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共2079题
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
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士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浅谈当前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你认为如何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说明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材料二、材料三共同说明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民族精神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④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并将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谈到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的影响。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对观点一、二作简要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文化继承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前提,发展是要求,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是不科学的。(3)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正确的观点应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材料一某网站有一个年终文化盘点,名曰《2006,中国文化,瞬间贬值?》文中历数去年一些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攻击事件,如中医、阴历、中国龙、水墨画等,痛心疾首,十分愤怒。
材料二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10位哲学、教育学博士发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
材料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谈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及其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对待文化传统上,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要“洋为中用”,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2)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重要意义: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特征。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
(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者“断章取义”。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网上墓园”。在清明节,通过网上祭拜,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让清明扫墓这个古老的传统风俗,成为今天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情感的载体。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方兴未艾,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着清明文化的表达方式。2010年清明节期间,以“无尽的爱”纪念网站为例,平均每天有1万5千人登录祭扫。
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节及其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传统文化的首要特点就是继承性。清明节始于周代,流传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习俗继承的具体体现。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在25民族间盛行,具有相对稳定性。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目前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每个民族又各具特色,都起到了联系血脉情感的作用,这是鲜明民族性的体现。
(2)①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民族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②对待传统民族节日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不断地兴旺发达,我们个人才会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新的生活。③对待清明节及其祭拜形式的演变,我们还要做到在继承中发展,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不但要注意其形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精华的内容,不断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丰富新形式,增添新内容,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创造者。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