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设计一个只用BaCl2溶液及试管鉴别Na2SO3溶液和稀H2SO4的实验步骤。简要写出操作和实验结论。

正确答案

各取试样适量,分别置于两支试管A、B中。分别向A、B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静置,将A中上层清液注入B中,若B试管中沉淀溶解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说明B中原来加入的是Na2SO3溶液。A试管中则是稀H2SO4;若试管B中无明显现象,则证明试管B中原来加入的是稀H2SO4,试管A中加入的就是Na2SO3溶液。

B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和稀H2SO4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BaSO3和BaSO4。但前者溶于酸而后者不溶于酸。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工业制CuSO4时,不是直接用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再不断由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好处是:

(1)                                                            

(2)                                                            

正确答案

(1)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SO2(2)消耗的硫酸少

用浓硫酸为原料时按如下方程式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该反应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SO2,严重污染大气。用稀硫酸和空气为原料时按如下总方程式反应:Cu+1/2O2+ H2SO4CuSO4+ H2O,该反应中没有有毒气体产生,不污染大气。另外,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铜时,消耗的硫酸也较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按要求分别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验证实验。

(1)验证钠和镁的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硫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把一小块钠和镁条分别投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钠能剧烈反应,镁无明显现象

(2)把氯水滴入氢硫酸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根据硝酸和硫酸所具有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         

(2)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发现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         

(3)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与铜反应,反应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显示出         

正确答案

(1)A (2)B  (3)D 

(1)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即吸收水分,故表现吸水性;

(2)浓硫酸使纸中的H、O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故表现脱水性;

(3)铜为不活泼金属,能反应说明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同时生成盐和水,则表现出酸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       ;C       ;D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       (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正确答案

(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①Ⅰ

 

③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 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 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1)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氯气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B中导管是长进短出,装置C中导管是短进长出,则B,C装置能用于收集氯气的只能是装置B。装置D中盛有的稀NaOH溶液,能够吸收Cl2及挥发出的HCl。(2)实验室中可用铜与稀硝酸制取NO,因NO极易被氧化,所以收集NO不能用排空气法,应用排水法收集,可选用图I作制取NO气体的简易装置。A为NO的发生装置,加入的物质为铜屑和稀硝酸;B为排水法收集NO气体的装置,加入的物质为水;C主要是接收B中排出的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中盛有品红溶液,B中盛有NaOH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A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气体,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A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后,再加热A,A中的溶液______(填“能”或“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如果A中盛的是氨水,B中盛的是无色酚酞溶液,微热A,B中溶液会变为红色,则此时表现氨水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4)如果A中盛的是浓硫酸,加入铜,加热反应,此反应中表现浓硫酸的酸性和______性。

(5)如果A中盛的是盐酸,加入铜粉,为了让铜粉溶解,可以加入Na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8H===3Cu2+2NO↑+4H2O,请用单线桥标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正确答案

(1)红色褪去

(2)不能

(3)挥发性 碱性

(4)强氧化

(5)3Cu+2N2e×3O+8H===3Cu2+2NO↑+4H2O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也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后再加热,溶液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用单线桥标出Cu和HNO3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如下:

3Cu+2N2e×3O+8H===3Cu2+2NO↑+4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金刚石、SiC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

(1)碳与短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Q是____________,R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________。

(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质为Si和SiO2。现将20.0 g 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 mol氢气,过滤得SiC固体11.4 g,滤液稀释到1 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Na还原CCl4的反应、Cl2与H2O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

②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

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

正确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ⅣA族氧(或O)

(2)过滤 水(或乙醇)

(3)Si+2OH+H2O=SiO32-+2H2↑0.17 mol·L-1

(4)③④

(1)由题意可知Q为O(氧),形成的化合物R为CO2,其电子式为:。(2)因为CCl4为液体,C和Na都为固体,所以用过滤法分离;除去C(金刚石)中的Na可以用水或乙醇。(3)混合物中的Si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由于杂质SiO2也能生成Na2SiO3,所以可先求混合物中SiO2的质量,再求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

Si~ 2H2

28 g    2 mol

1.4 g  0.1 mol

m(SiO2)=20.0 g-11.4 g-1.4 g=7.2 g

n(SiO2)=0.12 mol

所以n(Na2SiO3)=n(Si)+n(SiO2)=+0.12 mol=0.17 mol

c(Na2SiO3)==0.17 mol·L-1

(4)①中Cl2与H2O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②中水晶熔化克服的是共价键,干冰熔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两者不同;③④说法正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一瓶无色干燥的混合气体,可能由HCl、NO、NO2、CO2、NH3、H2、O2、Cl2中的几种混合而成,根据下列实验现象:

①把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气体体积明显减小;②再通过碱石灰时,体积又明显减小;③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则:

(1)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                        

(2)一定不存在                                

(3)可能存在                                  

正确答案

(1)NH3  CO2  NO   (2) NO2  Cl2  HCl  O2 (3)H2(每空2分)

试题分析:气体无色,表明不含NO2、Cl2气体;把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气体体积明显减小,表明一定含有NH3,因为含有氨气,所以一定不含有氯化氢;再通过碱石灰时,体积又明显减小,一定含有CO2,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表明气体中一定含有NO,一定不含有O2。H2的有无无法确定。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回答下列化工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1)若从下列四个城市中选择一处新建一座硫酸厂,你认为厂址宜选在       的郊区(填标号)。

(2)CuFeS2 是黄铁矿的另一成分,煅烧时CuFeS2转化为CuO、Fe2O3和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通常用                 吸收SO3

(4)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 ΔH <0,现将0.050 mol SO2和0.030 mol O2充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反应后容器压强缩小到原来压强的75%,则该条件下SO2的转化率为         ;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               

