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

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心声    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正确答案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2分)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2分)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2分)。

③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网友心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限制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注意是两个角度。仔细审读网友心声这段材料从文化传承角度可运用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分析。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可运用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知识回答。

点评:本题分析材料前先看设问,看设问的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第二带着设问读材料,分析材料有几层意思及层间联系。抓住材料中心。第三回忆教材列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完成对材料的语言转化。第四组织答案,第五完善答案回头看,一看答案是否围绕设问,二看是否漏要点三看是否做到了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公众热议“家风”,有对模糊了的文化传统的追思,也有在新语境下如何重新定义家风的追问。

观点一 家风是指传统家庭的传统道德,有些传统道德并不一定适合现代家庭,如过去传统家庭的家风都强调尊卑、等级,要求家庭的晚辈无条件的服从长辈,这些理念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民主是相悖的。所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

观点二 千百种的家风固然有千百种表述方式,但骨子里却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家风渐止于身教言传,所以,现代家庭有必要重塑家风、传承家风。

请选择一种观点,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8分)

正确答案

答案一:选择观点一。

理由: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内容和形式不免会落后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2分)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继承,对于家风,既要批判继承,又要推陈出新。(3分)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才能传承下去,以家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必须跟上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3分)

答案二:选择观点二。 

理由: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4分)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以要传承和重塑家风。(4分)

试题分析:该题要根据对材料中两种不同观点的解读和对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的理解,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分析,指出该观点的合理性即可。选择观点一,从传统文化为什么要与时俱进的角度分析;选择观点二,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如今,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学习、办公等方面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在衰退,提笔忘字、书写白字错字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

[清风] 在告别“铅与火”的同时,我们逐渐失去很多与汉字“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人变成了“键盘手”,患上了“失写症”,“汉字危机”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天地人] 不要危言耸听,信息化逐一解决了汉字的输入、印刷排版、公众文字通讯与网站交流几大问题。信息化不但使汉字的保存有了更为宽广的空间,还让用汉字书写的浩如烟海的典籍不致损害流失,并令汉字的传播速度和信度大大提高。

[XL]书法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书法教育需要进入中小学课堂。

[青松] 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汉字传承的重要性,并动员他们参加各种传承汉字、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水语] 信息化不是汉字文化传承的“桎梏”,而是一对“翅膀”,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就必须善于借助信息化的“羽翼”之力。

(1)结合网友的观点,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知识,为汉字传承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根据网友的观点,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信息化与汉字传承的关系。(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汉字文化提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正确答案

(1)①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运用信息化工具,丰富汉字传承的手段和方式,为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提供科技支撑。(4分)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要加强书法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书法教育,以促进汉字的传承。(4分)③我们人人都应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汉字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为传承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2分)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信息化与汉字传承是矛盾的双方。(3分)②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信息化与汉字传承不同,二者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差异,各有特点。信息化的发展,导致了“汉字危机”的出现。(3分)③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信息化为汉字的保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汉字传承为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提供载体。(3分)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应将信息化与汉字传承有机统一起来,趋利避害。(3分)

(3)①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汉字文化传承。(2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关注汉字变化发展的实际,创新汉字文化传承手段和方式。(2分)

试题分析:(1)“提出合理化建议”说明该题是措施类题目,“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是该题的原理范围,学生对这部内容要熟练掌握和理解。促进汉字传承,需要发挥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每个人都要发挥文化传承的主体作用。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辩证关系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并能对信息化与汉字传承的辩证关系准确、全面解读,运用二者关系加以阐释。从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各自的含义、二者的关系等角度组织答案。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提出传承汉字文化的合理性建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的昆曲, 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然而,昆曲又是窘迫和无助的。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此说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

在保护昆曲艺术方面,我们应如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呢?

正确答案

(1)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这肯定是错误的。我们一方面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另一方面也要为它们的发展创造条件。为保护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昆曲艺术,正确的态度应该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文化创新既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使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成果而向前发展。纵观中外文化发展史,所有优秀文化成果之所以能够永垂青史,在于它们能够深刻地把握时代精神,倾听时代呼声,密切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从而给文化的创作与繁荣注入强大的生命力。昆曲的发展道路也应该是这样的。

此题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昆曲为背景,考查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要注意设问的限定词“如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应该着重回答文化创新与继承传统的关系。既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使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成果而向前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2011年9月23日,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青蒿素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这能刺激国际医药界用传统药物寻找全新化学结构的药物、发现已有化合物。国内和国际对中药的努力可能将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的。(3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把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正确答案

(1)屠呦呦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分)

(2)①继承优秀传统中医文化。我国中药发展要重视从中国传统医学中获得灵感。(3分)

②敢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积极借助于现代科技,开展中药研究,寻求中药发展的突破点。(3分)

③坚持文化的包容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进中药发展。(3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