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 共13256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为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因此矿质元素镁影响叶绿素的合成,A正确;
B、黄化苗中无叶绿素,但存在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使得叶片呈现黄色,B正确;
C、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所以也就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C正确;
D、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D错误.
故选:D.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故A错误;
B、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故B正确;
C、碳酸钙能中和液泡中酸性物质,防止色素被破坏,故C错误;
D、快速研磨,可防止溶解于酒精中的色素挥发,故D错误.
故选:B.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A
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B
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
C
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解析
解:(1)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A中未加CaCO3,导致部分叶绿素被破坏,所以溶液颜色为黄绿色.
(2)B中加入了SiO2和CaCO3,但研磨得到的叶绿素等色素不能溶于蒸馏水中,所以溶液几乎无色.
(3)C中加入了SiO2和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酒精中,所以溶液为深绿色.
故答案为:
(1)A 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2)B 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
(3)C 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是低倍物镜,乙是高倍物镜,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视野变暗,A正确;
B、图②左侧的胚芽鞘在右侧光照射下会向光弯曲生长(右),右侧的胚芽鞘无论有无单侧光都会向右弯曲生长,B正确;
C、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C正确;
D、新鲜菠菜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Mg是叶绿素的成分,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在缺镁培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番茄叶片叶绿体中叶绿素缺失,靠近滤液细线的2条色素带消失,只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色素带,与图④不相符,D错误.
故选:D.
如图为植物体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图解,请据图作答.(示例:[⑨]Pi)
(1)以新鲜绿叶为原料提取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______,我们学会了使用______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2)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后,能量首先储存到②中,最终储存到[______]______中.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______.
(3)④被彻底氧化分解的最终代谢产物是[______]______.若⑧是ADP,⑨是Pi,请写出的⑦分子结构简式______.
(4)请为图中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列举出两个实例:(少于两个不得分)______.
正确答案
丙酮
纸层析
4
糖类
淀粉
⑤
CO2和H2O
A-P~P~P
正确即可,少于两个不得分
解析
解:(1)提取色素时,由于色素是有机物,能够溶于有机溶剂中,所以色素可以溶解在丙酮或无水乙醇中;分离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2)光能首先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H]中,然后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植物细胞中多糖中的储能物质是淀粉.
(3)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所以氧化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⑦是ATP,含有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二个高能磷酸键,结构式为A-P~P~P.
(4)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例如吸收矿质元素、合成蔗糖等化合物.
故答案为:(1)丙酮 纸层析(或其他正确的表述)
(2)[4]糖类(或写糖分子的通式) 淀粉
(3)[⑤]CO2和H2O A-P~P~P
(4)正确即可,少于两个不得分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
B、用低倍镜观察就能看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B正确;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正确;
D、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D正确.
故选:A.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看到滤纸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中位于中间的两色素带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最终形成了四条颜色不同的色素带,从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如下图所示:
所以位于中间的两色素带是叶黄素与叶绿素a.
故选:B.
洋葱是中学生物学实验常用材料之一,如图为用洋葱进行实验的部分步骤及某同学在实验中绘制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注:只画出洋葱细胞中部分染色体),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提取洋葱叶片(提示:与新鲜菠菜叶片中的色素种类和含量相同)内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______;图中②表示同学们制备的符合要求的滤纸条及画出的标准滤液细线,甲同学将该滤纸条放入层析液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出现色素带,用同一层析液做实验的乙同学的滤纸条上色素却分带明显,甲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乙同学的滤纸条上色素带呈蓝绿色的色素名称是______.
(2)图中由③~④的主要实验步骤是解离→______→______→制片.⑤表示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高倍镜下清晰观察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______方向移动,使符合要求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此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______.请按照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时间先后,写出分裂期的细胞进行分裂的顺序______(填字母).
(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0.3g/mL蔗糖溶液(加一些红墨水)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表皮细胞______部位呈红色.
正确答案
二氧化硅、碳酸钙
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叶绿素a
漂洗
染色
右上
1:2:2
A→D→C→B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
解析
解:(1)提取洋葱叶子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碳酸钙(保护色素)和二氧化硅(加速研磨).层析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层析时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滤纸条上色素带呈蓝绿色的色素名称是叶绿素a.
(2)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相反,要清晰观察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需观察中期的细胞,此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将装片向右上方向移动,使符合要求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中期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比为 1:2:2.
(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0.3g/mL蔗糖溶液(加一些红墨水)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使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部位呈红色.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硅、碳酸钙;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叶绿素a;
(2)漂洗;染色;右上;1:2:2; A→D→C→B;
(3)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
提高蔬菜的产量是近年来作物研究的热点.某科研小组利用下表所示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探究了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菠菜中的色素常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理由是______,在实验过程中有时可加入细砂代替SiO2,目的是______.
(2)请将叶绿素b的含量在图1中用柱状图表示出来.______
(3)在其他环境因素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浓度为0.2mmol/L与0.1mmol/L的NaHS03溶液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相比较,前者光补偿点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前者光饱和点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假设光合作用产物都是葡萄糖,每克叶片每小时最大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__g.
(4)适宜浓度的NaHSO3溶液可促进菠菜光合速率的提高,据图分析,可能原因主要是______,从而提高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要用有机溶剂,因为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SiO2,可以用细砂,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2)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以叶绿素b的含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的含量,据此可计算并画出叶绿素b含量的柱状图.
