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共5422题
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_。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作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正确答案
(1)基因
(2)正交和反交
(3)3 5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果蝇(2N=8)是遗传学研究中很好的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请根据下面有关果蝇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的遗传实验研究,回答相关问题。
(1)在一个自用B、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用D、d表示)。现有两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表现型和数目(只)。
请回答:
①.亲代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
③.两亲代果蝇的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子代雄蝇中,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子代表现型为黑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约占____________。
(2)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A)对截毛基因(a)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基因型有三种XAYA、XAYa、XaYA,;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其基因型为XAY。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试验来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
正确答案
(1)①.6+XY
②.常 X
③.灰身直毛♀ 灰身直毛♂ BbXDXd BbXDY
④.bbXDY 1/2
(2)选择纯合截毛雌性果蝇与纯合刚毛雄性果蝇杂交
如果杂交的后代雌性和雄性全为刚毛,则这对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果蝇是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
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C管: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请分析回答: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应选________管的亲代果蝇进行杂交。
(2)A、B、C三个试管中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三个试管中红眼果蝇全部是灰身纯系,白眼果蝇全部是黑身纯系,F1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灰身。同时考虑体色和眼色的遗传,B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后代的表现型中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接近于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雄 雌 雄
(3)3∶1∶3∶1
小黄狗的皮毛着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 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表为小黄狗的三组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请分析回下列问题。
(1)请写出第1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2)第2组杂交实验中,亲本黑色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子一代黄色小狗在减数分裂生成精子的过程中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子一代黑色雌狗与黄色雄狗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3)第3组杂交亲本再生一只褐色小狗的概率是_______。
(4)请利用上述表中的小黄狗,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方案(写出性别、表现型、数量):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AaBb 会 1/12
(3)1/8
(4)让第1组亲本的黑色雄狗与这三组实验中的多只黄色雌狗杂交 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和黄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1)不能确定。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答案合理即可)
某农场有黑白两种毛色的羊,比例近1:3。已知羊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黑色小羊和多只白羊。育种工作者又从中选出一只健壮的白色公羊,为了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有两种配种鉴定方案。请简要叙述两种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方案一:白色公羊与多只黑色雌羊杂交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后代全是白羊,则此公羊(很可能)为纯合子;若后代中有黑羊,则此白色公羊为杂合子
方案二:白色公羊与白色杂合子雌羊(后代有黑色小羊的白母羊)杂交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后代全是白羊,则此公羊(很可能)为纯合子;若后代中有黑羊,则此白色公羊为杂合子
果蝇的翅形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下表是果蝇翅形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据表回答:
(1)从表中_____组合的试验可以推知,隐性性状是______。
(2)表中的______组合为测交试验。请写出该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正确答案
(1)甲;残翅
(2)乙;“略”
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1)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甲组合为_______×________。乙组合为 __________×________。丙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
(3)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
(4)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理论上有________只。
(5)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是______,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_种,后代中纯合体比例占_______,F1中基因型为AABb的几率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2)测交;1:1:1:1
(3)核桃状:豌豆状=2:1
(4)120
(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1/4;1/8
豌豆子叶黄色(B)对绿色(b)为显性,种皮灰色(A)对白色(a)为显性,图1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据图回答:
(1)若甲豌豆一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的花粉,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花粉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哪两株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为3:1?____________。
(3)若从图1中任选一亲本,让其分别与图中另外两个亲本杂交,它们的杂交后代有相同的表现型,且分离比都是1:1,则这一亲本及其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现用图1中的一种豌豆与另一种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后代F1出现四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2。则所用图1中的豌豆是______,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与双亲不同的个体占的比例是____。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的基因型是___,若让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与子叶绿色、种皮白色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
正确答案
(l)Ab、aB、aB
(2)甲×乙
(3)乙×丙 乙×丁(或甲×丙)
(4)甲和丁 1/4 AABb和AaBb l/6
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鸡的光腿和毛A用A(a)表示、芦花斑纹和非芦花斑纹用B(b)表示,A(a)和B(b)独立遗传。
(1)现有毛腿芦花鸡雌雄各一只,其杂交后代的表现型(+表示有、-表示无)如下表,请回答
①.用于杂交的毛腿芦花雌鸡的基因型为____,毛腿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____。
②.杂交子代中只出现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的一种的概率为____。
A.5/8 B.3/8 C.1/2 D.3/16
(2)生产上为了多得鸡蛋,可根据鸡的羽毛特征将公鸡和母鸡区分开,以达到多养母鸡的目的。现有数量足够的纯种芦花鸡与纯种非芦花鸡,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培育一批在雏鸡时根据羽毛特征就能识别出雌雄的鸡,请将设计的实验方案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
正确答案
(1)①.AaZBW AaZBZb ②.A
(2)选择纯合芦花雌鸡与纯合非芦花雄鸡杂交
遗传图解如下:
F1中羽毛非芦花的全为雌鸡,羽毛芦花的全为雄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