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 共880题
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 )。
A.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B.经济增长、区域协调、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进出口增长
D.经济增长、区域协调、物价稳定和进出口增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衡量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一般包括4个。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它们从各个层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在经济学中,关于充分就业的正确说法是( )。
A.社会劳动者100 9,6就业
B.所有有能力的劳动力都能随时找到任何条件的工作
C.存在摩擦性失业,但不存在自愿失业
D.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充分就业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并不等于社会劳动力的100%就业。充分就业通常是将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排除在外。
一国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经济交往的货币价值记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国际收支定义为( )。
A.一定时期国家的统计报告表
B.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与世界其他地方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入的交易
C.表现该国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要求权和债务的变动
D.记录单方转移的平衡项目
E.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 各国民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 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C.欧洲的国际资本市场
D.西欧和北美的国际资本市场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的。其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时产生的外汇资金需求。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价格稳定,指零通货膨胀率
B.充分就业,指百分百就业
C.国际收支平衡,指国际收支差额为零
D.经济增长,指产出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
正确答案
D
解析
答案为D。物价稳定是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避免出现高通货;充分就业,并非是指百分之百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有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在衡量外债规模时,把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称为( )。
A.负债率
B.偿债率
C.债务率
D.外债规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债务率,是指在衡量外债规模时,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A项,负债率是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B项,偿债率是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
依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基于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国家可以对货物贸易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
A.禁止进口
B.禁止出口
C.限制进口
D.限制出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法律最新修改内容的掌握,这是历年律(司)考的出题点之一。根据2004年 4月6日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第16条第(九)项规定,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可对货物贸易实行限制进口。所以选C。
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包括( )。
A.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
B.采用适当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C.为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政策支持
D.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财政支持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析] 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优化经济结构。主要包括:
(1)采取适当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通过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
(3)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协调、指导和财政支持,促使东、中、西部地区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协调发展;
(4)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采取鼓励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出口,吸引外资,支持本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
根据《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国家通常可以基于一定原因而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B.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
C.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需要禁止进口的
D.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国家通常可以基于下列原因而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3)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4)国内供应短缺或者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需要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5)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6)出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出口的;(7)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8)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9)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10)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11)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包括( )。
A.价格
B.税率
C.利率
D.汇率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或经济组织利用价值规律影响、调节和控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率、利率、工资、奖金、汇率等。价格可以直接影响事关国计民生的大类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税率可以影响投资和消费;利率可以影响信贷规模和信贷方向;汇率可以影响进出口和国际收支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