(5)由硫酸厂沸腾炉排出的矿渣中含有Fe2O3、CuO、CuSO4(由CuO与SO3在沸腾炉中化合而成),其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随沸腾炉温度不同而变化(见下表)

 

已知CuSO4在低于660 ℃时不会分解,请简要分析上表中CuSO4 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                                                                                                                                                                                                                       

(6)在硫酸工业尾气中,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处理方法可用         (填名称)吸收,然后再用硫酸处理,重新生成SO2和一种生产水泥的辅料,写出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C

(2)4CuFeS2+13O24CuO+2Fe2O3+8SO2

(3)98%的浓硫酸

(4)80% 1.6×103

(5)SO2转化为SO3是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左移,SO3物质的量减少,所以CuSO4的量减少(或温度升高,SO3物质的量减少,故CuSO4的量减少)

(6)石灰水 SO2+Ca(OH)2=CaSO3↓+H2O

CaSO3+H2SO4=CaSO4+SO2↑+H2O

(1)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运输成本较高,故硫酸厂厂址应靠近硫酸消费中心;(2)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CuFeS2和O2,产物为CuO、Fe2O3和SO2,配平即可;(3)SO3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易形成酸雾,影响SO3的吸收,故用水吸收的效率很低,而用98%的浓硫酸则可避免酸雾的形成,达到较高的吸收率;(4)设平衡时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x,可得反应的三段式:

2SO2   +   O2    2SO3

开始时   0.050 mol  0.030 mol  0

反应了   2x mol  x mol  2x mol

平衡时 (0.050-2x)mol (0.030-x)mol  2x mol

由题意可知反应后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为反应前的75%。则:×100%=75%,解得x=0.020,则SO2的转化率为×100%=80%;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1.6×103

(6)SO2溶于水显酸性,可用碱性溶液吸收,和硫酸反应后可得到一种生产水泥的辅料,可知所用碱性溶液为Ca(OH)2溶液,反应为SO2+Ca(OH)2=CaSO3↓+H2O,CaSO3+H2SO4=CaSO4+SO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资料显示:在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粉可使煤(含S)燃烧时产生的SO2转化成固体CaSO4 ,从而减少SO2排放,该方法被称为钙基固硫。这一过程是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实现的:

㈠ CaCO3CaO+CO2     ㈡ 2CaO+2SO2+O2 =2CaSO4

对此,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药品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模拟探究。

已知实验所用样品:Ⅰ---S粉与CaCO3粉末的混合物

Ⅱ---CaSO4粉末

(1)实验一:①取样品Ⅰ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加热至500℃左右,充分反应发现,B中红色消失、C中出现大量白色浑浊。停止该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②取反应后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无明显现象。由此得知实验一过程中: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要获得与以上实验事实相一致的结论,可替代B中品红溶液的是      

a.酚酞的NH3·H2O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酚酞的NaHCO3溶液               d.Br2的CCl4溶液

(2)实验二:①取样品Ⅰ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并迅速加热升温,控制在1000℃左右,充分反应。发现B中红色消失,C中出现白色浑浊。

②取反应后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出现大量无色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反应结束后,将A中余下固体溶入水中,取其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出现。

由此得知实验二: A中发生的反应有      (填选 “㈠”、“㈡”)。

(3)实验三:取样品Ⅱ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加热至1200℃左右,充分反应,B中红色消失,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比较实验一、二、三可知,如用该方法固硫,可行的基本条件是         

(4)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装置A通常只能选       为材料制作的玻璃管,但这种选择有一点不妥,其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是:        

(5)实验所需O2若改由空气提供,且对上述实验探究事实不产生影响,应在A前添加一装有某药品的装置。请将该药品和装置图示在图中的虚线框内。

正确答案

① 撤掉喷灯,继续通入O2至A冷却

②   S +O SO2    2SO2+2H2O+O2+2Ba2+=2BaSO4↓+4H+ 

③   a、b(2)②   CO32-+2H+=CO2 ↑+H2O③ (一)、(二)

(3)2CaSO42CaO+2SO2↑+O2 ↑ 燃烧温度需1000℃左右

(4)石英  ,     SiO2+CaO CaSiO3(2分)

(5)图略(装置+药品)

试题分析:(1)实验一:①取S粉与CaCO3粉末的混合物高温灼烧,有SO2产生,C中产生硫酸钡沉淀,D用来吸收过量的SO2,停止实验时,为了避免倒吸,撤掉酒精喷灯以后,要持续通氧气一直到冷却。②取反应后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CO2生成,CaCO3粉末没有分解,只有硫燃烧生成了SO2,C中SO2被氧气氧化产生硫酸钡沉淀,③要获得与以上实验事实相一致的结论,可替代B中品红溶液的用酚酞的NH3·H2O溶液,红色褪去,a正确;b.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正确;c.酚酞的NaHCO3溶液,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会产生CO2,NaOH溶液会吸收CO2,加盐酸有气体产生,错误;d.Br2的CCl4溶液,与SO2不反应,无现象,错误。(2)实验二控制温度在1000℃左右,CaCO3粉末分解,硫燃烧生成了SO2,D中溶液吸收CO2,产生碳酸盐,加入盐酸有大量气泡。(3)实验三:取样品CaSO4粉末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加热至1200℃左右,充分反应,B中红色消失,说明CaSO4分解,有SO2生成,因此用此方法固硫时,温度应选择实验二的温度,过低CaCO3粉末没有分解,过高CaSO4分解又有SO2生成,不能起到固硫的作用。(4)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装置A通常选择石英材料,但是SiO2和CaO在高温下会反应。(5)实验所需O2若改由空气提供,且对上述实验探究事实不产生影响,应在A前添加一装有NaOH的洗气瓶,除去空气中的CO2

下一知识点 : 氨硝酸硫酸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和氮的氧化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