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商业产生并不断发展。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封建统治者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周时期,我国商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唐朝以前相比,宋朝以后我国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以明清时期的商帮为原型。请问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清政府采取了哪些“不顾时势”的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述当清王朝“不顾时势”时,西欧诸国的发展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重农抑商;维护封建统治。

(2)官府控制。

(3)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店铺可以随处开设,突破了日中为市的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4)晋商,徽商。

(5)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6)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开辟海外市场,建立殖民统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二:(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其目的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重农抑商。战国。确保赋税征派,巩固封建统治。

(2)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3)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逐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黄宗羲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本;雍正帝的观点是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抑商。

(3)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不利于社会发展,是落后的。

(4)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使国家富强,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列宁决定调整政策。

(3)不同:1929——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1933——1937年则呈上升趋势。突破:罗斯福新政摒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冈素。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促使生产关系利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下一知识点 : “海禁”与“闭关锁国”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重农抑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