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的球蛋白,其成分能协助和补充抗体介导的免疫溶菌、溶血作用,故称补体系统。请分析回答:

(1)补体在机体内激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质,这些物质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黏附、吞噬及杀伤病原体,从而增强了机体

的         免疫。

(2)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抗原刺激T细胞产生         ,进而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形成          ,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少部分分化形成记忆细胞,由包括补体某些成分在内的免疫复合物,作为          持续刺激生发中心的记忆B细胞,从而使记忆细胞长期保持记忆。

(3)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补体缺陷病,下图为该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如果Ⅲ代10号个体与11号个体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

②多数患者因缺乏Cl酯酶抑制剂(补体成分之一,简称ClINH),致使体内某些物质增多,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       ,引起       增多,从而表现出组织水肿,严重的喉头水肿可导致窒息死亡。临床上可通过输入含有      的

进行治疗。

③少数患者体内存在正常水平的ClINH但无功能,研究发现,ClINH中的精氨酸被组氨酸替代,由此推测控制ClINH的基因发生了             ,因而导致了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非特异性

(2) 淋巴因子   浆细胞    抗原

(3) ① 常    显       1/3

② 增大      组织液    C1INH     血清

③ 碱基对的替换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随年龄增长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下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家系图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Ⅳ代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生女儿可避免此病的遗传

C家系调查与群体调查相结合可推断此病的遗传特点

D此病的症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7 分

30.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③基因型为(    ),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正确答案

(1)相对    显   Aa   aa

(2)两   AA   1/4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

(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

解析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8.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受精卵通过______过程发育为幼虫。

(3)突变为果蝇的______提供原材料。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

(4)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列为______。

正确答案

(1)多对相对性状且易区分       假说演绎

(2)减数分裂     增殖分化(分裂分化)

(3)进化     随机性

(4)2    长翅:短翅=1:1

解析

(1)由表可知,果蝇有很多对相对性状,且都容易区分,因此是遗传学实验好材料;摩尔根就是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5.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I-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来源:学#科#网]

D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现有如下品系特征的几种果蝇,已知表中所列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研究人员通过裂翅品系与其他品系果蝇的杂交实验,阐明了裂翅基因的遗传规律。

请分析并回答:

(1)若要确定裂翅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将裂翅品系与野生型进行        ,若        ,则可确定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科学家通过实验确定了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F1裂翅品系自交后代中,裂翅品系与野生型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

(3)已知黑檀体性状由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若要对裂翅基因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定位,现选择(2)中裂翅品系与黑檀体品系进行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将F1中        雌蝇与黑檀体直翅雄蝇进行交配产生后代。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裂翅基因与黑檀体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后代只出现2种表现型,则说明裂翅基因在        号染色体上,且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正交和反交     正交和反交结果一致

(2)显    裂翅纯合子为致死个体(存在致死性基因型)(合理即可)

(3)灰体裂翅:灰体直翅=1:1     灰体裂翅

灰体裂翅:灰体直翅:黑檀体裂翅:黑檀体直翅=1:1:1:1      3

裂翅基因所在的染色单体未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31.I.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      )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是(      )。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      ),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      ) 。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研究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      )或(      ),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

II.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

(1)由过程①获得的A为(      ) 。

(2)在核移植之前,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目的是(      )。受体应选用(      )期卵母细胞。

(3)进行胚胎移植时,代孕母羊对植入子宫的重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这是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采用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理论上可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绵羊,这是因为(      )。

正确答案

 I.(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       6       1/3

(2)显性     隐性

(3)提前终止      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4)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

II.

(1)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2)保证核遗传物质来自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     MII中

(3)免疫排斥反应

(4)整合含有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6.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

B2/16

C5/16

D6/1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分析有关猫毛色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55.猫的毛皮有的呈纯色(如白色、黄色、黑色等),有的呈色斑,两者合称为毛色性状,其控制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决定毛色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及其拉制性状如图24。

将不同毛色的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据表2分析,控制毛色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猫的毛色性状由毛色基因W和色素淡化基因C共同决定,两者相互不连锁,色素淡化基因C包括C(原有毛色)、Cb(奶白色)、Cs(纯白色)、c(白化)。其中,Cb 和Cs对C呈隐性,对c呈显性,且基因C对基因W有抑制作用(C除外)。

56.基因型分别为Cbc和Csc的两只猫交配,F1出现四种颜色不同的猫,其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两种颜色的猫交配,它们生育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57.考虑基因W与基因C的共同作用,若一只黑尾白猫没有白化基因且两对基因都杂合,则此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58.基因型分别为WlWC+Cs与WTWCsc的两只猫交配,生育出白色小猫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55.WT、Wh 、Wl  、W +

56.奶白色:纯白色=1:1

57. WhWlC+Cb   WhW+C+Cb  Wh WlC+Cs   Wh W+C+Cs

58. 3/4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6 分

24.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100

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正确答案

AD

解析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下一知识点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