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 共275题
32.下图甲表示人体反射弧组成,图乙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注:[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甲图中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是图中的[ ]( ),对传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导致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的结构是[ ]( )。
(2)若乙图中的组织为胰岛组织时,当⑥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则⑩处的( )(激素名称)比⑥中的高,以调节血糖浓度,该激素的作用主要是( )。与该激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是 ( )。
(3)若乙图中的组织为肝脏时,当人处于饥饿初期,⑩处的血糖浓度会( )(高于或低于)⑥,原因是( ) 。
(4)⑦是( ),⑦中液体过多会导致水肿,请写出导致水肿的可能原因 ( ) 。(至少写出两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在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 )。
(2)在寒冷的冬天,从温暖的室内到室外,人体的即时反应是起“鸡皮疙瘩”,这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传导途径是( )。此时为使机体产热增多,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 激素的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受到( )(填激素名称)的调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下图是神经和胰腺细胞的联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一般来说,人体内血糖总会保持在( )范围内,如果正常人处于饥饿初期,此时维持血糖平衡的糖的主要来源是 ( )。
(2)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刺激下丘脑某区域产生兴奋、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使[ ]( )向突触间隙释放出( ),促使胰岛( ) 细胞合成和分泌( )激素。
(3)胰岛素的加工、修饰(进一步加工)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 )和[ ]( ) 。
(4)胰岛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原料来源于血液,此原料到达核糖体前经过的三种体液依次为 ( )(写图中序号)。
正确答案
(1)0.8~1.2g/L(或80~120mg/dL) 肝糖原分解
(2)2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
(3)5 内质网 4 高尔基体
(4)8,7,6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将体重和健康状况相同的若干大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通过手术切除胸腺,乙组损毁下丘脑,丙组不做处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同时移入寒冷的环境中,接种某病毒(抗原)使之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Ⅰ型、Ⅱ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 。②表示的结构是( )。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结构②活动加强,据图分析,影响②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和结构有ATP、( )。
(2)如果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 )。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 ( )(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 )病。在临床中 ( )(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在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①物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时,发现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
(5)如果将正常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 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 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6)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正常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有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胰岛素 葡萄糖载体 胰岛素(的浓度)、胰岛素受体(的数目)
(2)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Ⅰ型 自身免疫 Ⅱ型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5)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6)①应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 ②缺少对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 )。
(2)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图中( )相符(填“甲”、“乙”或“丙”),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 )。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
(3)当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
(4)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是通过图中( )(填“甲”、“乙”或“丙”)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 )。
正确答案
(1)下丘脑
(2)甲分级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 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
(3)胰岛B细胞 单向传递
(4)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某人因感染沙门氏菌,患了急性肠炎,有轻微的发烧症状。请分析并回答:
(1)病人体温升高的过程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 ),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
(2)病人还出现口渴症状,是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 ),使位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传至( )产生渴感。
(3)肠道内沙门氏菌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成为( ),引起机体产生( )免疫,此过程中能特异性识别毒素的细胞有( )、( )和记忆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请回答下列与代谢和调节相关的问题:
Ⅰ、(1)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对于正常人体当糖、脂肪都出现供能不足的时候,氨基酸的( )作用会加强。糖尿病患者总是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但仍然消瘦,原因是( )的分解加强。
(2)某实验室对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一: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 )的含量。
②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 )。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⑤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物血液中TRH的含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
⑥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 ( )(支持何种观点);
⑦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 )(支持何种观点);
Ⅱ、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目前主要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来生产谷氨酸。下图表示某容器中培养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曲线。请回答:
(1)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
(2)当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之比为4:1时,有利于图中的__________段进行。如果想推迟de段的出现,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下丘脑是机体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与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如图所示为小鼠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部分调节过程(A、B、C表示调节物质),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机体内血液中的C的含量变化对A、B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机体还会发生其它调节过程:其中C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_分泌量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其相互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请写出该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4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健康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等量进食,1小时后分别测两组小数的血糖浓度。然后,将甲组小鼠做手术并摧毁下丘脑,乙组小鼠不做处理。再分别测试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计算出甲、乙两组小鼠实验前后血糖浓度的差值,分别记为A、B,分析实验结果。
①若A、B不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若A、B基本相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调节途径。
②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___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