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和氮的氧化物
- 共10865题
下列关于含氯的有关物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新制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盐酸和碳酸钙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故A正确;
B.次氯酸(HClO)光照情况下易分解:2HClO 2HCl+O2↑,氯化氢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500体积,所以只有难溶于水的氧气逸出,故B错误;
C.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NaOH溶液与氯气反应制备“84”消毒液,是NaCl、NaClO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NaClO,漂白粉和“84”消毒液都是混合物,故C正确;
D.漂白粉和浓盐酸发生氯元素价态归中反应,次氯酸钙中+1价氯和盐酸中-1价的氯反应生成0价的氯气,化学反应为:Ca(ClO)2+4HCl(浓)=CaCl2+Cl2↑+2H2O,生成的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D正确;
故选B.
漂粉精久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性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的变化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该反应的原理是强酸制弱酸,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的酸性强;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故漂粉精在变质过程中涉及的性质有碳酸的酸性,次氯酸的弱酸性和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故选:A.
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对应的酸为HClO,HClO酸性比碳酸弱,则可与空中的水和CO2反应生成HClO,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而导致漂白粉变质,
故选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①______,在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效果,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食醋(主要成分为CH3COOH),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②______,如果不滴加食醋照样可以漂白,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③______.
正确答案
Ca(ClO)2
Ca(ClO)2+2CH3COOH=(CH3COO) 2Ca+2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解析
解:①根据漂白粉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
故答案为:Ca(ClO)2;
②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CH3COOH酸性大于HClO,所以Ca(ClO)2+2CH3COOH=(CH3COO)2Ca+2HClO,
故答案为:Ca(ClO)2+2CH3COOH=(CH3COO) 2Ca+2HClO;
③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因Ca(ClO)2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Ca(ClO)2+CO2+H2O=CaCO3↓+2HClO,
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2015春•大理市校级期末)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可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氢,故A错误;
B.次氯酸不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2HClO2HCl+O2,故B错误;
C.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物和氯化氢,故C错误;
D.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光照条件下不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012•丰城市校级模拟)单质碘与红磷在常温下混合不反应,但滴入几滴水后能剧烈反应,生成HI和H3PO3.但实验室制取氢碘酸的方法是把H2S通入I2水中,过滤生成的硫,可得质量分数为50%的氢碘酸.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氢碘酸在空气中放置易易氧化变质,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防止氢碘酸在空气中氧化变质,可在氢碘酸中加入少量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①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______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③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 (选填字母).
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室制取氢碘酸的方法是把H2S通入I2水中,生成硫和氢碘酸,方程式为:I2+H2S═2HI+S↓,故答案为:I2+H2S═2HI+S↓;
(2)氢碘酸中的碘离子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放置易被氧气氧化变质,方程式为:4HI+O2═I2+2H2O,故答案为:4HI+O2═I2+2H2O;
(3)根据题干信息:单质碘与红磷在常温下混合不反应,但滴入几滴水后能剧烈反应,生成HI和H3PO3,所以为防止氢碘酸在空气中氧化变质,可在氢碘酸中加入少量红磷,反应为:3I2+2P+3H2O═6HI+2H3PO3,
故答案为:磷;3I2+2P+3H2O═6HI+2H3PO3;
(4)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HX的生成反应是发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②F、Cl、Br、I属于Ⅶ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导致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从而导致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即这四种元素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H-F键的极性最强,H-I的极性最弱,因此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
③K值越大,说明反应的正向程度越大,即转化率越高,a正确;反应的正向程度越小,说明生成物越不稳定,越易分解,因此选项d正确;而选项c与K的大小无直接联系.
故答案为:ad.
