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 共2396题
以下过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操作步骤,其中存在5个不合理的地方,请将这些不合理的部分指出并予以改正.
该同学的操作过程:
a、制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然后取口腔上皮细胞置于其中,点燃酒精灯,将载玻片中有实验材料的部分对着酒精灯烘烤,直至烘干,以固定细胞.
b、水解
在小烧杯中加入30mL盐酸,放入烘干的载玻片;在大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加热并保温5min.
c、染色
在载玻片上滴2滴吡罗红、健那绿染色剂染色3~5min.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d、观察
将装片先在低倍镜下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进行观察,观察清晰后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用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图象清晰,如果发现视野较暗,则可调节通光孔的大小.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正确答案
a步骤中将清水改为0.9%的NaCl溶液
b步骤中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加热并保温5min改为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c步骤后还需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
c步骤中将健那绿改为甲基绿
d步骤中将通光孔改为反光镜或光圈
解析
解:(1)a步骤中,应将“清水”改为0.9%的NaCl溶液,以保持细胞形态;
(2)b步骤中,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加热并保温5min”改为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水解后还需要冲洗涂片,因此c步骤后还需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
(4)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液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因此c步骤中,应将“健那绿”改为甲基绿;
(5)调节视野亮暗时,应调节反光镜或光圈,因此d步骤中,应将“通光孔”改为反光镜或光圈.
故答案为:
(1)a步骤中将清水改为0.9%的NaCl溶液
(2)b步骤中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加热并保温5min改为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c步骤后还需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
(4)c步骤中将健那绿改为甲基绿
(5)d步骤中将通光孔改为反光镜或光圈.
生物学实验需要使用某些试剂处理以达到某一目的,下列实验内容对应处理和目的一致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用质量分数8%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染色,A正确;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质量分数10%NaQH溶液目的是吸收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B错误;
C、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用质量分数15%盐酸、体积分数95%酒精的目的是解离使组织细胞分散开,C错误;
D、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时,用体积分数50%酒精溶液的目的是洗去浮色,D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错误;
B、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B错误;
C、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是: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C正确;
D、用低倍镜观察时要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几种物质鉴定的实验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可以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A错误;
B、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甲基绿对DNA染色,可以将DNA染成绿色,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D正确.
故选:A.
有关实验中的颜色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线粒体能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A错误;
B、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B错误;
C、RNA能够被吡罗红染成红色,C正确;
D、淀粉遇碘液变蓝色,D错误.
故选:C.
关于物质检测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吡罗红和甲基绿染色剂,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被染成绿色和红色,同时叶片含有绿色叶绿体不适合做材料,A错误;
B、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现配现用,且需要水浴加热,梨汁组织近白色且含有还原糖,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需要加热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B正确;
C、对种子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错误;
D、胰岛素(蛋白质激素),经过高温之后空间结构破坏,但肽键没有破坏,故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能观察到紫色,D错误.
故选:B.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时应该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A错误;
B、8%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等的透性,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但不能使DNA水解,B错误;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这样可以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C正确;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核和呈红色的细胞质,D错误.
故选:C.
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要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有可能有颜色,如紫色洋葱,会影响实验结果颜色的观察,A错误;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含有紫色的大液泡,观察原生质层的变化较容易,可以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B正确;
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液着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含有紫色的大液泡,会影响实验结果颜色的观察,C错误;
D、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A正确;
B、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
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C错误;
D、不同生物的DNA其核苷酸的序列是不同的,D错误.
故选:A.
对此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材料、试剂、实验操作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A错误;
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B正确;
C、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加热,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