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共9500题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将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却迟滞不前,其重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创办,名义资本15万两,分为1500股,每股100两,但只有1100股认购并缴足了。公司是私家经营,每月生产纸60吨由于原料昂贵以及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开展,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厂属于
[ ]
正确答案
1898年孙中山以“品重醴泉”,题赠的民族资本企业是
[ ]
正确答案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
正确答案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火花是贴在火柴盒上的招贴画(也是商标),它往往反映时代的变迁。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火花应出现于
[ ]
正确答案
据记载:1903—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更是达到年均24.6家。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建设厂的限制②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
正确答案
受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打击最大、最直接的
[ ]
正确答案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造成民族工业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②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
③近代中国政府始终不支持民族工业④“重农抑商”思想一直是中国近代主流思想
[ ]
正确答案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一战后迅速萧条的根本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
——《清史稿》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阿猫、阿狗之类的小名比比皆是。因此,“狗剩”“狗囡”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却大行其道。
——刘圣清《名字变化体现时代的变迁》
材料三 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不少人叫解放,叫爱国、爱军,叫建设、建国,叫抗美、卫国、和平;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许多人叫跃进、超英,叫继红、育红、永红;60年代后期,人们又多叫卫东、小兵、红卫等。这些名字的出现,无一不都和社会历史的变革、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紧密相关。
——吉常宏《中国人的名字别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人取名深受什么观念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分析材料二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60年代后期”名字的出现分别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名字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宗族观念(宗法观念)。
(2)近代中国社会长期战乱;经济落后,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不能解决;近代中国卫生医疗技术落后,社会保障缺乏。
(3)“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历史事件: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历史事件:“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60年代后期”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运动。
(4)名字往往带有时代性;名字变迁是社会环境变化的产物。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t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