解析
解:(1)实验室制取氢碘酸的方法是把H2S通入I2水中,生成硫和氢碘酸,方程式为:I2+H2S═2HI+S↓,故答案为:I2+H2S═2HI+S↓;
(2)氢碘酸中的碘离子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放置易被氧气氧化变质,方程式为:4HI+O2═I2+2H2O,故答案为:4HI+O2═I2+2H2O;
(3)根据题干信息:单质碘与红磷在常温下混合不反应,但滴入几滴水后能剧烈反应,生成HI和H3PO3,所以为防止氢碘酸在空气中氧化变质,可在氢碘酸中加入少量红磷,反应为:3I2+2P+3H2O═6HI+2H3PO3,
故答案为:磷;3I2+2P+3H2O═6HI+2H3PO3;
(4)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HX的生成反应是发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②F、Cl、Br、I属于Ⅶ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导致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从而导致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即这四种元素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H-F键的极性最强,H-I的极性最弱,因此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
③K值越大,说明反应的正向程度越大,即转化率越高,a正确;反应的正向程度越小,说明生成物越不稳定,越易分解,因此选项d正确;而选项c与K的大小无直接联系.
故答案为:ad.
(1)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汽车尾气中的N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之一,但NO又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另外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又有传送信息的功能.
①写出NO造成酸雨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另一种有害气体CO跟N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石棉是一类建筑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有毒,化学式是Na2Fe5Si8O22(OH)2.
①化学式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这种石棉的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工业上用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来制取漂白粉,原理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②漂白粉溶于水后,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可以和空气中的CO2、水作用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即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2)①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2NO+O2=2NO2,二氧化氮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即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②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另一种有害气体CO跟N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原理方程式为:2NO+2CON2+2CO2,故答案为:2NO+2CO
N2+2CO2;
(3)①Na2Fe5Si8O22(OH)2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价,硅元素化合价四+4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假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
2=5x+4×8+(-2)×22+(-1)×2=0,解得x=2.4,所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3,故答案为:+2、+3;
②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时: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含有氢元素的H2O最后写,石棉的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Na2O•Fe2O3•3FeO•8SiO2•H2O,故答案为:Na2O•Fe2O3•3FeO•8SiO2•H2O.
解析
解:(1)①工业上用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来制取漂白粉,原理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②漂白粉溶于水后,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可以和空气中的CO2、水作用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即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2)①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2NO+O2=2NO2,二氧化氮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即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②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另一种有害气体CO跟N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原理方程式为:2NO+2CON2+2CO2,故答案为:2NO+2CO
N2+2CO2;
(3)①Na2Fe5Si8O22(OH)2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价,硅元素化合价四+4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假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
2=5x+4×8+(-2)×22+(-1)×2=0,解得x=2.4,所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3,故答案为:+2、+3;
②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时: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含有氢元素的H2O最后写,石棉的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Na2O•Fe2O3•3FeO•8SiO2•H2O,故答案为:Na2O•Fe2O3•3FeO•8SiO2•H2O.
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向NaClO2溶液中滴加H2SO4,开始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是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应该开始时反应速率应该就很快,与信息不符,故A错误;
B.由于开始时溶液中就有氢离子,分解反应却非常慢,可见氢离子不起催化作用,故B错误;
C.逸出的ClO2,反应正向移动,则反应的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故C错误;
D.反应开始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很小,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可见氯离子起催化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2013春•汶上县校级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
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写出A和B处的离子方程式:A处:______B处:______.B处的现象______; C处的现象______.
正确答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对应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硫酸
碳酸钠溶液
硅酸钠溶液
同主族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对应元素非金属越强
Cl2+2Br-=2Cl-+Br2
Cl2+2I-=2Cl-+I2
变蓝
红色褪色
解析
解:(1)根据题干信息: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则原子的非金属性越强,所以A为硫酸,B为碳酸钠溶液,C为硅酸钠溶液,故答案为:最高价氧化物 水化物酸性越强对应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硫酸;碳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
(2)根据题干信息: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所以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同主族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对应元素非金属越强,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会产生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溴离子,碘离子氧化为对应的,即A处:Cl2+2Br-=2Cl-+Br2,B:Cl2+2I-=2Cl-+I2,所以B处的现象变蓝,剩余的氯气能使湿润红纸褪色,即 C处的现象是红色褪色,
故答案为:同主族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对应元素非金属越强;Cl2+2Br-=2Cl-+Br2;Cl2+2I-=2Cl-+I2;变蓝;红色褪色.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漂白粉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具有漂白性,则有效成分为Ca(ClO)2,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