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 共275题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
(2)含GLUT4的囊泡直接自_______,它与细胞的结合过程体现了_______。
(3)胰岛素和受体结合后,一方面通过促进囊泡的转运,使_______增加,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同时通过调节_______的活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4)Ⅱ型糖尿病人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正常,但靶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从细胞的组成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等。
(5)正常人剧烈运动过程中,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的含量_______。整个过程的协调是_______调节的结果。
(6)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导致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_______病。
正确答案
(1)氧化分解 合成糖原(顺序可颠倒)
(2)高尔基体 细胞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GLUT4数量增加
(4)(胰岛素)受体数量少(受体活性差)
(5)升高 神经-体液
(6)自身免疫
解析
略。
知识点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请分析回答:
(1)如图所示为一个健康人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_______的明显增加引起的。
(2)某人因自身免疫反应而破坏了胰岛B细胞。如果用斐林试剂对此人和健康人空腹时的尿样进行检测比较,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
(3)如果某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却在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他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运动初期血糖消耗多于产生量;胰高血糖素
(2)砖红色、蓝色
(3)不能;胰岛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合理即得分)
解析
略。
知识点
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若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则b、c可分别代表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故A错误。若a代表光,A代表叶绿体类囊体膜,则b、c可分别代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故B错误。若a为渗透压升高,A为下丘脑调节中枢,则b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C错误。若a为抗原刺激,A代表人体B细胞,则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D正确。故选D。
知识点
图1、图2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作用结果是_______。
(2)当人处在高温作业情况下,因失水过多导致_______,促使下丘脑分泌
增加,减少尿量。此调节过程中当兴奋通过如图2的B图中的突触结构时,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传递方向的特点是_______。
(3)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图2中A图所示的生理活动_______,图中所示激素的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肝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
(4)科学家正研究利用胚胎干细胞转变成胰岛B细胞来治疗糖尿病,而胚胎干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需要通过胰岛素释放实验来检验: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图3表示所得实验结果,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_______(成功或失败),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人体内胰岛素降低血糖主要是通过_______来实现的。
正确答案
(1)ABC;增强代谢活动,以增加产热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单向
(3)加强;内质网、高尔基体;糖蛋白
(4)成功;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没有出现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作用相反,不属于负反馈调节,故D错误。
知识点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D表示 系统;图中“C”表示B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的 。
(2)当人体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A”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 。
(3)下图可知,由 组成的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胰岛素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能作用于人(动物)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而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若某人因某种原因,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不能识别胰岛素分子,此人会患 病。为验证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动物细胞的密度比培养液大,离心后会沉淀)
材料用具:已灭菌且含14C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胚胎、剪刀、胰蛋白酶、已灭菌的培养瓶、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离心机、溶解在生理盐水的适宜浓度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恒温箱。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瓶,编号为A(实验组)、B(对照组),在两个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已灭菌且含14C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
②将小白鼠的胚胎用剪刀剪碎,然后用 处理。将处理过的细胞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B两个培养瓶中待用。
③处理方式:在A瓶中加入 溶液, 在B瓶中加入 。
④将A、B两个培养瓶振荡摇匀后,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相同的时间。
⑤取出A、B瓶,用离心装置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用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检测两个培养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预期实验结果: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免疫;记忆细胞
(2) 神经递质
(3) 神经-体液-免疫
(4)糖尿 ②胰蛋白酶
③溶解在生理盐水的适宜浓度胰岛素; 与A瓶等量的生理盐水
预期结果:A瓶上清液放射性较弱,B瓶上清液放射性较强
知识点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单独给X处一适宜刺激时,膜内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__激素;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
(4)若该图中分泌物a为胰岛素,则细胞甲为_______,引起细胞甲释放分泌物a的另一刺激是_______。
(5)科学研究表明: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高于正常水平,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_______疾病。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口渴”症状,是因为水分过多流失,造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_______而引发的。
正确答案
(1)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2;0
(2)递质受体
(3)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4)胰岛B细胞;血糖浓度降低
(5)自身免疫病;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
解析
略。
知识点
有关生命系统稳态维持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含量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健康体征相同、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方法进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②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_(填图中标号)。
③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_(填图中标号)。
④组实验处理,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________(填图中标号)。
(2)⑤组实验结果说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实验狗接受假饲刺激形成感觉的部位在_______。Ⅴ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________。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c d III
(2)神经、体液调节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 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3)降低血糖
知识点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请据图作答:
(1)在缩手反射过程中,Ⅰ产生的信号物质E是________。Ⅱ膜上的F是________,F与E的结合引起Ⅱ产生________。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刺激________细胞(细胞Ⅰ),引起胰岛素(E)的分泌增加,同时可以引起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在该过程中,Ⅱ内糖原的含量________。
(3)在初次免疫过程中,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刺激Ⅱ产生________,在该物质作用下,刺激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________细胞。
(4)在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中,垂体释放的激素E是________,Ⅱ是________细胞。
正确答案
(1)神经递质;受体蛋白(糖蛋白);兴奋或抑制(膜电位变化)(只写兴奋或只写抑制不得分)
(2)胰岛B;神经——体液;增多
(3)淋巴因子;B;浆(效应B)
(4)抗利尿激素(ADH);肾小管和集合管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