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 共13256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芬蓝或澄清的石灰水溶液检测,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不能用于检测二氧化碳,A错误;
B、叶绿体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所以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可用其它有机溶剂代替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B正确;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C错误;
D、鉴定蛋白质时,应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D错误.
故选:B.
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90%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胡萝卜素,A错误;
B、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正确;
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绿素a,C错误;
D、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所以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D正确.
故选:BD.
下列实验中,其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滤液要用毛细胞吸管画到滤纸条上,一次画完待干燥后,再重复几次,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接触层析液,A错误;
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设置不同温度梯度的低温进行实验可以确定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温度,B正确;
C、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中,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能溶解DNA,去除不能溶解的杂质,获得较纯净的DNA,C正确;
D、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浓度,应用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分别处理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D错误.
故选:BC.
如图表示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三个实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A表示提取洋葱叶绿绿体中色素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加______外,还需加入少量的碳酸钙和石英砂.步骤B表示在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上操作,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出观的现象如图中①所示,其中色素带从上到下第3条的颜色是______.
(2)用洋葱根做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______部位的细胞;C表示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该步骤包括______.
(3)假设图②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分析发生此现象的内因是______,在图中m处充满着______,某学生在进行D步骤时,发现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______致细胞死亡.
(4)在利用洋葱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提纯后用______试剂并在沸水浴条件下进行DNA的鉴定.
正确答案
解:(1)提取绿叶中色素时,需要加入丙酮、SiO2、CaCO3,其中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纸层析分离得到四条色素,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颜色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2)用洋葱根做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3)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质壁分离过程要保持细胞是活的,否则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所以进行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4)利用洋葱提取DNA时,需要加入洗涤剂瓦解细胞膜,并加入食盐,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并促进DNA的溶解.收集研磨液,提纯后用二苯胺试剂并在沸水浴条件下进行DNA的鉴定.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 蓝绿色
(2)分生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外界溶液 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4)洗涤剂和食盐 二苯胺
解析
解:(1)提取绿叶中色素时,需要加入丙酮、SiO2、CaCO3,其中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纸层析分离得到四条色素,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颜色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2)用洋葱根做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3)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质壁分离过程要保持细胞是活的,否则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所以进行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4)利用洋葱提取DNA时,需要加入洗涤剂瓦解细胞膜,并加入食盐,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并促进DNA的溶解.收集研磨液,提纯后用二苯胺试剂并在沸水浴条件下进行DNA的鉴定.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 蓝绿色
(2)分生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外界溶液 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4)洗涤剂和食盐 二苯胺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可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A正确;
B、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的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目的是解离;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实验中用的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由上我们可推知两个实验中的盐酸都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染色,细胞都失去活性,B错误;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分离和提纯细菌,但前者不能计数,C正确;
D、蔗糖溶液浓度由0.3g/mL升到0.5g/mL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效果会更明显,但因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细胞不复原,D错误.
故选:AC.
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
②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细胞
③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并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④检测CO2产生的多少可以使用重铬酸钾,看产生灰绿色的时间长短
⑤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①错误;
②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②正确;
③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并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立不会出现大量气泡,因为高温条件下酶失去活性,③错误;
④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成灰绿色,④错误;
⑤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自变量,⑤错误.
故选:A.
纸层析时用到的层析液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素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A错误;
B、叶绿素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石油醚用于层析液,B正确;
C、70%的乙醇用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C错误;
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需要盐酸,D错误.
故选:B.
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在滤纸最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用层析液进行分离,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也不同,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扩散速度最大,位于滤纸条的最上面.所以滤纸条由上到下的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是最多的,所以在滤纸条上最宽.
故选:C.
如果没有丙酮和菠菜叶,要保证分离后色素带清晰,可用来替代的最佳实验材料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酒精来替代丙酮,麦苗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可用来替代菠菜.
故选:A.
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试验中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错误;
B、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观察,选择撕取紫色洋葱的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因为外表皮呈现紫色,不用染色即可清楚观察实验现象,B正确;
C、由于酵母菌种群数量庞大,种群个体绝对数量的统计费时、费力,也不现实,取样调查则简单有效,但是取样调查要做到随机性.将酵母菌培养液摇匀(搅匀)后随机取样进行计数,并依此推断出单位体积或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C正确;
D、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此探究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果胶酶的用量,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各实验组应该保持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变量相同,D正确.
