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8.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正确答案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外争国权,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抗日战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7.一份奏折(12分)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

该国王已亡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国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群臣上下?且系年轻经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

问题:

(1)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

(2) 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

正确答案

(1)琦善认为英国的国王是女王;国家大事由大族决定;烟片贸易英国大臣参与其中。

(2)不了解英国的政体和权力分配状况;不了解英国女王是国家的象征;认为英国是蛮夷之国;对其政治、经济了解少;对对手的分析过于简单,蛮夷做到了解敌情的作用。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9.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的时间段正处于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从题干可知,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中国输往英国的商品中,以丝、茶为大宗,故C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3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格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王,亦同此理;今尔国遣排尔(指马格尔尼)前来祝福,自应尊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者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3)概括轮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了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 “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西学东渐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消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正确答案

A

解析

题目所指主要是林则徐在寻求禁烟的适当方式。B项不属题意,C项从题中无法推断,D项根本不成立,因为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无权干涉政府

知识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下一知识点 :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