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 共2396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错误;
B、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其颜色变化是蓝→绿→黄.B错误;
C、斐林试剂鉴定梨果肉组织的还原糖,为颜色反应,即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
D、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若取藓类的小叶滴加健那绿观察,则观察不到线粒体,因藓类的小叶中含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乙液浓度较大,所以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
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B正确;
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能是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因此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同时对细胞进行染色,会观察到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小于染成红色的面积,C错误;
D、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不能将细胞杀死,需要观察活细胞,D错误.
故选:B.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涂片的目的是冲洗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实验步骤中,水解用的试剂是盐酸,水解之后进行冲洗,然后再进行染色,所以冲洗的目的是去除盐酸,防止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故选:B.
下面是四位同学实验操作的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而不是水解,故A错误;
B、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B错误;
C、稀释的蛋清溶液与唾液淀粉酶溶液都是蛋白质溶液,可以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故C正确;
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材料不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而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为:取材→水解→冲洗→染色→观察,A错误;
B、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斐林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B正确;
C、“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失水前后状况就是对照实验,C错误;
D、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
故选:B.
关于生物学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用8%的盐酸处理细胞的目的是使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对DNA与甲基绿结合,A错误;
B、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由于根尖细胞经过解离,细胞已死亡,B错误;
C、某同学视野中看到所有细胞都不处于分裂期,可能是解离时间不够细胞没有分散看不到造成的,C错误;
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32个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则换用40×物镜,放大了4倍,可看到原来的,即2个细胞,D正确.
故选:D.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涂片,将涂片浸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中30℃下水解5min,将涂片用蒸馏水冲洗后,再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在20℃下染色5min,镜检观察
(1)在显微镜下回看到口腔上皮细胞的______染成绿色,原因是______;______被染成红色,原因是______.
(2)通过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细胞核被
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细胞质
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RNA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解析
解:(1)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证明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绿色周围的红色范围较广证明RNA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
(2)通过该实验能得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故答案为:(1)细胞核 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细胞质 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RNA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⑦DNA易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促使染色剂进入细胞膜,分离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①错误;
②、健那绿染液为活性染色剂,必须要保持细胞生活状态,②正确;
③、紫色洋葱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细胞分裂,③错误;
④、蔗糖不能与碘液反应,故不能用碘液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④错误;
⑤、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故进行杂交时为防止自花受粉,必须对母本去雄,⑤正确;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⑥正确;
⑦、龙胆紫溶液为碱性染料,会将染色体染成紫色,DNA会被甲基绿染成绿色,⑦错误.
故选:B.
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实验试剂使用的目的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开来,A错误;
B、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和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以便于观察,B错误;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具有使染色体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的作用,C正确;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来,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染色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AC正确;
B、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应该混合使用,B错误;
D、使用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