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 共7595题
(2015秋•伊川县校级月考)如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程④如果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如果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暗反应包括⑤和②两个过程,即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B正确;
C、过程③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能量;过程④如果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能产生能量;如果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不能产生能量,C错误;
D、过程①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D正确.
故选:AC.
(2015秋•济南月考)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有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所作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左图氧气的吸收量反映的是呼吸速度,但从图中无法看出该叶片呼吸速率与温度和光照时间成正比,A错误;
B、直接从右图比较,在5klx光照下,10℃时净释放的氧气量比20℃时多,因此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多,B错误;
C、在10℃、5klx的光照下,经过2h,产生的氧气净量为3.5mg,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1,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4.5mg,而不是3mg,C错误;
D、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可通过产生有机物总量来测定,进一步通过测定氧气释放的总量来计算.根据(6CO2∽C6H12O6∽6O2)可以计算出固定的CO2的量为8.25mg,D正确.
故选:D.
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的能量的最终源头.外界能量输入细胞,并为细胞所利用,都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其中1、2、3、4、5、6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化学物质.根据你对生理过程的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光反应的是______(填写标号),代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是______(填写标号),如果该阶段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内,其产物为______.
(2)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为______(填写标号).
(3)图中C、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4)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科学家为了研究昼夜温差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种植甘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甘蔗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甘蔗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两者纵坐标均表示茎的生长速率.是否昼夜温差越大,对甘蔗的生长就越有利?______.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曲线是哪条?______.
正确答案
5
2
乳酸
1、3、4
ADP和Pi
ATP和[H]
否
曲线A
解析
解:(1)从题图中可以看出:5、6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3、4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1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以1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2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5为光反应,6为暗反应,3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4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植物除甜菜块根、马铃薯块茎、玉米胚乳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外,无氧呼吸产物一般为酒精.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
(2)1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2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5为光反应,6为暗反应,3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4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A、B为呼吸作用产物分别是丙酮酸、[H];C、D为光合作用过程产物,分别为ADP和Pi、ATP和[H].
(4)当温度过高时,光合作用会因为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而降低,因此并不是昼夜温差越大越好.
故答案为:
(1)5 2 乳酸
(2)1、3、4
(3)ADP和Pi ATP和[H]
(4)否 曲线A
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H]的来源和去路分析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光合作用中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发生光反应,此过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H]和氧气,A正确;
B、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葡萄糖氧化分解可以产生[H]以及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氧化分解也可产生[H],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正确;
C、叶绿体基质中以[H]形式还原暗反应中C3,C错误;
D、呼吸作用中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都与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D正确.
故选:C.
如图为某同学测得的玉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每小时O2产生量和CO2释放量.图乙表示光照强度逐渐增强,测得的该玉米的CO2释放量和CO2吸收量,图乙中S1、S2分别表示OAB及BCX的面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条件下,图甲中玉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同时,光照强度是______.
(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______个单位的CO2.
(3)图乙中A点对应的CO2释放量为______.
(4)OB段,玉米固定的CO2为______( 用S1、S2、S3表示 ).
(5)OX段,玉米共吸收的CO2为______( 用S1、S2、S3表示 ).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甲可知,a时叶肉细胞不产生氧气,故只进行呼吸作用,可释放CO2量为6个单位.要使玉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同,则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为6个单位,因此对应的光照强度为c.
(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叶肉细胞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完全吸收利用,叶绿体产生氧气的总量为8个单位,则叶绿体中消耗的CO2量为8个单位,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为6个单位,故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3)图乙中A点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对应的CO2释放量为6.
(4)分析图乙可知,OB段,玉米固定的CO2为S1.
(5)图乙中可以看出,S2+S3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S1+S3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因此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消耗=S2+S3-(S1+S3)=S2-S1.因此OX段,玉米共吸收的CO2为S2-S1.
故答案为:
(1)c
(2)2
(3)6
(4)S1
(5)S2-S1
解析
解:(1)分析图甲可知,a时叶肉细胞不产生氧气,故只进行呼吸作用,可释放CO2量为6个单位.要使玉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同,则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为6个单位,因此对应的光照强度为c.
(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叶肉细胞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完全吸收利用,叶绿体产生氧气的总量为8个单位,则叶绿体中消耗的CO2量为8个单位,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为6个单位,故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3)图乙中A点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对应的CO2释放量为6.
(4)分析图乙可知,OB段,玉米固定的CO2为S1.
(5)图乙中可以看出,S2+S3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S1+S3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因此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消耗=S2+S3-(S1+S3)=S2-S1.因此OX段,玉米共吸收的CO2为S2-S1.
故答案为:
(1)c
(2)2
(3)6
(4)S1
(5)S2-S1
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植物由光照下突然置于黑暗中,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C5的含量将______.(增多或减少)
(2)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中.
(3)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______,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______.
(4)根据上图写出根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能量的来源过程:光能→______→______→______→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量.
正确答案
解:(1)将该植物由光照下突然置于黑暗中,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
(2)乙图进行的是有氧呼吸,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故有氧呼吸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内膜(或线粒体).
(3)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故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水.甲、乙两图中Ⅱ与Ⅵ都代表氧气,Ⅲ与Ⅶ都代表二氧化碳.
(4)根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能量的来源过程:光能→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量.
故答案为:
(1)增多 减少
(2)②③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或线粒体)
(3)水Ⅱ与Ⅵ、Ⅲ与Ⅶ
(4)活跃的化学能 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解析
解:(1)将该植物由光照下突然置于黑暗中,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
(2)乙图进行的是有氧呼吸,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故有氧呼吸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内膜(或线粒体).
(3)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故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水.甲、乙两图中Ⅱ与Ⅵ都代表氧气,Ⅲ与Ⅶ都代表二氧化碳.
(4)根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能量的来源过程:光能→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量.
故答案为:
(1)增多 减少
(2)②③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或线粒体)
(3)水Ⅱ与Ⅵ、Ⅲ与Ⅶ
(4)活跃的化学能 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在曲线图中,有M、N、O、Q四个点,对它们含义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M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N点净光合速率小于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强度相等,B正确;
C、Q点光照强度时,明显看出高CO2浓度下光合速率提高,因此CO2浓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C错误;
D、O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强度相等,D正确.
故选:C.
对于大棚栽培的农作物,下列增产措施不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实现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大棚栽培的农作物通过增施农家肥料补充CO2,提供了光合作用的原理,也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A正确;
B、给农作物增施氮肥,可促进叶菜类植物的生长,增强光合作用速率,B正确;
C、给农作物补充适宜强度的人工光照也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实现增产的,C正确;
D、夜间适当降低农作物的环境温度,导致酶活性降低,从而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可见该措施是通过减弱呼吸作用速率实现增产的,D错误.
故选:D.
如图是绿色植物内细胞代谢的某一阶段的简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过程a表示C5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3的过程,表明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故A正确;
B、过程b表示C3被还原成有机物的过程,表明b是C3的还原,故B正确;
C、物质A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C错误;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故D正确.
故选:C.
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有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人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1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对实验条件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能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干扰实验结果,故应在黑暗中进行.根据题干中“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1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说明ATP的合成与H+浓度梯度有关,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从而推动ATP合成.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