲本基因为Gg的玉米自交,其遗传图解如图:
因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组合有1GG:2Gg:1gg 3种.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而表中391株玉米幼苗处在黑暗环境中,因此玉米幼苗不能合成叶绿素,而表现为白色.因此表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2)由题干可知控制玉米植株的性别的两对基因遵循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与BBtt的玉米杂交获得F1,F1植株自交获得F2,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种表现型,比例9(雌雄同株 B_T_):4(雌株:3B_tt+1bbtt):3(雄株bbT_).4(雌株:3B_tt+1bbtt)中1bbtt与3(雄株bbT_)杂交不能产生雌雄同株B_T_个体;而4雌株:3B_tt中产生B配子的概率是×
=
,3(雄株bbT_)中产生T配子的概率是
,故若将F2的雌株和雄株杂交,后代出现雌雄同株的比例是
×
=
.
(3)①玉米籽粒颜色是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的,若其中基因型A_B_R_的籽粒红色,其余基因型的均无色,则籽粒红色的植株的基因型有2(AA、Aa)×2(BB、Bb)×2(RR、Rr)=8种.
②由于甲×AAbbrr的后代中,红色籽粒:无色籽粒=1:1,说明甲中含有b或r;由于甲×aaBBrr的后代中,红色籽粒:无色籽粒=1:3,说明甲中含有a和r;由于甲×aabbRR的后代中,红色籽粒:无色籽粒=1:1,说明甲中含有a或b.综上所述,红色植株甲的基因型是AaBBRr.
故答:
(1)GG:Gg:gg=1:2:1 基因型和环境
(2)9:4:3
(3)①8 ②AaBBRr
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雄性小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______.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首先与B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_____.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______.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_.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_____为终止密码子.
(3)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______.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要用正常雌鼠(B+B+)和一只B+B-雄性小鼠为亲本培育B-B-雄性小鼠,需先用B+B+雌性小鼠与B+B-雄性小鼠杂交,再取子一代中的B+B-雌鼠和B+B-雄性小鼠杂交,再从子二代中选出B-B-雄性小鼠即可,遗传图解如下:
取B+B+雌性小鼠与B+B-雄性小鼠杂交
↓
(2)RNA聚合酶能与基因首端的启动子结合,驱动基因转录.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翻译时,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这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UGA,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UGA为终止密码子.
(3)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原因是血浆中的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产生或酶只是加快反应速度.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
故答案为:
(1)取B+B+雌性小鼠与B+B-雄性小鼠杂交
↓
(2)RNA聚合酶 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 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 UGA
(3)①血浆中的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产生或酶只是加快反应速度.
②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
解析
解:(1)要用正常雌鼠(B+B+)和一只B+B-雄性小鼠为亲本培育B-B-雄性小鼠,需先用B+B+雌性小鼠与B+B-雄性小鼠杂交,再取子一代中的B+B-雌鼠和B+B-雄性小鼠杂交,再从子二代中选出B-B-雄性小鼠即可,遗传图解如下:
取B+B+雌性小鼠与B+B-雄性小鼠杂交
↓
(2)RNA聚合酶能与基因首端的启动子结合,驱动基因转录.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翻译时,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这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UGA,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UGA为终止密码子.
(3)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原因是血浆中的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产生或酶只是加快反应速度.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
故答案为:
(1)取B+B+雌性小鼠与B+B-雄性小鼠杂交
↓
(2)RNA聚合酶 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 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 UGA
(3)①血浆中的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产生或酶只是加快反应速度.
②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
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 (填甲,乙,丙)可判定豌豆的显性性状是______.
(2)乙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属于测交的组合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不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由组合乙分析可得:两个圆粒的后代有皱粒出现,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皱粒为隐性性状,圆粒为显性性状.
(2)由于皱粒为隐性性状,圆粒为显性性状,乙组杂交组合类型是圆粒×圆粒,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基因型为Rr×Rr.
(3)测交是指杂种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丙组为测交实验组.
故答案为:
(1)乙 圆粒
(2)Rr×Rr
(3)组合丙
解析
解:(1)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不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由组合乙分析可得:两个圆粒的后代有皱粒出现,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皱粒为隐性性状,圆粒为显性性状.
(2)由于皱粒为隐性性状,圆粒为显性性状,乙组杂交组合类型是圆粒×圆粒,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基因型为Rr×Rr.
(3)测交是指杂种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丙组为测交实验组.
故答案为:
(1)乙 圆粒
(2)Rr×Rr
(3)组合丙
(2015秋•郴州月考)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在某品种羊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是有角,rr的个体是无角,基因型为Rr的个体中雄羊是无角,而雌羊则为有角.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只无角雄羊,为确定它的基因型,应让其与______交配,然后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
①若子代表现为无角雌羊:无角雄羊=1:1,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②若子代表现为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出结果②的推测过程: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题意可知,无角雄羊的基因型为RR或Rr,为确定它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头无角雌性(rr)交配,然后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假设其基因型为RR,则后代的基因型均为Rr,则后代中雄羊均为无角,雌羊均为有角,比例为1:1.
假设其基因型为Rr,则后代的基因型均为Rr和rr,比例为1:1;又由于rr均为无角,Rr中雄羊无角,雌羊有角,则后代中无角雌羊:有角雌羊:无角雄羊=1:1:2.
故结果预测为:
①若子代表现为无角雌羊:无角雄羊=1:1,则其基因型为 rr.
②若子代表现为 无角雌羊:有角雌羊:无角雄羊=1:1:2(有角羊:无角羊=1:3),则其基因型为 Rr
(2)用遗传图解表示出结果②的推测过程如下,注意要写出基因型、表现型及遗传符号.
故答案为:(1)多头无角雌 ①rr ②无角雌羊:有角雌羊:无角雄羊=1:1:2(有角羊:无角羊=1:3)Rr
(2)
解析
解:(1)据题意可知,无角雄羊的基因型为RR或Rr,为确定它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头无角雌性(rr)交配,然后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假设其基因型为RR,则后代的基因型均为Rr,则后代中雄羊均为无角,雌羊均为有角,比例为1:1.
假设其基因型为Rr,则后代的基因型均为Rr和rr,比例为1:1;又由于rr均为无角,Rr中雄羊无角,雌羊有角,则后代中无角雌羊:有角雌羊:无角雄羊=1:1:2.
故结果预测为:
①若子代表现为无角雌羊:无角雄羊=1:1,则其基因型为 rr.
②若子代表现为 无角雌羊:有角雌羊:无角雄羊=1:1:2(有角羊:无角羊=1:3),则其基因型为 Rr
(2)用遗传图解表示出结果②的推测过程如下,注意要写出基因型、表现型及遗传符号.
故答案为:(1)多头无角雌 ①rr ②无角雌羊:有角雌羊:无角雄羊=1:1:2(有角羊:无角羊=1:3)Rr
(2)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回答:
(1)从实验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杂合子占______.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
(4)欲判断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实验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杂合子占.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为测交,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1:1.
(4)由于戊的基因型为YY或Yy,要判断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自交,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体.
故答案为:
(1)二 黄色子叶
(2)
(3)Y:y=1:1
(4)让其自交
解析
解:(1)由实验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杂合子占.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为测交,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1:1.
(4)由于戊的基因型为YY或Yy,要判断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自交,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体.
故答案为:
(1)二 黄色子叶
(2)
(3)Y:y=1:1
(4)让其自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