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粉末A中硫粉过量的原因是                                   

(2)反应在“惰气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3)操作①是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即可持续进行,说明__________;

(4)操作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         。也可改用加入__________

(5)操作③稀H2SO4煮沸的目的是                                   

(6)为证明产物中铁的价态,对D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是                     

正确答案

(1)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C中的铁粉与H2SO4反应,生成Fe2干扰实验。(2)防止环境中的O2参与反应

(3)硫和铁粉反应是放热的

(4)除去混合物中的硫粉

3S+6KOH2K2S+K2SO3+3H2O  CS2

(5)防止H2SO4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2

(6)加入煮沸的KSCN溶液.看是否变为血红色溶液

只要搞清设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结合硫和铁反应的特点,注意空气的氧化性,即可迎刃而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变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O2、CO2  H2O

(2)H2O  SO2、CO2

(3)SO2、CO2  H2O

实验的目的是要将三种气态产物:SO2、CO2和H2O一一验证出来,由题中所给的各种装置可知:装置①是反应管,可用于验证水蒸气;装置②中有品红试液,是用来验证SO2的;装置③中装有澄清石灰水,可用来验证CO2。由于②③装置中所盛的均为水溶液,气流经过后一定会带出水蒸气,SO2和CO2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必须先用①装置验证水蒸气,然后检验SO2和CO2,检验CO2,必须经过装置②验证和除去SO2后再进入装置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这是因为过氧化氢是二元弱酸(H2O2H++)消耗了OH-,而使酚酞褪色;乙同学认为,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红色消失。试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验证甲、乙两同学的解释哪个正确。

(3)久置的油画的白色部位(化学成分为PbSO4)常会变黑(化学成分为PbS),用双氧水擦拭后又可恢复原貌,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D (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溶液重新变红,则甲同学的解释正确;如果溶液不变红,则乙同学的解释正确

(3)PbS+4H2O2====PbSO4↓+4H2O

(1)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Cl2需加热,Zn和稀H2SO4反应制H2,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A、B不能用此装置进行实验。

(2)甲同学认为是因为H2O2消耗了OH-,使酚酞褪色,那么补充大量的OH-,看溶液是否又变红,可证明甲观点是否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答: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C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除尽            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正确答案

(1)反应前先用小火加热烧瓶,B、C、D瓶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会升到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2H2SO4+C2H2O+2SO2↑+CO2

(3)A:无水硫酸铜。检验H2O  B:品红溶液。检验SO2 C:酸性KMnO4溶液。SO2  D: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褪尽。(或不褪色,或不褪成无色)。

本题的考点有:对较复杂的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检验浓H2SO4与木炭粉加热时得到的全部反应产物;同时通过对CO2的检验考查考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思维的严密性。

对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本题中,由于装置比较大,双手的热量不足以使整个装置中气体膨胀,效果不显著,因而在B、C、D洗气瓶的导管口见不到气泡冒出,如果同学们明白检验装置气密性应用的原理,很容易会想到,在反应前用小火加热(或其他方法),使瓶内空气迅速膨胀,导致气泡从洗气瓶的导管中冒出,停止加热后,烧瓶冷却,瓶内压力减小,产生负压,水会升到洗气瓶的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由此证明装置不漏气。

浓H2SO4与木炭反应生成H2O(g),SO2(g),CO2(g)三种气态物质,根据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其中的H2O(g),白色无水CuSO4吸水后变为蓝色CuSO4·5H2O;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由于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这时一定要注意,要证明气体中有CO2,先要确认气体中已经不再有SO2。因此在装置中,容器A中的试剂是无水CuSO4、B中是品红溶液、D中是澄清石灰水。由于酸性KMnO4溶液具体强氧化性,而SO2具有还原性,两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C中可加入酸性KMnO4溶液,用来除去剩余的SO2气体。在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酸性KMnO4溶液的颜色不褪尽。这样才能说明气流中的SO2已经除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只能是由于气体中有CO2。(如果考生回答在C中加入品红溶液,用于检查气流中的SO2是否除尽,且实验时C中品红溶液的颜色不褪尽,也可认为是正确的。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处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第一步是用Na2SO3水溶液吸收SO2;第二步是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水蒸气副产品。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2)        

正确答案

(1)Na2SO3+SO2+H2O2NaHSO3

(2)2NaHSO3Na2SO3+SO2↑+H2O

(1)Na2SO3+SO2+H2O2NaHSO3

(2)2NaHSO3Na2SO3+SO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对炭与浓硫酸的反应的产物进行验证,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中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要验证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用BCDE装置进行验证,所用药品如下

其中B装置中的药品为       ,其作用是                   ;

C装置中的药品      ,其作用是                                   ;

D装置中的药品      ,其作用是                                  

E装置中的药品       ,其作用是                                   。

正确答案

(1)C+H2SO4(浓)CO2↑+SO2↑+H2O

(2)A,检验二氧化硫;B,除去二氧化硫;A,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C,检验二氧化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6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各取适量固体试剂分别加入6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检出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2)分别取未检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检出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2支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检出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3)鉴别余下未检出物质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6种固体全部溶解,5支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1支试管中得到蓝色溶液  CuSO4

(2)Ba2++====BaSO4↓  Cu2++2OH-====Cu(OH)2↓,Cu2++====CuCO3↓  BaCl2

(3)分别取(2)中能产生蓝色沉淀的两种溶液,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是NaOH溶液。再分别取少量未检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Na2SO4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NH42SO4溶液

