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9.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现让基因型分别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21m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16

B2/16

C3/16

D5/16

正确答案

D

解析

每个显性基因(A或B或C)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a或b或c)控制花长为2mm。现让基因型分别为AaBbCc(21mm)与AaBBCc(24mm)的个体杂交,可用单因子分析法得后代有18种基因型(3*2*3=18), 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21mm(含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ABbcc1/32+AaBBcc2/32+AaBbCc4/32+aaBBCc2/32+aaBbCC1/32=10/32=5/16

解题思路

题干已知每个显性基因(A或B或C)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a或b或c)控制花长为2mm。现让基因型分别为AaBbCc(21mm)与AaBBCc(24mm)的个体杂交,可用单因子分析法得后代有18种基因型(3*2*3=18), 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21mm(含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ABbcc1/32+AaBBcc2/32+AaBbCc4/32+aaBBCc2/32+aaBbCC1/32=10/32=5/16; 故选D。

易错点

遗传规律的应用能力较弱或有偏差,造成分析和计算失误。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 分

76. 回答下列遗传相关问题。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 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Ⅰ酶切,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                 

正确答案

Aa、aa

解析

据图1,判断苯丙酮尿症(PKU)由常染色体上的a控制,所以Ⅰ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涉及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该知识点常与减数分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密切联系、综合考查。同时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生命科学原理对数据进行计算,对生命科学实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等能力。在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易错点

1、已知两亲本的基因型的概率,计算子代正常的概率,容易遗漏。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3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下图为20世纪中叶非洲地区Hb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图,基因型为HbSHb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SCD患者血红蛋白的2条β肽链上第6为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而2条α肽链正常。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 条异常肽链,最少有 条异常肽链。

(2)由图可知,非洲中部HbS基因和疟疾的分布基本吻合。与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 基因频率高。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比例上升。

(3)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AHbS个体比HbAHbAHbSHbS个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 现象。

(4)为了调查SCD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为_____(填序号)。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③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④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对比

(5)若一对夫妇中男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5%的地区,其父母都是携带者;女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0%~20%的地区,她的妹妹是患者。请预测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1)2 0 (2)HbS HbAHbA (3)杂种(合)优势 (4)①② (5)1/18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II3和II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II2不含II3的致病基因,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I3和II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II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C若II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

D若II2与II3生育了 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

正确答案

D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3 分

62.分析有关肥胖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13分)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至少七对等位基因的单基因突变可不依赖环境因素而导致个体严重肥胖,即单基因肥胖。某家族的单基因肥胖不仅由第18号染色体上的Rr基因决定,而且还与第2号染色体上的Mm基因有关;R基因存在时不能形成黑皮素4受体,m基因纯合时不能形成阿黑皮素原,其机理如图。62.m基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63.基于上述原理,该家族中体重正常个体应具有基因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种基因传递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图26显示该家族的肥胖遗传系谱,其中Ⅰ-1是纯合体,Ⅰ-2的基因型为mmRr。64.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Ⅱ-4与其他家族中的正常女性(纯合体)婚配,生出严重肥胖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最近发现在第18号染色体上海存在与该家族单基因肥胖密切相关的隐性突变基因e。已知II-5不含上述所有导致肥胖的突变基因,而II-4同时携带Ee基因65.若只考虑第18号染色体,则III-6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66.若II-4产生RMe型精子的概率是n,则基因RE之间的交换值为______。67.在酶X表达受阻的下列基因型个体中,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能缓解甚至治疗严重肥胖的是______(多选)。A.EEMMRr B.Ee Mmrr C.Eemmrr D.eeMMrr

正确答案

62.基因突变/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63.M r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64.MmRr1/2 65.re//rErE//re 66.4n或1-4n 67.BC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30.家蚕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含有异型性染色体ZW的为雌性.如图所示为家蚕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第2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正常雌性家蚕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

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突变体Ⅲ中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突变体Ⅰ中的A基因突变成a基因,其形成原因属于基因突变,;突变体Ⅱ中,一条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突变体Ⅲ中,一条2号染色体的片段转移到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导致基因A和a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不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D错。

考查方向

考察必修二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要求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解题思路

A项:图中正常雌性个体产生的雌性配子有四种,即:AZ、AW、aZ、Aw,故A正确;

B项:突变体Ⅰ图中,A基因突变成a基因,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故B正确。

C项:突变体Ⅱ图中,所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故C正确;

D项:突变体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导致基因A和a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不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D错。

故选D。

易错点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概念模糊不清,也看不出彼此间的联系。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 分

77. 回答下列遗传相关问题。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 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Ⅰ酶切,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依据cDNA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的基因型是         。Ⅲ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正确答案

Aa   279/280

解析

依据图2:cDNA探针杂交结果,Ⅱ2、Ⅱ3、胎儿Ⅲ1的基因型均为Aa。Ⅲ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而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即1/70Aa,因此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70 X1/4,即1/280 aa,所以生一个正常孩子A_的概率为279/280。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涉及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该知识点常与减数分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密切联系、综合考查。同时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生命科学原理对数据进行计算,对生命科学实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等能力。在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易错点

1、已知两亲本的基因型的概率,计算子代正常的概率,容易遗漏。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 分

24.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正确答案

ACD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1.表2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表示无凝血,+表示凝血),其中妻子是A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  )

AA型;IAi

BB型;IBi

CAB型;IAIB

DO型; ii

正确答案

D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5.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

A6~14厘米

B6~16厘米

C8~14厘米

D8~16厘米

正确答案

D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下一知识点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