故选:A.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色素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3、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
因此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
故选:B.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以下有关中学生物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蔗糖不论是否水解,都不与碘液呈现颜色反应,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A错误;
B、胸腺嘧啶是DNA的碱基,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3H标记的胸腺嘧啶和3H标记的尿嘧啶处理成熟的叶肉细胞,由于叶肉细胞不进行分裂,即核不再复制,所以-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细胞核中不会有放射性,B错误;
C、色素的提取的原理是的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分离的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不同,C正确;
D、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否产生CO2来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错误.
故选:C.
(2015秋•天津校级月考)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于防止色素被破坏的试剂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少量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便于色素完全释放,A错误;
B、酒精作为提取液,可溶解色素,使色素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B错误;
C、加入少量CaCO3,可以中和细胞内的有机酸,防止有机酸夺取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破坏,从而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C正确;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不需要盐酸,D错误.
故选:C.
玉米为一年生植物.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请分析回答:
(1)有研究者提出:玉米叶片为黄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取等质量的黄绿色叶片和正常的绿色叶片,分别加入______作为提取液,研磨、过滤得到滤液;再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若黄绿色叶片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如图中的______(填“甲”或“乙”)所示,则说明上述假设成立.
(2)研究者对上述变异有两种假设:
假设1: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酶的基因(M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2: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研究者让H品种玉米进行单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结种子再种植,子一代中叶片黄绿色有125株,叶片绿色有335株.
①上述性状分离结果可用假设______解释.假设2所述的变异属于______变异.
②若假设1成立,则叶片黄绿色变异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检测该变异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测交实验,理由是______.
③提取黄绿色植株的DNA,利用PCR技术进行特异性扩增,若能扩增出M基因片段,则证明假设2不成立.
(3)若绿色玉米种植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也会出现黄绿色玉米植株,此现象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变异.
正确答案
解:(1)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故可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进行提取.玉米叶片为黄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甲图各色素含量正常,乙图叶绿素含量减少,故乙图所示符合题意.
(2)①由题意知,子一代中叶片绿色:黄绿色=3:1,推测假说一符合题意.染色体片段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若为染色体片段丢失,则也会出现子一代中叶片绿色:黄绿色=3:1的比例.
②若发生基因突变,根据题意,子一代中叶片绿色:黄绿色=3:1,黄绿色的突变植株应为隐性突变,由题意知,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故不能得到隐性纯合的成熟个体,所以不能进行测交实验.
③假设2的内容为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故黄绿色植株不应含有M基因,若要证明假说二不成立,就要提取黄绿色植株的DNA,用PCR技术进行扩增,若能扩增出M基因片段,则假说二不成立.
(3)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土壤中缺乏镁元素,造成叶绿素含量减少,也会出现黄绿色玉米植株,属于因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或丙酮) 乙
(2)①1和2 染色体结构
②隐性 不能 黄绿色植株开花前死亡(无隐性纯合的成熟个体)
(3)属于
解析
解:(1)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故可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进行提取.玉米叶片为黄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甲图各色素含量正常,乙图叶绿素含量减少,故乙图所示符合题意.
(2)①由题意知,子一代中叶片绿色:黄绿色=3:1,推测假说一符合题意.染色体片段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若为染色体片段丢失,则也会出现子一代中叶片绿色:黄绿色=3:1的比例.
②若发生基因突变,根据题意,子一代中叶片绿色:黄绿色=3:1,黄绿色的突变植株应为隐性突变,由题意知,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故不能得到隐性纯合的成熟个体,所以不能进行测交实验.
③假设2的内容为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故黄绿色植株不应含有M基因,若要证明假说二不成立,就要提取黄绿色植株的DNA,用PCR技术进行扩增,若能扩增出M基因片段,则假说二不成立.
(3)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土壤中缺乏镁元素,造成叶绿素含量减少,也会出现黄绿色玉米植株,属于因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或丙酮) 乙
(2)①1和2 染色体结构
②隐性 不能 黄绿色植株开花前死亡(无隐性纯合的成熟个体)
(3)属于
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在滤纸上扩散的距离最近,即最下面的色素带是叶绿素b,A正确;
B、番茄是红色,斐林试剂和还原性糖发生颜色反应呈现砖红色,两者会发生混淆,B错误;
C、成熟的叶表皮细胞中不含色素,观察的现象不明显,C错误;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因为用碘液鉴定后,两组实验现象相同,不能判断淀粉酶是否水解蔗糖,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