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入研究。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在F2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在F2代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率为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从而使数据偏离正常值。

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判断正确,理由是F1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________数量偏离正常值的现象,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②.为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重组

(2)5/8      1/9

(3)基因突变是多方向性的(不定向的)

(4)①.甲     不抗病类型      病虫害     ②.F1重复自交及测交(或重复实验)     影响因素(或病虫害)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

(1)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_____________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_______________结合成重组DNA,并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

(2)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___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3)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__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___________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

①.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组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合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   运载体(或质粒)

(2)29

(3)内含子   5000   外显子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4)①.组合一:BbDd(或BbDd×BbDd)    组合二:Bbdd、bbdd(或Bbdd×bbdd)    组合三:BbDD、BbDd、Bbdd (或BbDD×BbDD、BbDd×BbDD、BbDD×Bbdd)     ②.8/9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玉米紫冠(A)对非紫冠(a)、非糯(B)对糯(b)、非甜(D)对甜(d)有完全显   性作用。以紫冠非糯非甜玉米为母本,非紫冠糯甜玉米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得到F1代植株。对F1进行自交和测交,得到8个自交穗和7个测交穗。F1自交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F1自交后代出现的新类型有____________种。 

(2)以上三对相对性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是___________, 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可在________ (填“全部”或“部分”)自交穗上观察到F2代性状分离现象。 

(3)F1测交后代呈现1:1:1:1分离比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_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_。

(4)F1自交后代中紫冠甜的个体所占百分比________。

(5)由于玉米含赖氨酸较少,科学家采用了________技术,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在玉米植株内成功表达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   

(2)紫冠与非紫冠,非糯质与糯质,非甜质与甜质     每对自交分离比是3:1(或每对测交分离比为1:1)  全部    

(3)紫冠与非紫冠、非甜质与甜;非糯质与糯、非甜质与甜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3/16    

(5)基因工程  合成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多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表表示一杂交实验:

(1)选果蝇做实验材料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的遗传学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3)B、b基因位于_________上,R、r基因位于_________上。

(4)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采用纯合黑身红眼雌果蝇和纯合灰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再让F1个体间进行杂交得到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_________。

(6)请设讦一种杂交组合,使子代灰身红眼果蝇全是雌性,灰身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用遗传图解说明。

正确答案

(1)易饲养、繁殖快    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常染色体    X染色体

(4)BBXRXR     bbXrY

(5)12    1/8

(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____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___。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NA和组蛋白   DNA序列

(2)非同源(两对)   抗螟非糯性   4

(3)

(4)①.选取的F1是抗稻瘟病纯合子  ②.抗螟基因与抗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罗叶形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请据此分析回答:

(1)根据第_______组杂交,可以断定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根据第_______组杂交,可以断定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______。

(4)第1、2组后代中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证明上述(4)结论,某课题小组决定对剪秋罗种群进行调查。如果调查的结果为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____的剪秋罗,则上述假设成立。

(6)实验室提供自然存在的各种基因型剪秋罗和其他培养条件,如何培育出上述自然种群中不存在的剪秋罗?请用文字简要叙述培育方案。

正确答案

(1)3     宽叶

(2)3     X

(3)7:1

(4)窄叶基因会使雄配子(花粉)致死

(5)窄叶雌性

(6)取杂合雌性剪秋罗,当其雌蕊成熟后,取卵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取所需类型的剪秋罗。(其他方案合理亦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某T0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2)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

正确答案

(1)100%  75%

(2)①.B   A  ②.15/1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__________。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正确答案

(1)杂合子

(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

(4)不遵循       不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植物多一条6号染色体),它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两条正常分离,1条随机地移向一极,而其他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下图示)。若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植株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或DDD)的三体植株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

(1)假设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1:1

(2)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5)若在该野生植物发育过程中,出现显性纯合子致死的现象,那么在(4)的杂交过程中,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6)若紫花与(4)中红花杂交,子代全为紫花。简单设计实验确认红花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简单回答)

正确答案

(1)两

(2)AaBb     aaBB、AAbb、aabb

(3)Aabb×aaBB   AAbb×aaBb

(4)紫花:红花:白花=9:3:4

(5)紫花:红花:白花=4:2:3

(6)让亲代红花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为杂合子,无为纯合子

下一知识点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