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玉米紫冠(A)对非紫冠(a)、非糯(B)对糯(b)、非甜(D)对甜(d)有完全显   性作用。以紫冠非糯非甜玉米为母本,非紫冠糯甜玉米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得到F1代植株。对F1进行自交和测交,得到8个自交穗和7个测交穗。F1自交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F1自交后代出现的新类型有____________种。 

(2)以上三对相对性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是___________, 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可在________ (填“全部”或“部分”)自交穗上观察到F2代性状分离现象。 

(3)F1测交后代呈现1:1:1:1分离比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_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_。

(4)F1自交后代中紫冠甜的个体所占百分比________。

(5)由于玉米含赖氨酸较少,科学家采用了________技术,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在玉米植株内成功表达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   

(2)紫冠与非紫冠,非糯质与糯质,非甜质与甜质     每对自交分离比是3:1(或每对测交分离比为1:1)  全部    

(3)紫冠与非紫冠、非甜质与甜;非糯质与糯、非甜质与甜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3/16    

(5)基因工程  合成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多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是豌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亲本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均相同。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B、b来表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组合_________可判断出__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因为____________。

(2)组合一中亲本红花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F1中的白花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组合三中,F1中红花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中同时出现红花与白花的现象可称为___________。组合一中,F1中的红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     红      红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2)Bb     bb

(3)BB、Bb    性状分离    1/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最多有______条染色体;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

(2)细胞①中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结束后,形成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________种基因型的细胞,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

(4)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现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8  ①→③→②  减数第一次(或①)

(2)2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3)1  AB(Ab或aB或ab)

(4)1/2(5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910年5月摩尔根在实验室的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对这只科学史上最有名的昆虫,摩尔根爱护备至。他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发现子一代都是红眼果蝇,子一代雌、雄交配,子二代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3:1,且白眼性状只出现在雄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与白眼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根据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联系,摩尔根及其同事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请根据摩尔根及其同事提出的假设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解释摩尔根的上述果蝇实验。

(3)为验证此假说是否正确,摩尔根用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进行交配,若摩尔根的假说是正确的,则此杂交后代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是       因为子二代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3:1

(2)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遗传图解:

(3)红眼雌:白眼雄=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摩尔根等研究时发现:

(1)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被进行基因测序的一种动物。科学家常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举出两点即可):

(2)下表的两对相对性状中,如果进行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F2结果不一致的是______。一般情况下,用一对相对性状的真核生物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结果一致,可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基因。

(3)实验设计:已知果蝇的直刚毛和卷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直刚毛对卷刚毛为显性),且雌雄果蝇均有直刚毛和卷刚毛的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

预测结果:

①.若子代中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中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中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1)相对性状明显、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雌雄易辨、染色体数目较少等

(2)红眼和白眼(R、r)         常染色体上的核基因

(3)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预测结果:①.雌果蝇全为直刚毛,雄果蝇全为卷刚毛

②.雌、雄果蝇全为直刚毛

③.雌、雄果蝇均既有直刚毛,又有卷刚毛,个体数量比接近1: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果蝇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现有一种“翻翅平衡致死系”果蝇,其个体的体细胞中一条2号染色体上有一显性基因A(翻翅),这是个纯合致死基因;另一条2号染色体上也有一个显性基因B(星状眼),也是纯合致死基因,即:“翻翅平衡致死系”中和均为致死,只有的杂合子存活,表现为翻翅星状眼。翻翅星状眼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和。以下有关问题均不考虑基因互换。请分析回答:

(1)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不需要写出配子类型)。

(2)果蝇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将翻翅星状眼白眼雌果蝇与翻翅星状眼红眼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雌果蝇表现为______性状,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性状,雌雄果蝇的比例为____。

(3)若上述两对显性纯合致死基因A/a、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两种基因,那么的雌果蝇与雄果蝇相互交配,所得后代的雌雄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显性基因成单存在时不致死)。

正确答案

(1)1     遗传图解:

(2)翻翅星状眼红眼    翻翅星状眼白眼     1:1

(3)1: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类的眼睑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整理,其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________________性状。

(2)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你是根据第______组数据得出该结论的。

(3)假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则第Ⅱ组中有哪两种婚配方式?(写出其基因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4)第Ⅰ组中的数据与性状分离比(3:1)有较大的差别,请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相对

(2)双眼皮   Ⅰ

(3)AA×aa Aa×aa

(4)双亲并不都是杂合子(实际调查的群体数量不够大、没有随机取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开发培育出一种水果,其果皮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有甜的,也有酸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a、b进行杂交,让一绿色酸果品种自交,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两对相对性状中,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判断依据最可靠的是第______组。

(2)如果用C、c和D、d分别代表该水果的果色和果味的基因,则亲本中紫色酸果、绿色甜果a和绿色甜果b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I.(1) 绿色果皮、酸果 三 

   (2) ccDD Ccdd CCdd 

   (3) 基因的分离定律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校研究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 级数据进行了汇总和整理,其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种表现型为显性?________;你是根据哪一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的?___________。

(2)假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则第Ⅰ组中可能有哪几种婚配方式?_____________。

(3)表中第Ⅰ组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二代中出现的分离比(3:1)相比有较大的差别,请说出两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双眼皮       第Ⅰ组

(2)AA×aa和Aa×aa

(3)双亲并不都是杂合子;实际调查的群体还不够大;选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或其他合理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代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 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实验过程不受器材限制。基因用M和m表示)

方案一: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方案二: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正确答案

方案一:测交法

实验步骤:(1)首先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得F1杂合粳稻    (2)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性状分离现象

现象: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

解释:测交使用的糯稻为纯合体,只产生m的配子,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则F1必然产生M和m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方案二:F1花粉鉴定法

实验步骤:(1)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得F1杂合粳稻    (2)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现象: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解释:由现象可知,F1产生了一半含M的配子,一半含m的配子

下一知识点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