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质壁分离是细胞质与细胞壁的分开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

D可根据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对色素进行分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故A错误;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故B错误;

C、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故C错误;

D、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所列实验中,操作过程及主要目的对应合理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由于在研磨过程中,叶肉细胞破裂会释放出来有机酸,会破坏叶绿素,加入碳酸钙可中和有机酸,因此加入碳酸钙有保护色素的功能,①错误;

②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②错误;

③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③错误;

④在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应该先震荡均匀,再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④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B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层析法是利用溶解度不同,其扩散速率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率快,叶绿素b扩散最慢,所以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A正确;

B、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B液混合到待检组织样液中,B错误;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随机取样进行调查,而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C错误;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尽量防止标志物脱落,否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选用(  )

A蒸馏水

B生理盐水

C

D乙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据图分析,叶绿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苯和乙醇提取色素;但食用色素必须对人体无害,因此采用乙醇,因为苯有毒性.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别在①、②、③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则①②③处理得到的溶液的颜色依次是(  )

A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B黄绿色(或褐色)、深绿色、几乎无色

C几乎无色、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

D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深绿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因为①中未加CaCO3,使其中的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所以溶液颜色为黄绿色.②中加入了SiO2和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不能溶解于蒸馏水中,故溶液几乎无色.③中加入了SiO2和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酒精中,故溶液为深绿色.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学发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列关于高中教材涉及的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  )

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纸层析法

B将噬菌体和细菌分离出来的常用方法:离心法

C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让科学家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结构

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利用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不同的溶解度,可以用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A错误;

B、采用离心法将噬菌体和细菌分离,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而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B正确;

C、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C正确;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分别用35S和32P标记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春•衡水校级月考)下列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内液面

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秋天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只能得到甲图中色素带①和②

D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一定要接触到烧杯内液面,以便供给植物水分,利于根尖的生长,A错误;

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则其细胞液的浓度在逐渐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

C、图甲中,色素带①到④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秋天菠菜叶还是比较浓绿的,秋天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会得到四条色素带,C错误;

D、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创造无氧环境,然后再接通澄清石灰水,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最快的色素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叶绿体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所以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下列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在加有2毫升未知样品的试管中滴加苏丹Ⅲ染液,震荡后发现溶液呈现橘红色,于是判断未知样品为蛋白质

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石英砂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C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用滴管在加有2毫升未知样品的试管中滴加苏丹III染液,震荡后发现溶液呈现橘红色,于是判断未知样品为脂肪,A错误;

B、碳酸钙能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石英砂和无水乙醇,由于没有加碳酸钙保护色素,导致色素被破坏,所以研磨液呈黄绿色,B错误;

C、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C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吸水,体积变大造成的,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材料或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时均宜采用浅色组织材料

B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b在提取液中溶解度最低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D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时,需要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观察计数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时均需借助与颜色反应,所以宜采用浅色组织材料,A正确;

B、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B错误;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以防止实验材料的浪费,C正确;

D、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时,需要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以便于观察计数,D正确.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