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共9500题
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
[ ]
正确答案
“日人在山东及津沪等地,增设的工厂甚多,青岛德人之工厂全为日人所占。单就青岛及山东之日人工厂而论,为数已139家,资本皆极雄厚”这段材料说明
[ ]
正确答案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遇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
正确答案
《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中说:“国人居此恶劣环境之下……停厂者有之,杀生破家者有之,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导致这一“经济恐慌”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近代一批优秀的民族工业包括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继昌隆缫丝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④江南制造总局
[ ]
正确答案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受到下列哪些势力的压迫
①外国资本主义②本国封建势力③官僚资本主义④垄断资本主义
[ ]
正确答案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 ]
正确答案
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绝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
[ ]
正确答案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股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
正确答案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的原因有:
①战争的破坏②日军的吞并③国民政府的经济垄断④官僚资本的膨胀
[ ]
正确答案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张謇认为发展实业的重点应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结果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没有发展,其最重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