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的分别是

[ ]

A4,2

B3,2

C2,4

D3,4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曲线表示物质M生成物质N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ab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条件,则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动物体内有一个合成连锁反应:,如果F4酶失活,要使该动物能够正常生长,至少要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 ]

AX

BA

CX和C

DY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机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ad段表示在无机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条件,则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生成物的量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碍的信息是

[ ]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肠淀粉酶溶液的PH值由1.8调高至12的过程中,其催化活性表现为下图的(横坐标代表PH值,纵坐标代表酶催化活性)

[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B图一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的分别是

[ ]

A4,2

B3,2

C2,4

D3,4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义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一个双隔水槽,在中隔的中间有一小孔,在小孔处用半透膜(葡萄糖不能通过)将两槽完全隔开,左槽中装有麦芽糖溶液,右槽中装有蔗糖溶液,两侧的液面等高。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在左右槽中各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液。下面是一些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左槽液面上升②右槽液面上升③利用了酶的专一性④利用了酶的高效性⑤利用了酶的催化特性⑥利用了麦芽糖酶的蛋白质的特性

[ ]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①有多种酶参与②最适合pH是7③最适温度是40℃④50℃时酶逐渐失活⑤0℃时酶逐渐失活

[ ]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曲线Ⅰ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为酶催化反应效率关系图:A→B代表酶催化效率坐标,0到100%;A→C代表温度坐标,0到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到pH=14的范围。则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JH和HK可以用来体现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不同酸碱溶液环境下的反应特点

BKG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EF范围内

CGK和HK所代表的某酶的催化效率差异,其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D某酶因为温度改变从JH偏移为JG,那么在AE和EC之间各有—个温度取值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生命历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