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 共7595题
关于细胞内以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2表示ATP的合成反应,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上;5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6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膜上;7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
B、过程3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4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错误;
C、过程5、6均不需要1过程直接提供能量,C错误;
D、7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8过程表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D正确.
故选:D.
下列A图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B图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中文名称.):
(1)B图中的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B图的⑤表示阶段______,其反应场所在叶绿体(A图)的[______]______;这个阶段为⑥的过程提供了______;
(3)若把某高等绿色植物从光下移到暗处,则叶片叶绿体中的C3含量将______,C5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合成叶绿素需要______离子.
正确答案
解:(1)由图B可知,②是ATP,③是CO2,④是糖类.
(2)⑤是光反应阶段,光反应场所是③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3)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须物质.
故答案为:
(1)ATP CO2 糖类
(2)光反应 ③类囊体[H]和ATP
(3)升高 降低 Mg2+
解析
解:(1)由图B可知,②是ATP,③是CO2,④是糖类.
(2)⑤是光反应阶段,光反应场所是③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3)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须物质.
故答案为:
(1)ATP CO2 糖类
(2)光反应 ③类囊体[H]和ATP
(3)升高 降低 Mg2+
没有在光合作用碳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中,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A错误;
B、在二氧化碳的固定的反应中,需要消耗CO2,B错误;
C、五碳化合物在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中消耗,但是在三碳化合物还原中又重新形成,并维持量的相对稳定,因此等于不消耗,并且酶作为催化剂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不消耗,C正确;
D、三碳化合物在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中不断被消耗,D错误.
故选:C.
如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示意图,其中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
(2)B过程表示______,A过程为B过程提供的物质e是______.
(3)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
(4)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______的措施,抑制______(填字母)过程,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且可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所以是水;b是光反应产生的物质,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所以b是氧气.
(2)A过程是光反应过程,B过程是暗反应过程.光反应产生dATP和e[H]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
(3)C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
(4)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光合作用强度不强,为了防止减产,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应该适当的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抑制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C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
故答案为:
(1)水
(2)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 ATP
(3)线粒体
(4)温度 C、D
解析
解:(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且可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所以是水;b是光反应产生的物质,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所以b是氧气.
(2)A过程是光反应过程,B过程是暗反应过程.光反应产生dATP和e[H]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
(3)C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
(4)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光合作用强度不强,为了防止减产,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应该适当的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抑制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C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
故答案为:
(1)水
(2)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 ATP
(3)线粒体
(4)温度 C、D
图l、图2是不同绿色植物利用CO2的两条途径.下表是科研人员测定的烟草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叶室CO2浓度为390mmol•mol-1)相关的实验结果.
表:
(1)图1与图2中①过程称为______;图1与图2所代表的植物更适宜于在高温、低浓度CO2环境生活的是______(填“图1”或“图2”).
(2)根据表格分析:
烟草生长的适宜温度约为______.此温度条件下,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时总光合速率为______.要测得此总光合速率,至少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温度为20℃的______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1603.8μmol•m-2•s-1的密闭环境中,并在装置中放置______溶液,所得数值为______的差值.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图1和图2过程可知①表示CO2和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化合物的过程即CO2的固定;由图1、图2可知,图2更适合生活在在高温、低浓度CO2环境生活,这是因为图2中植物叶肉细胞中有CO2泵,可将大气中浓度较低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供植物利用.
(2)分析表格数据,20℃时,烟草的总净光合作用最大,所以烟草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此温度条件下,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时总光合速率为(12.1+1.12)=13.22μmolO2•m-2•s-1.测定总光合速率时需要将一套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1603.8μmol•m-2•s-1的密闭环境中,并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或缓冲溶液,以保证二氧化碳的稳定供应,所得数值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差值.
故答案为:
(1)CO2的固定 图2
(2)20℃13.22 黑暗 NaHCO3或缓冲溶液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解析
解:(1)根据图1和图2过程可知①表示CO2和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化合物的过程即CO2的固定;由图1、图2可知,图2更适合生活在在高温、低浓度CO2环境生活,这是因为图2中植物叶肉细胞中有CO2泵,可将大气中浓度较低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供植物利用.
(2)分析表格数据,20℃时,烟草的总净光合作用最大,所以烟草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此温度条件下,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时总光合速率为(12.1+1.12)=13.22μmolO2•m-2•s-1.测定总光合速率时需要将一套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1603.8μmol•m-2•s-1的密闭环境中,并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或缓冲溶液,以保证二氧化碳的稳定供应,所得数值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差值.
故答案为:
(1)CO2的固定 图2
(2)20℃13.22 黑暗 NaHCO3或缓冲溶液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下列表格中数据是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测得的某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吸收的CO2量,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适当增大外界一定的光照强度,光反应增强,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增多,则该植物的CO2饱和点可能大于6,A正确;
B、在CO2浓度不断改变的情况下,该植物的呼吸强度基本不变,所以CO2补偿点始终在1~2范围内不变,B正确;
C、在CO2浓度为1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有氧呼吸,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膜结构有类囊体薄膜,此外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也产生[H],C错误;
D、若在CO2浓度为4的黑暗条件下,植物释放CO2量为1.25mg/h,则该植物一昼夜(光照12h)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为4.25×12-1.25×12=36mg,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代谢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反应中,3-磷酸甘油酸接受来自NADPH的氢离子还原成3-磷酸丙糖,A错误;
B、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中,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嵴上,B正确;
C、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多数进入细胞溶胶合成蔗糖,少数在叶绿体内合成其他物质,C正确;
D、叶绿体只存在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D正确.
