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 共880题
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
A.促进经济增长
B.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
D.实现充分就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核要点]本题考核的是第一章第二节总供给与总需求。[解题思路] 经济总量平衡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两者相互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因此,对总供给与总需求进行必要的管理,保持两者基本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
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有______。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币值职能
D.平衡国际收支职能
E.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依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基于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国家可以对货物贸易采取的措施是( )。
A.限制进口
B.限制出口
C.禁止进口
D.禁止出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 )。
A.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B.经济增长、区域协调、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进出口增长
D.经济增长、区域协调、物价稳定和进出口增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应做到( )。
A.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B.要继续深化外贸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C.进一步夯实外汇市场基础设施
D.加强国际收支监测,防范长期资本流动冲击
E.在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切实加强资本流出的管理,切实防止资本流入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它取决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诸多方面体制改革和思维定式的转变。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应做到( )。
A.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B.要做到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相结合
C.要继续深化外贸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政策调整力度
D.进一步夯实外汇市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
E.加紧建立市场机制的现代化运营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的组合的情形包括( )。
A.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
B.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顺差
C.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
D.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E.内部均衡与外部不均衡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的组合的情形包括:(1) 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2) 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顺差;(3)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4)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下列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定义的是( )。
A.国际收支是国家的统计报告表
B.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与世界其他地方之间的商品、劳力和收入的交易
C.表现该国的货币、黄金,特别是提款权
D.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要求权和债务的变动
E.记录单方转移的平衡项目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应控制在______以内。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关键。
A.货币
B.资本
C.商品
D.纸币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关键。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可以保持币值的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它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对资本和商品的调节,也是必要的经济调控手段,但不是最关键的手段,纸币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因此,对BCD三项不予选择。所以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