本题是只提供蒸馏水而无其他试剂的鉴别题,解答时应根据溶液的颜色和离子的特征反应来鉴别。已鉴别出的溶液可作鉴别其他物质的试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硫酸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原料,至201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硫酸产能最高、产量最大的国家。

(1)18.4mol/L(质量分数0.98,密度1.84g/cm3)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用于吸收潮湿气体中的水蒸气。当浓硫酸浓度降到16 mol/L(密度1.8g/cm3)以下时,则失去干燥能力。

①16 mol/L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②50mL质量分数为0.98的浓硫酸作为干燥剂时,最多可吸水              g。

(2)将铁粉与硫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反应所得的固体M 9.920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收集到气体2.688 L(换算到标准状况),质量为3.440 g。则固体M的成分为

         (写化学式),其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3)当代硫酸工业大多用接触法制硫酸(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0)。

①为使黄铁矿煅烧充分,常通入过量40%的空气,则煅烧后炉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②将①中的炉气经净化除尘后直接送入接触室,流量为1.00m3/s,从接触室导出气体的流量为0.95m3/s(同温同压下测定),则SO2的转化率为                %。

(4)接触法制硫酸排放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循环利用)和混合铵盐。为测定此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如下:

铵盐质量为10.000 g和20.000 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

铵盐质量为30.000 g时,浓硫酸质量增重0.680 g;

铵盐质量为40.000 g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①计算该混合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计算上述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1)(4分)① 0.87;②11.63;(每小题2分)

(2)(3分)FeS、Fe(1分),21:10;(2 分)

(3)(4分)① 0.11;② 92.5%;(每小题2分)

(4)(5分)

①设:NaOH为amol,NH4HSO4为xmol, (NH42SO4为ymol。

则有:

解得:a=0.232

x=0.064

y=0.02

(3分)

 (2分)

(1)(4分)①

②由溶质质量守恒

50ml×1.84g/ml×0.98=16mol/l×(50ml×1.84g/ml+mg)/1.8g/ml×98g·mol-1

m=11.63g

(2)(3分)FeS、Fe(1分),21:10;(2 分)

Fe+SFeS

FeS+H2SO4=FeSO4+H2S↑

Fe+H2SO4=FeSO4+H2↑,

n(气)= 2.688 L/22.4l·mol-1=0.12mol

n(H2S)+n(H2)=0.12mol

n(H2S)×34g·mol-1+n(H2)×2 g·mol-1= 3.440 g

n(H2S)=n(FeS)=0.1mol,n(H2)=0.02mol,

m(Fe):m(S)=(9.920g-0.1mol×32g·mol-1):( 0.1mol×32g·mol-1)=21:10

(3)(4分)① 0.11;② 92.5%;(每小题2分)

①4FeS2+11O22Fe2O3+8SO2,

通入过量40%的空气,则煅烧后炉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8÷(11×4+11×40%×5+8)×100%=8÷74×100 %=11%

②      2 SO2  +    O2    2SO3     △V

2        1                 1

0.1m3/s   0.05m3/s         1.00m3/s―0.95m3/s

SO2的总体积:1.00m3/s×8÷74×100 %="0.108" m3/s,

SO2的转化率为0.1m3/s÷0.108 m3/s×100%=92.5%

(4)(5分)

①设:NaOH为amol,NH4HSO4为xmol, (NH42SO4为ymol。

则有:

解得:a=0.232

x=0.064

y=0.02

(3分)

 (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硫化氢气体可与溴水反应生成硫,下图是用来制取硫化氢并比较硫元素、溴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装置。

(1)将下列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大火加热使硫沸腾与H2化合;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停止加热并做善后处理。

(2)装置(Ⅰ)中制氢气不直接用稀硫酸与锌反应,而将浓H2SO4滴入水中,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挤压胶头滴管使浓H2SO4滴入试管,并检验H2的纯度

③待装置(Ⅲ)中的溴水褪色,并产生浑浊时撤去导管

(2)利用浓H2SO4溶于水时放出的热,加速H2的生成

(3)溴水褪色,产生淡黄色浑浊 溴的非金属性比硫强Br2+H2S====S↓+2H++2Br-

由于H2S有毒,H2易燃易爆,因此操作的第一步应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和检验H2的纯度,反应结束时,为防止(Ⅲ)内液体被倒吸,应先撤去导管再停止加热 。用浓H2SO4与用稀H2SO4的区别在于浓H2SO4有一个稀释的过程,其稀释时放出大量热,可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标准状况下,SO2和O2混合气体500 mL,通过灼热V2O5层后,体积变为450 mL(恢复到原状况),将此450 mL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溶液增重0.985 g,求原混合气体中SO2的质量。

正确答案

0.961 g

(1)根据反应2SO2+O22SO3,在标准状况下SO3为固态,利用差量法,可假设参加反应的SO2为x mL,则有如下关系:

2SO2+O22SO3   减少体积(ΔV)

2                          3

x                     (500-450)

,x= mL,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为n(SO2)=×10-3 mol;据此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n(SO3)=×10-3 mol。

(2)NaOH溶液吸收的气体物质为未参加反应的SO2和生成的SO3,因此未参加反应的SO2的质量为(0.985-×10-3×80) g。

(3)原SO2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SO2与剩余SO2的质量之和,即m(SO2)= ×10-3×64+0.985-×10-3×80="0.961" g。

下一知识点 : 氨硝酸硫酸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和氮的氧化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