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共557题
34.有一种真果,成熟时果实分黄、红两种颜色,可用作“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探究材料。(说明:所提供的研究材料都是纯合子,核遗传只考虑常染色体遗传,相关的技术处理忽略)。
实验方案I:经过了对花朵的挑选、去雄、套袋等处理后,让黄皮果树与红皮果树相互授粉,观其成熟果实的颜色,发现黄皮果树上结的都是黄皮果,红皮果树上结的都是红皮果。根据正交、反交结果不一致,且后代性状总与母本保持一致,得出结论:该果实的颜色属于细胞质遗传。请回答:
(1)该结沦是否正确? ( )。
(2)果皮的颜色取决于( );去雄、套袋处理目的是 ( ) 。
(3)该植物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动力是 ( )。
实验方案Ⅱ:用经过去雄、套袋植株完成如下图所示实验: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F2 ( ) ,则为细胞核遗传;
②如果F2 ( ),则为细胞质遗传;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玉米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不含B基因的植株只开雌花而成为雌株;其余基因型的植株只开雄花而成为雄株已知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为的玉米幼苗,获得其纯合体雄株和雌株的简要流程图是:
植株→花粉→幼苗→正常植株、雄株、雌株
①该育种方法中,将幼苗变成正常植株常用的方法是( )
②写出上述流程图中获得的正常植株、雄株、雌株的基因型:
正常植株( )、雄株 ( ) 、雌株( )
(2)杂合体雄株和杂合体雌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狗尾巴菜”是玉米地的一种杂草,玉米与“狗尾巴菜”的种间关系是( )要想调查某玉米地该杂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如果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还有( )
(4)在玉米幼苗期通过叶面喷洒一种新型除草剂就可以有效杀死“狗尾巴菜”为了研究这种除草剂在玉米地除去该杂草的最有效浓度,请简要说明你设计的实验思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让基因型(♂)与
(♀)的玉米杂交,其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甲、乙、丙代表相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4.已知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某实验室有灰身和黑身雌雄果蝇若干用以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B、b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设计的杂交实验为:以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为亲本。如果子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在常染色体上。
(2)若已确定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的杂交实验为:以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果蝇为亲本,如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若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都为灰身的白眼与红眼
果蝇杂交,F1灰身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4)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II—三体(II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变异果蝇。已知II—三体果蝇都能正常生活,且能繁殖后代。II—三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内,II号染色体的数目共有__________________种可能。
正确答案
(1)黑身×灰身♂ ; 雌性全为灰身,雄性全是黑身
(2)灰身×灰身♂ ; 灰身:黑身=2:1
(3)1/3
(4)3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玉米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1)用两株玉米亲本杂交,性状比例如下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这两株亲本产生的纯合子占后代的____________。
(2)用表现型为矮杆易感病的玉米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用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
标记的染色体和未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比为______________。
(4)在玉米叶中,有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有的细胞具有输导作用,有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5)由于玉米含赖氨酸较少,科学家采用了_____技术,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
码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在玉米植株内成功表达的标志是____。
(6)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二倍体玉米种子,可得到四倍体玉米植株,原因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AaBb、 aaBb 1/4
(2)花粉产生了基因突变
(3) 1:1
(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基因工程 合成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多
(6)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丝(体)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遗传学问题。
(1)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种群中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型共有( )种,遗传时遵循基因的( )定律。
(2)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如图所示的子代的类型和比例(按果蝇性别统计):
①在子代中,杂合灰身直毛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
②选出中的灰身果蝇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
(3)对果蝇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有荧光标记现象的细胞。依题意可推测:①若观察到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 )个黄色和( )个绿色荧光点,则这2对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若观察到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 )个黄色和( )个绿色荧光点,则这2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③若观察到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 )个黄色和( )个绿色荧光点,则这2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1)7;分离
(2)①、5:16 ②、8:1
(3)①、4:4 ②、4:0 ③、0:4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 科学家曾将纯种豌豆的染色体处理成小片段随机导入一部分到纯种玉米的体细胞中,使豌豆的DNA片段整合到玉米的DNA上并形成重组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了“豌豆—玉米”幼苗,最终收获了“豌豆—玉米”籽粒,这一技术被称为染色体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菠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在菠菜体内,物质乙的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分析,能产生乙物质的菠菜基因型可能有 ( )种。
(2)如果两个不能产生乙物质的菠菜亲本杂交,F1全都能产生乙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和( ) 。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乙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乙物质的个体数之比为( )。
(3)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菠菜与两对基因都是隐性的菠菜多组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都为;产生乙物质:不能产生乙物质=1:1,则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中的A、B位于(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两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分析
(1)该小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4年来全校3262名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某遗传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该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得出该病遗传具有 ( )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该病发病率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遗传病可能是( )(常、X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病。
(2)同时该小组同学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了调查,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人类遗传性斑秃(早秃),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一般从35岁开始以头顶为中心脱发。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属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该小组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相关基因用B、b表示)
①第( )组家庭的调查数据说明早秃不符合一般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②请简要说出早秃患者多数为男性的原因( )
③第4组家庭女儿和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 )。
正确答案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23% 伴X隐性遗传病
(2)①3 ②女性杂合(Bb)表现正常,男性杂合子(Bb)患病③Bb BB 或B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A、a表示,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B、b表示,结合下表信息进行分析
(1)Ⅰ-2的基因型为( ), Ⅱ-2基因型为 ( ) 。
(2)Ⅱ-1的色盲致病基因来自第一代的那个个体?
(3)如果可以通过性别来判断一个婴儿成年后是否秃顶,那么婴儿父母的表现型为( ) 。
(4)Ⅱ-1和Ⅱ-2结婚,他们生一个男孩既是秃顶又是色盲的概率为( );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 ) 。
正确答案
(1)
(2)
(3)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
(4)5/16 ; 1/16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