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共557题
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1)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________,导致香味物质的积累。
(2)水稻的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水稻新品种,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做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① ;② 。
(4)单倍体雨中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____,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的____。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____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正确答案
(1)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
(2)Aabb、AaBb 3/64
(3)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 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4)愈伤组织 全部遗传信息 幼苗
解析
略
知识点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分)
(2)四对(2分)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所占比例(3/4)4 ,可判定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4对等位基因(2分)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2分)
解析
(1)由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比例为81/(81+175)=81/256=(3/4)4,就可判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所占比例(3/4)4 ,可判定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4对等位基因。
知识点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桃树的蟠桃果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_______ 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 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正确答案
(1)乙 乔化
(2)DdHh ddhh
(3)4 1 :1 :1 :1
(4)蟠桃(Hh)自交 或 蟠桃和蟠桃杂交
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2 :1
②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3 :1
解析
本题主要以蟠桃生物育种为题材考查遗传规律。通过乙组乔化蟠桃与乔化园桃杂交,后代出现了矮化园桃,说明矮化为隐性。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乔化与矮化交配后,后代出现乔化与矮化且比例为1 :1,所以亲本一定测交类型即乔化基因型Dd 与矮化基因型dd,同理可推出另外一对为蟠桃基因型Hh与园桃基因型hh,所以乔化蟠桃基因型是DdHh、 矮化园桃基因型是ddhh。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得知甲组乔化蟠桃DdHh与矮化园桃ddhh测交,结果后代应该有乔化蟠桃、乔化园桃、矮化蠕桃、矮化园桃四种表现型,而且比例为1 :1 :1 :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这两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知识点
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________。如果用F1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用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_______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________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_______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答案: (1)3 ∶1 1∶2 1/3 1/27
(2)棒眼雌性 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X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雄果蝇,且X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正常眼雌性 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解析
(1)根据图1(♀)VgvgXClBX+×(♂)VgvgX+Y分析,翅形遗传为Vgvg×Vgvg→F1:VgVg∶Vgvg∶vgvg=1∶2∶1,故长翅(Vg)∶残翅(vgvg)=3∶1;
眼形遗传为XClBX+×X+Y→F1:XClBX+ ∶X+X+∶XClBY∶X+Y=1∶1∶1∶1,其中XClBY胚胎致死,故棒眼(XClBX+)∶正常眼(X+X++ X+Y)=1∶2。
由F1:(♀)正常眼长翅×(♂)正常眼残翅求算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即:Vg_X+X+×vgvg X+Y。由亲代可知F1中 2/3Vgvg×vgvg →残翅vgvg的概率是2/3×1/2=1/3;X+X+×X+Y→正常眼(X+X++ X+Y)的概率是1,所以后代中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3。再由F1:(♀)棒眼长翅×(♂)正常眼长翅 → 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即:Vg_ XClBX+×Vg_ X+Y,由亲代可知F1中: 2/3Vgvg×2/3Vgvg→残翅vgvg的概率是2/3×2/3×1/4=1/9;XClBX+×X+ Y→XClBX+ ∶X+X+∶XClBY∶X+Y=1∶1∶1∶1,其中XClBY胚胎致死,棒眼(XClBX+)概率为1/3;所以后代中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9×1/3=1/27。
(2)根据图2亲代(♀)XClBX+×(♂)X? Y→F1:XClBX?∶X+X?∶XClBY∶X+Y,所以鉴定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隐性突变,用正常眼雄果蝇(X+Y)与F1棒眼雌性果蝇(XClBX?)进行杂交。因为F1棒眼雌性果蝇(XClBX?)的X?来源于亲代雄果蝇,所以其子代雄果蝇中X?Y中的X?来源于亲代雄果蝇,且ClB基因存在时X染色体间不会发生交换,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若用正常眼雄果蝇(X+Y)与F1正常眼雌性果蝇(X+X?)杂交,由于X+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而不能准确推算突变情况。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