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共2079题
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
[ ]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正确答案
A
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必备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的人使用键盘书写,国人汉字手写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一代。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直接书写变成了间接书写,间接书写是一种简单化的书写,简单化往往也等于傻瓜化,就好像照相机一样,技术越发达,文字的录入方式就会越简单,而简单化在短期内必然会造成大量的遗忘,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很正常。”也有人认为“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潜含着民族记忆和文化烙印,蕴含着情绪浸染和生命体验。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相当于空气与水。越是基础的,就越容易被忽视。作为个体而言,汉字书写容量的增加和准确度的提高,不仅体现出文化水平的提升,更显示出文化传承的延续。作为社会而言,汉字手写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氛围的浓厚,则彰显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向心力和认同感。汉字的遗忘是不应该的。”
针对以上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你的理由。(12分)
正确答案
(12分) 观点一(赞同第一种观点)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③文化在创新中发展。汉字书写方式的创新推动了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④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每点3分,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观点二(赞同第二种观点)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载体。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文化只有在继承中才能发展。汉字手写有利于文华传承。
④汉字手写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每点3分,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该题首先要对题目中的两种观点准确解读,选择一种赞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即可。第一种观点看到了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从汉字书写、交流方式的变化加以分析。第二种观点重视手写汉字的巩固,从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上分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材料二:下面是广东省某中学高二(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就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的讨论,部分同学的观点摘录如下:
学生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学生乙:科技创新没有止境。
学生丙: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为人民服务。
学生丁:发展科学技术可以随心所欲。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同学对待科学技术的观点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促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①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待科学技术我们既要看到他能为我们带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要看到运用不当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技创新没有止境,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要把科学技术用于为人民服务。④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展科学技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发展科学技术不可以随心所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07年9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中华诵”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下面是A省和B省在此次活动中的做法。
A省教育厅发出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
B省的第一本国学地方教材——《〈弟子规〉新解》已通过省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对原文没有删节,并准备在新学年到来之际向全省中小学推广。
上述两种做法,你赞成哪一种,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赞同A省的做法。理由:①《弟子规》等启蒙读物对青少年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又有其时代局限性。②《弟子规》等启蒙读物中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和落后文化,会给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我们科学精神的培育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2)赞同B省的做法。理由: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完整阅读经典,能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②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切割,会破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会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3)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新的实际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家扶持和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