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 共2396题
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A错误;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可作为实验材料,B正确;
C、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人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C正确;
D、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是裸露的DNA区域,D正确.
故选:A.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DNA易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①错误;
②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所以用该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②正确;
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③错误;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若用碘液鉴定,不能鉴定出淀粉和蔗糖是否被分解,所以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④错误;
⑤豌豆是两性花,自然情况下,进行自花传粉,所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⑤正确;
⑥DNA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⑥正确.
故选:B.
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成绿色的细胞核和染成红色的细胞质,A错误;
B、根据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内的染色情况,可以得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的实验结论,B正确;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颜色,可以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来做这个实验,C正确;
D、细胞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后,要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料以免影响观察,D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因此应同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进行染色,A错误;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需先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再用染色剂染色,B错误;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含有颜色,会干扰实验现象,C错误;
D、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正确.
故选:D.
关于生物实验:
(1)实验结果的归纳,存在明显错误的有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______.
(3)甲、乙、丙分别是实验⑤中一个细胞不同时间记录的三个图象,则该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是:______.
(4)丙图中标号①所指的物质是______.
(5)下面为某同学对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其中所标记的色素名称或颜色正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花生子叶的脂肪颗粒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①正确;
②人口腔上皮细胞的DNA和RNA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染成绿色的面积小于染成红色的面积,②错误;
③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可以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③正确;
④用龙胆紫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④错误;
⑤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用30%蔗糖处理,会发生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的质壁分离现象,⑤正确.
(2)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的分布,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固定.
(3)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随着细胞的不断失水,细胞的液泡逐渐缩小,由此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是乙→甲→丙.
(4)丙图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①表示的是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发生分离以后的空腔,里面的液体主要是外界溶液.
(5)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是不一样的,最终结果由下往上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颜色分别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黄色,故选:C
故答案为:
(1)②④
(2)细胞膜 解离
(3)乙→甲→丙
(4)蔗糖溶液或外界溶液(30%蔗糖溶液不给分)
(5)C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
(2)图中Z是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色.
(3)图中Y和Z的主要区别是______的五碳糖少一个氧原子;写出由P合成Ⅳ的场所______.
(4)Ⅲ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______后者.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解:(1)分析题图可知,X形成的Ⅰ的功能是能源物质,Ⅰ是多糖,X是葡萄糖,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淀粉.
(2)分析题图可知,由z形成的Ⅲ携带遗传信息,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Ⅲ是RNA,z是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RNA呈现红色.
(3)分析题图可知,Y为脱氧核糖核苷酸,Z为核糖核苷酸,所以组成Y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少一个氧原子.由p组成的Ⅳ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Ⅳ是蛋白质,p是氨基酸,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场所为核糖体.
(4)蛋白质和DNA都具有多样性,DNA分子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多样性.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淀粉
(2)核糖核苷酸 红
(3)Y 核糖体
(4)决定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取得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生理盐水后,再进行盐酸解离,之后用蒸馏水洗去解离液盐酸,后用染色剂染色观察.故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故选: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第一步是取材制片:一般选择易获取的口腔上皮细胞,第二步是水解:用盐酸处理使口腔上皮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染色质中DNA和蛋白质分离;第三步是冲洗:洗去盐酸;第四步是染色: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第五步是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故选:B.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A正确;
B、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时,可观察到细胞核呈现绿色,其余部分主要呈现红色,也有少数区域呈现绿色,B错误;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必须使用时现配,C正确;
D、配制染色剂和冲洗涂片时都要用到蒸馏水,D正确.
故选: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吡罗红使DNA呈现红色,甲基绿使RNA呈现绿色
②健那绿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③果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④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红色
⑤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①错误;
②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②正确;
③果糖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③正确;
④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④错误;
⑤蛋白质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⑤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