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基因决定雌株。G对g是显性。g对是显性,如:Gg是雄株,g是两性植株。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Gg和G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柑,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从题意可知,Gg、G 均为雄性,不能杂交,A项错误;两性为g可产生两种配子,B项错误;两性植株g可自交可产生雌株,C项错误;若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则纯合子比例会比杂合子高,D项正确。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4/81

D1/8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因感病植株在开花前死亡,故在杂交产生后代时,RR和Rr所占的频率均变为1/4,因为是随机交配,故为1/4Rr×1/4Rr→1/16rr,选C。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正确答案

D

解析

略。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下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I~IV)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II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III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I~IV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正确答案

A

解析

略。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从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____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NA和蛋白质    碱基排列顺序

(2)两对非同源   非糯性抗螟水稻  4种

(3)

把该抗螟水稻和不抗螟水稻进行杂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若没有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

(4)抗螟虫基因能够抑制稻瘟病的病原体的表达     抗螟虫基因表达产生的毒蛋白也能杀死稻瘟病的病原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面的知识,需要掌握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性状和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该题从染色体的组成开始,借助转基因的相关知识,然后就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9:3:3:1),但是特别需要弄清出在这个题目中有三个相对性状抗螟虫和不抗螟虫、非糯性和糯性、抗稻瘟病和不抗稻瘟病,审题仔细了第(4)小题就不会做错。

知识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1 分

回答下列Ⅰ、Ⅱ两小题。

I.(7分)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变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能力。

II.(14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___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 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 自交所得F 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 自交,减数分裂中Ⅰ与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 与(3)中F 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Ⅰ(1)三或第四(1分)    竞争和捕食(1分)

(2)垂直结构(1分)

(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2分)    一定的自动调节(2分)

Ⅱ(1)结构 (1分)  生物进化(1分)

(2)同源染色体(1分)     9(2分)       2(2分)

(3)  20 (1分)    4(2分)         22(2分)

(4)3/16  (2分)

解析

Ⅰ(1)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2)沙氏变色蜥向上、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变化了。

(3)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II(1)观察图可知乙丙品系发生了染色休结构变异,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基因A、a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因此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甲植株无Bb基因,基因型可表示为:AA00,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所得F1基因型为AaB0,可看作AaBb思考,因此所F2基因型有9种,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2种:aaBB   aaB。

(3)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除去不能配对的两条,还有40条能两两配对,因此可观察到20个四分体。由于I与I 不能配对,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I与I 可能分开,可能不分开,最后的配子中:可能含I 、可能含I 、可能都含、可能都不含,因此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最多含有22条染色体。

(4)(2)中F1的基因型:Aa B,(3)中F1基因型可看成:A  aE  , 考虑B基因后代出现抗矮黄病性状的几率为1/2,考虑A和E,后代出现矮杆、抗条斑病性状的概率为3/8,因此同时出现三种性状的概率为3/16。

知识点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

正确答案

C

解析

略。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8 分

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

请回答:

(1)甲的基因型是 ________。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

(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________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________,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

(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________,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________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正确答案

(1)AA   不完全显性

(2)

种皮白色:种皮浅色:种皮黑色 = 1:2:1

(3)液体悬浮    细胞壁

(4)种皮浅色:种皮黑色 = 1:1

(5)基因文库   种间(或远缘)

解析

(1)由于甲与乙杂交后代均为浅色,说明甲与乙都是纯合子,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且Aa不完全显性,表现为浅色。

(2)遗传图解需要的要素包括:亲代表现型和基因型、配子类型、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型比例。

(3)对愈伤组织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再由分散成的单细胞发育成胚状体,这是植物克隆的一种技术途径。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之后的剩余部分,它只有再生新细胞壁之后才能恢复分裂能力。

(4)可采用逆推法。乙的基因型为aa,如果黑色基因在7号染色体上的话,缺失一条7号染色体的白色为A0(0表示因染色体缺失引起的A基因缺失),根据分离定律可知,子代基因型为Aa(浅色)和a0(黑色),比例为1:1。

(5)在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获取的方法之一就是从已建立的基因文库从中获取。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有生殖隔离的亲本的基因可以重组。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植物的组织培养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28 分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依据题意:控制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所以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因为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表中组合①亲本均为纯合,且F1全为紫,F2中紫:绿=15:1(为9:3:3:1的孟德尔自由组合比的变式),故组合①杂交实验图解如下:P:AABB(紫)×aabb(绿)→ F1:AaBb(紫)→F2:9 A_B_(紫)、3A_bb(紫)、3aaB_(紫)、1aabb(绿),其中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1)/(9+3+3)=1/5。

(3)表中组合②亲本均为纯合,且F1全为紫,F2中紫:绿=3:1,符合孟德尔分离比,可视为叶色遗传只跟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相关。其组合②杂交实验图解可有两种情形:P:AAbb(紫)×aabb(绿)→ F1:Aabb(紫)→F2:3A_bb(紫)、1aabb(绿),或者P:aaBB(紫)×aabb(绿)→ F1:aaBb(紫)→F2:3aaB_(紫)、1aabb(绿)。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1:Aabb(紫)×aabb(绿)→ 1Aabb(紫)、1aabb(绿),或者F1:aaBb(紫)×aabb(绿)→1aaBb(紫)、1aabb(绿)。

(4)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用笔在右图圆圈中,将表示等位基因(A、a)的2个点(·)分别画在表示3号或者8号(有2条)染色体的2条竖线(|)上;将表示等位基因(B、b)的2个点(·)分别画在表示8号或者3号(有2条)和8号(有2条)染色体的2条竖线(|)上。图中标注表示染色体和基因的字母。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_______。

(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

(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

正确答案

(1)W—w

(2)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解析

(1) 此题得从“测交”这一定义入手。双亲中必有一隐性亲本ww,另在研究染色体缺失的影响,故另一亲本得是存在染色体缺失的杂合子Ww。另外,根据实验目标,需让这一杂合子作父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不育;也应让其作母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所以要进行正交与反交两个级别:ww(♀)×Ww(♂);Ww(♀)×ww(♂)。可以想像,很多考生都不会意识到要这样处理,因而失分。

(2)该交配组别中,作父本的Ww个体只能产生可育的w花粉,而母本产生可育的W和w两种雌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Ww:ww=1:1,所以,子代表现型糯性:糯性=1:1。

(3) WwYy的个体为雄性,其中存在着染色体缺失问题,相应花粉不育,因此能产生的可育配子为WY:Wy=1:1

(4)这一题,仍然把“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这一信息整合到分析过程中,正交组合中的父本存在花粉不育问题,它只能产生两种可育花粉,即第(3)题中的两种,分析得出,其后表现型为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而反交组合中,存在染色体缺失的是母本,其雌配子均可育,因此后代表现型为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题中所得F1基因型为WwYy,自交所得F2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WWyy、2/3Wwyy,它们相互授粉,即为随机自由交配,这其中存在自交,也存在杂交,交配组合为:1/3WWyy×1/3WWyy、2/3Wwyy×2/3Wwyy、1/3WWyy×2/3Wwyy×2,分析各组子代表现及比例,并作汇总,得出: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下一知识点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