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共2079题
(14分)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继承的? (6分) 请对观点一、二作简要评述。(8分)
正确答案
(14分)
(1)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批判地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前提,发展是要求,应该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6分)
(2)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4分) 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想想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想想是不科学的。(4分)
试题分析:观点一、观点二都是片面的,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错误的;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想想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想想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生要围绕每一个观点的合理不合理因素展开分析。考生要识记: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己加以改造或剔除。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目的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论坛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本次论坛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培育与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发展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两岸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进程。
(3)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4)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0分)2012年7月26日《画皮2》票房超过7亿,刷新华语电影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画皮2》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却难掩缺陷。例如,《画皮2》的剧情隐约发生在汉朝,其时重鬼神,巫术方士大行其道,这原本可以为剧情提供足够的资源。然而,《画皮2》对此却几乎全盘放弃,另从西方和日本文化中借用,放着中国传统里的“方士”、“法师”不用,用起了“捉妖师”的角色,“挂羊头卖狗肉”地“拼装”起异国的魔幻。
材料二 《画皮2》表现出的诸多问题促使我们对魔幻电影重新认识。魔幻电影绝不是轻松一抬脚就能脱离现实地面,相反,唯有深入地关注和理解现实,才可能超越现实,营造全新的、同时合乎人的本质的幻想世界。
(1)请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对材料一中《画皮2》“拼装”异国魔幻进行评价。(10分)
(2)材料一、二可以给今后的华语电影创作什么方法论启示?(10分)
正确答案
(1)①《画皮2》拼装异国魔幻的实质就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2分)
②《画皮2》放弃了它可能有的对中国神话资源及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不利于于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2分)
③《画皮2》拼装异国魔幻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使得其电影艺术创作背离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失去了文化创新的根基。(2分)
④《画皮2》拼装异国魔幻不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不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
(2)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电影创作必须吸取保留改造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分)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处理电影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关系。(4分)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坚持和遵循艺术规律,认识并尊重规律,是文化创造的前提。(3分)
(其他答案,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在华语片创作时,立足本国的传统文化,汲取优秀的部分,古为今用”亦可等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电影《画皮2》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问时,可以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运用课本基础知识回答,注意题型是评析题。要坚持辩证思维,既指出观点的合理之处,又要指出不妥之处。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可知《画皮2》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却难掩缺陷。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放弃了它可能有的对中国神话资源及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不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结合课本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从哲学角度思考,方法论启示,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点评:主观题的做法: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材料一:河北正定中学的文化活动
材料二:河北正定中学的新课改
(1)请简述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说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们对待传绕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作用: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②教育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③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重点班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是唐朝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他或许没有想到,在自己1300岁时,竟然会成为某些人再创造的“插图模特”,从课本走上网络。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围观的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这种将传统文化“愚乐化”的倾向,不仅缺乏对历史文化的起码尊重,而且会加剧审美文化的粗鄙化倾向,使社会赖以发展的主流文化、理性文化、高尚文化受到污染和破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文化发展中应如何避免将传统文化“愚乐化”。(14分)
正确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分)但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
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分)文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改造和剔除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部分。(2分)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文化创新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分)但必须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
④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发展先进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对否定和歪曲传统文化的倾向。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传统文化“愚乐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关知识。解题时首先抓住设问限定范围“文化传承和创新”知识,设问类型是怎么做。这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做好此题的前提。其次要注意结合材料。最后运用理论知识结合材料作答。整合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可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四个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