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共419题
关于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B.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对象以外的其他受试者
C.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情境以外的其他情境
D.外在效度高低与内在效度成反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软件工程只是解决软件项目的管理问题
B.软件工程主要解决软件产品的生产率问题
C.软件工程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工程化原则
D.软件工程只是解决软件开发中的技术问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软件工程学是研究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普遍原理与技术的一门工程学科。所谓软件工程是指,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指导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软件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等方面。由此可见,选项A、选项 B和选项D的说法均不正确,选项C正确。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这两种根源或方法,本来应是平衡的.但不同的学者重视的方面有所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比较注重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更注重工程学方面.现代经济学则大大发展了工程学方面,却忽略了伦理方面.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作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了,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当这种追求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其中也包括借助经济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程序,使伦理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关于道德权利的分析便可证明这一点.人们常常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待权利,即表现为他人必须遵守约束.这类义务论结构可能不大适用于对道德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等复杂问题的解释.例如,甲侵犯了乙的权利,那么丙有义务去制止吗丙有权利,但不一定出于义务.如果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去解释丙的行为,可能更有 利.用福利主义的根据事物状态的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原则,又用结果主义的根据效用结果来 判断事物状态好坏的原则,那么丙去制止甲,因其结果是好的,他便有道德权利去行事.评价一个道德行为,不应只看内在价值(自我完善),还要看结果(与人为善).显然,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由此可见,经济学应具有伦理的方法,伦理学也可引进经济学的方法.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引进,是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本身相互关联决定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的创造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是否肯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任何人的行为都带有社会性,不管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而这种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下列表述,与第一段中阿马蒂亚森的看法不相吻合的一项是_____.
A.人类研究经济学,既是由于对财富的关注,也源于更深层次的目标追求
B.理性的逻辑方法和伦理的方法,都是研究经济学的有效方法
C.现代经济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研究者却不能像那些经典的研究专家那样,始终注意两种根源和方法的平衡
D.历史上某些著名经济学家的经典论述,尚未能引起现代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
正确答案
C
解析
“始终注意两种根源与方法的平衡”不是经济研究专家的特点.
下列不属于价值工程基本含义的是()。
A.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通过功能分析,找出并剔除不合理的功能要求和过剩的功能,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B.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价值与功能和成本有关,不同的研究对象,其价值的体现不同,提高价值的方法也不同
C.对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成本分析要进行全寿命成本分析,包括一次性生产成本和经常性的使用成本,要注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而不应仅仅考虑生产成本
D.价值工程是一种科学的、艺术的研究方法,其科学性、艺术性体现在价值工程研究活动需要由一个组织来实施,依靠财力资源,而且价值工程研究活动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试述怎样进行社区营养教育
正确答案
[答案] (1)设计。有针对性地设计营养教育计划,是营养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营养教育的设计应包括:
①确定谁是教育对象,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例如针对小学生不吃早餐的问题,确定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教育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宣传营养知识,使受教育的小学生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小学生的早餐就餐率。
③哪些知识应宣传给教育对象。要求教育对象了解营养需要量、营养与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
④关于这些知识,宣传对象已知多少,他们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⑤制定什么目标。例如要求早餐就餐率增加到90%~100%。
⑥选择哪些评价指标和如何进行评价。例如学生早餐就餐率、体重、身高、学习成绩的变化等。
⑦实施计划的日程、人员安排和经费预算。
(2)选择教育途径和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明确对教育目标和对教育对象的了解,以便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材料。需要注意尽量利用现存的营养宣教材料,选择营养宣教的最佳途径,以及宣教内容和宣传形式的最佳结合。
(3)准备营养教育资料和进行预试验。根据要求编写相关营养教育材料。进行预试验主要为了得到教育对象的反馈意见。可采用专题讨论或问卷调查了解有关情况。根据收集的意见对教育资料做出修改。
(4)社区营养教育实施。教育内容和形式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例如,可以通过举办营养培训班、散发营养教育材料及组织生动活泼的讨论会,使社区人群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道如何调节膳食结构,做到科学饮食、合理营养;认识某些疾病的营养防治措施以及如何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等。
(5)社区营养教育评价。对营养教育计划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内容有:
①计划目标是否达到。例如学生早餐就餐率是否达到90%~100%。
②实施营养教育产生了什么效果。
③每一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否按计划进行(包括工作内容、要求、经费使用进度等)。
④营养计划有效果或无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⑤根据执行中的问题,对原计划是否需要进行补充。
⑥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
⑦根据这些评价内容提纲写出营养教育的评价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