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共2079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人们对城镇化、城市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传统文化会阻碍城市化,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就必须摧毁“旧的文化”。2012年5月初,记者调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但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正在消失或遭到破坏。为此,很多专家呼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地方的历史风貌惨遭破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多是些所谓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一些城镇、村庄甚至都变成了“同一张脸”,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材料二】有位专家在评价广东文化时说,在中国,许多文化都被中原文化同化,但粤文化2000多年来一直保持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广州的新型城市化建设,应该考虑到这三个传统。一是粤文化的传统。自赵佗以来,粤文化历时两千多年。比如五羊、花城、穗城,这些都是粤文化的根基。二是明清开埠以来,最早对外开放的传统。西方文化最早是以广东为门户进入中国的。最早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都是从广州进入的,伊斯兰教也与广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近代革命的传统。从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黄埔军校北伐,都是从广东开始的。
(1)有人认为,“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不可能兼顾的。”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知识评价此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谈谈广东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请你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知识,分析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如何把握“世界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传统文化的保护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②传统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③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做到二者兼顾。④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因此,在城市化中一些城镇、村庄不应变成了“同一张脸”,应保持各自特色。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粤文化与中原文化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明清以来粤文化面临着内与外的冲击、新与旧的交替。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广东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抓住了粤文化的自身传统,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自然界是物质的。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保护好传统村落等自然文化遗产。③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粤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明成果。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规律办事。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过程中,自觉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
材料一“中国蓝,蓝动天下”。这已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浙江卫视打响传媒品牌的野心。蓝色代表着“蓝海”,象征着浙江卫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江南文化品质的本色;地球上最大面积是蓝色的,海阔天空,蓝象征着生生不息、波澜壮阔和放眼天下。
材料二自确立“中国蓝”品牌战略以来,浙江卫视传统的人文主义重装上阵,以一种崭新的概念诠释“中国蓝”中那一笔“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推出的《浙江文化地理》等节目融合了天文、历史、地理等元素,综合了新闻、纪录片、电视散文等电视语言于一体,全景式展现浙江悠久人文历史和多样自然面貌的大型纪录片,呈现给观众非同一般的视觉观感和精神享受。
材料三:从省级卫视的第二方阵进入了全国三甲。浙江卫视采取了“巧取豪夺”的策略,坚持着“守正出奇”方针。“巧取”在于“用心机”,“豪夺”则是重金投入高收视电视剧;“守正”,就是把握导向,注意社会责任,正面正当,不违规,不搞庸俗化;“出奇”,则是出新招、怪招、险招。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浙江卫视“中国蓝”文化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浙江卫视的成功给其他文化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供了哪些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浙江卫视的“巧取豪夺”、“守正出奇”,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应该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坚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体现了“中国蓝”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江南文化品质的本色,体现了“中国蓝”具有区域性特点;)②浙江卫视传统的人文主义重装上阵,以一种崭新的概念诠释“中国蓝”,推出《浙江文化地理》等节目,呈现给观众非同一般的视觉观感和精神享受。体现了“中国蓝”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文化。③“海阔天空、生生不息、波澜壮阔、放眼天下”说明了“中国蓝”是一种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文化。
(2)①打造文化品牌,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这是文化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②打造文化品牌,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打造文化品牌,必须以创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为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打造文化品牌,必须十分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3)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要勤于“用心机”,敢于出“新招、怪招、险招”。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浙江卫视根据文化市场发展需要,对高收视电视剧舍得重金投入,扩大影响,打响品牌。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浙江卫视把握导向,注意社会责任,正面正当,不违规,不搞庸俗化就体现了这一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在河南的南阳等地农村,切实感受了种种新变化:网络在农村青年中已基本普及,许多青年改变了传统的上门拜年的老习俗,改用飞信、QQ等时髦的拜年方式。手机也早已成了绝大多数农民的“必备品”,很多村民还买了电脑,装了宽带。以前,在很多农村,过年时大家相聚的方式就是喝酒、打牌,现在像优秀影片展、村民才艺展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也开始流行。
材料二:邓州市地处河南西南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11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220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平均涨幅。春节期间,在邓州农村,许多农民一改往年拎礼吊子(猪羊肉)、送酒瓶子等送吃送喝的传统习俗,创新性地开始送“种子年礼”、“广告年礼”等,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要想增产增收必须依靠良种。以前走亲访友时常到商场买礼物,现在却喜欢到种子部门转一转,给亲戚挑选一些良种送过去。不少脑子活络的农民抓住送礼拜年的时机,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包装加工后,作为年礼送给亲戚朋友,既拜了年又巧妙宣传了自家的农产品。村民张焕富就把自家产的柴鸡蛋用盒子包装好,印上精美的图案,注明营养成分、产蛋时期和联系电话,然后送给亲戚朋友。由于美观大方,又有品味,因此很受欢迎,经朋友宣传后他家的柴鸡蛋供不应求。
(1)阅读材料,请你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为我国农村该如何迈上全新发展道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你认为推动该地文化生活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为该材料拟定一个新闻标题,并简要列出两点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坚持联系的观点,利用已有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充分看到现代化手段在实现农村致富过程中的优势所在;②坚持发展的观点,看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农业致富的过程中正确对待和解决困难,坚持发展的决心;③注重量变的积累,善于把握机遇促进事物的质变,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手段促成“三农”的跨越式发展;④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⑤善于把握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各地区具体情况,提出适宜于当地的发展方式与目标;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把握和解决主要矛盾,在致富路上突出重点方面;⑦坚持辩证否定观“扬弃”的观点,积极汲取发展过程中的有效经验,摒弃落后观念、过时做法,勇闯新路子。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作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先进县,邓州农民人均收入涨幅高于全国水平,说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文化活动,村民们在丰富起来的文化生活中自觉受到优秀先进文化的熏陶与感染;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村民们开始懂得信息致富、科技致富;④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推动了文化的广泛传播;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异彩丰呈。
(3)如:标题:展农村新面貌,谱文化新篇章。
提纲:①文化生活出现的新变化;②对于村民村貌产生的积极影响。
(只要立足文化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材料二第十一届西湖国际博览会于2010年11月7日落下帷幕。本届西博会成功举办了124个会议、展览和节庆活动,项目数量之多、内容之精彩、带动效应之显著,均创历届西博会之最。全面展现了“新杭州”、“新西湖”、“新运河”和南宋御街·中山路的新风采,展示了“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形象。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主要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举办西博会对杭州文化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举办西博会等会展活动,能有力推动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请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表显示,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消费奠定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
(2)①举办西博会有利于杭州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杭州通过举办会议、展览和节庆活动,全面展示了新杭州的形象,使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得以向全国和世界传播。②举办西博会有利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各种活动的举办以及对南宋御街·中山路等历史文物和建筑的修缮,使杭州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③举办西博会有利于杭州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新杭州”、“新西湖”、“新运河”和南宋御街·中山路的新风采以及“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使杭州文化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并进一步促进杭州文化的发展。
(3)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举办西博会等会展活动,为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的确能有力推动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②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杭州文化产业只有在正确认识、不断解决杭州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矛盾才能实现发展。所以,举办西博会等会展节庆活动是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