故选:A.
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物质F是______,过程③为______.叶肉细胞中的H20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代谢的场所有______,叶肉细胞在光下可进行的代谢过程有______(用图中数字来未表示).
(2)图2中,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t3→t4段,图1中①的变化是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0→tl段,细胞中C6H1206的含量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
(3)提取该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物质F是丙酮酸,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图甲中H2O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光反应过程,其场所是类囊体(薄膜);H2O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叶肉细胞在光下可进行的代谢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图中的①②③④⑤.
(2)据图乙分析,t2时刻为光的饱和点,故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不变.t3→t4,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暗反应加强,产生的C3增多,还原C3时产生ADP和Pi增多,有利于光反应的进行,故图甲中的①光反应过程增强.0→tl段,细胞中C6H1206的含量不变.
(3)提取该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叶绿素a的扩散速度较快,故叶绿素a的溶解度较大.
故答案为:
(1)丙酮酸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基质 ①②③④⑤
(2)不变 增强 不变
(3)叶绿素a
解析
解:(1)图1中,物质F是丙酮酸,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图甲中H2O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光反应过程,其场所是类囊体(薄膜);H2O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叶肉细胞在光下可进行的代谢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图中的①②③④⑤.
(2)据图乙分析,t2时刻为光的饱和点,故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不变.t3→t4,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暗反应加强,产生的C3增多,还原C3时产生ADP和Pi增多,有利于光反应的进行,故图甲中的①光反应过程增强.0→tl段,细胞中C6H1206的含量不变.
(3)提取该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叶绿素a的扩散速度较快,故叶绿素a的溶解度较大.
故答案为:
(1)丙酮酸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基质 ①②③④⑤
(2)不变 增强 不变
(3)叶绿素a
如图甲乙图是生物生理活动的过程图解,甲图序号Ⅰ~Ⅳ和乙图字母A~D表示过程,序号①~③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1)过程Ⅱ称为______,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中.
(2)在适宜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若适当增加物质______的浓度,则可提高(CH2O)的生成量.
(3)从图中可知,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
(4)将适宜光照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作减弱光照强度处理,C3的含量将______,原因是当光照强度减弱,Ⅰ阶段合成的______减少,进而影响Ⅱ阶段.
(5)图乙中A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6)甲、乙两图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7)人体细胞中能进行乙图中的那些过程______(填字母)
正确答案
解:(1)图甲中过程Ⅱ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若适当增加CO2的浓度,则可提高(CH2O)的生成量.
(3)从图中可知,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光能转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换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将适宜光照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作减弱光照强度处理,光反应停止,ATP、[H]不能正常生成,C3的还原减慢,C3的含量将升高.
(5)图乙中A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6)甲、乙两图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7)人体细胞中能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即可以进行图乙中的ABD.
故答案为:
(1)暗反应 基质
(2)CO2
(3)光能转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换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上升 ATP、[H]
(5)细胞质基质
(6)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7)ABD
解析
解:(1)图甲中过程Ⅱ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若适当增加CO2的浓度,则可提高(CH2O)的生成量.
(3)从图中可知,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光能转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换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将适宜光照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作减弱光照强度处理,光反应停止,ATP、[H]不能正常生成,C3的还原减慢,C3的含量将升高.
(5)图乙中A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6)甲、乙两图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7)人体细胞中能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即可以进行图乙中的ABD.
故答案为:
(1)暗反应 基质
(2)CO2
(3)光能转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换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上升 ATP、[H]
(5)细胞质基质
(6)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7)ABD
(七)一位同学开展“探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的研究.请协助他完成下列相应的实验:
(1)实验原理:利用______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______,使叶圆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的溶解度低,积累在______,结果使叶圆片上浮.因此,根据叶圆片的______,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2)材料选择:叶龄相当的同种植物叶.
(3)仪器和试剂:(略).
(4)实验方法:
①在上述供试植物叶片上打下小圆片30片,利用“实验原理”中所述方法处理后备用.
②取烧杯6只,各放入碳酸氢钠溶液50ml,5片叶圆片,选用不同光质光源照射.
(5)实验记录
六组光质组合中,属于对照组的是第______组.不同光质释放的热量不同,因此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______,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还需控制碳酸氢钠的浓度.若要取得理想的光合作用效果,根据表的实验结果,可以选择______ 光,请说明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探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的研究实验原理:利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圆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的溶解度低,积累在细胞间隙,结果使叶圆片上浮.因此,根据叶圆片的上浮所需时间,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2)在六组光质组合中,第六组是白光,所以属于对照组.不同光质释放的热量不同,因此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还需控制碳酸氢钠的浓度.根据表的实验结果,发现中红光下叶圆片上浮平均时间最短,光合速率最大,所以选择中红光,可取得理想的光合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
(1)真空渗水法 水分 细胞间隙 上浮所需时间
(2)六 温度 中红 中红光下叶圆片上浮平均时间最短,光合速率最大
解析
解:(1)探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的研究实验原理:利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圆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的溶解度低,积累在细胞间隙,结果使叶圆片上浮.因此,根据叶圆片的上浮所需时间,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2)在六组光质组合中,第六组是白光,所以属于对照组.不同光质释放的热量不同,因此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还需控制碳酸氢钠的浓度.根据表的实验结果,发现中红光下叶圆片上浮平均时间最短,光合速率最大,所以选择中红光,可取得理想的光合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
(1)真空渗水法 水分 细胞间隙 上浮所需时间
(2)六 温度 中红 中红光下叶圆片上浮平均时间最短,光合速率最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