(3)浓度为0.2 mmol/L与0.1 mmol/L的NaHS03溶液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相比较,前者的光合速率大于后者的,所以光补偿点较小,光饱和点较大.据题意可知,当NaHSO3溶液浓度为0.5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最大,为0.04 mol•g-1•H-1,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12H2OC6H12O6+6O2+6H2O,可知产生的葡萄糖量为(0.04/6)×180=1.2 g.
(4)据图可知,适宜浓度的NaHSO3溶液可促进菠菜光合速率的提高,可能原因是其提高了叶绿素a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光能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使研磨更充分
(2)如图所示
(3)小于 大于 1.2
(4)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 能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利用率
解析
解:(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要用有机溶剂,因为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SiO2,可以用细砂,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2)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以叶绿素b的含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的含量,据此可计算并画出叶绿素b含量的柱状图.
(3)浓度为0.2 mmol/L与0.1 mmol/L的NaHS03溶液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相比较,前者的光合速率大于后者的,所以光补偿点较小,光饱和点较大.据题意可知,当NaHSO3溶液浓度为0.5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最大,为0.04 mol•g-1•H-1,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12H2OC6H12O6+6O2+6H2O,可知产生的葡萄糖量为(0.04/6)×180=1.2 g.
(4)据图可知,适宜浓度的NaHSO3溶液可促进菠菜光合速率的提高,可能原因是其提高了叶绿素a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光能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使研磨更充分
(2)如图所示
(3)小于 大于 1.2
(4)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 能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利用率
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甲同学没有加入无水乙醇,因为色素不溶于水,所以得不到色素带,如图中②;
乙同学操作正确,所以色素带正常,如图中④;
丙同学没加入CaCO3,研磨使色素被破坏,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如图中①;
丁同学没加SiO2,研磨不充分,所有色素含量都少,如图中③.
故选:B.
以下描述中正确的选项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实验中,由于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所以位于在滤纸最上方,A错误;
B、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经过间期复制后基因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初级卵母细胞仍然是二倍体细胞,B错误;
C、精细胞、神经细胞是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所以没有细胞周期,但是却具有代谢能力,所以体内的化学成分不断更新,C正确;
D、甲苯可以溶解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因此制备细胞膜时不能使用甲苯,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方法,A正确;
B、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会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B正确;
C、本实验不要求对色素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C错误;
D、本实验同时还能探索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D正确.
故选:C.
研磨绿叶时加入无水酒精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体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所以一般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来提取色素,A正确;
B、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色素,B错误;
C、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C错误;
D、使叶绿素从四种色素中分离出来用的是层析液,D错误.
故选:A.
甲醛是新房装修后产生的一种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某科研小组以三种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为对象,测定它们在甲醛环境下、24h后相关数据变化.请分析回答:
(1)测定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①研磨提取叶绿素过程中,可加入______以防止色素被破坏.若要将叶绿素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这两种色素分离开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②若要通过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新装修好的房子内甲醛污染程度,可选用这三种植物中的
______为佳.
(2)测定环境中甲醛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
①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自变量是______.
②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为更直观反映实验结果,请将上表中三种植物实验前、后甲醛浓度的变化数据转化为柱状图.
______
④为避免实验误差,可通过进行______实验来提高准确性.
正确答案
解:①研磨提取叶绿素过程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采用纸层析法将叶绿素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这两种色素分离开来.
②根据表格2分析,吊兰甲醛浓度下降量较大,则观察吊兰叶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新装修好的房子内甲醛污染程度.
(2)①根据表格2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三种观叶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自变量是植物品种.
②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吊兰对甲醛吸收能力最强,广东万年青对甲醛吸收能力最弱.
③为更直观反映实验结果,请将上表中三种植物实验前、后甲醛浓度的变化数据转化为柱状图.
④为避免实验误差,可进行重复实验来提高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
(1)①CaCO3 纸层析法 ③吊兰
(2)①比较三种观叶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 植物品种
②吊兰对甲醛吸收能力最强,广东万年青对甲醛吸收能力最弱 或:三种观叶植物对甲醛吸收能力的大小
关系是:吊兰>龙舌兰>广东万年青
③重复实验
解析
解:①研磨提取叶绿素过程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采用纸层析法将叶绿素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这两种色素分离开来.
②根据表格2分析,吊兰甲醛浓度下降量较大,则观察吊兰叶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新装修好的房子内甲醛污染程度.
(2)①根据表格2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三种观叶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自变量是植物品种.
②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吊兰对甲醛吸收能力最强,广东万年青对甲醛吸收能力最弱.
③为更直观反映实验结果,请将上表中三种植物实验前、后甲醛浓度的变化数据转化为柱状图.
④为避免实验误差,可进行重复实验来提高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
(1)①CaCO3 纸层析法 ③吊兰
(2)①比较三种观叶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 植物品种
②吊兰对甲醛吸收能力最强,广东万年青对甲醛吸收能力最弱 或:三种观叶植物对甲醛吸收能力的大小
关系是:吊兰>龙舌兰>广东万年青
③重复实验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和溶解度最小的色素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图)
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最宽:叶绿素a;最窄:叶绿素b.
所以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小的是叶绿素b.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